|
发表于 2013-7-5 2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百亿元、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太原南站目前已初具规模。新站有哪些亮点?7月4日,记者前往太原南站实地体验。
“大雨伞”撑起南站
站在晋阳街东口朝东望去,目光越过南同蒲铁路,一座超大型建筑的银色屋顶上,“太原南站”4个大字格外显眼。
穿过两米高的铁路方涵,走过一段400米长的土路,记者离太原南站越来越近。
在南站西进口前抬头仰望,正上方玻璃幕墙上整齐排列着半圆装饰物,酷似古城门上的门钉。两侧墙上的灰砖纵横交错构成格栅,体现了山西传统民居特色,同时也构成了玻璃幕墙上的透光孔。
站廊内的立柱,顶端向四个方向延伸,撑起车站顶棚。从站廊到候车大厅,你看不到传统、粗笨的混凝土柱子,而是一把把棱角纤细的“大雨伞”。
从站房到候车厅,48把“大雨伞”撑出近8万平方米的室内空间。银色顶棚屋面与灰色金属柱子间,留有一道道缝隙。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减少室内灯具使用量。加上候车大厅四周大量的玻璃幕墙,旅客站在车站大厅内,白天即使不开一盏灯,也不会有光线暗淡的感觉。
售票厅人性化设计
坐火车的第一件事是买票。太原南站的售票厅在哪里?它们分别位于一层大厅和地下一层西出口旁。
售票厅柜台内外用的是防爆玻璃,柜面是米黄色台面。奇怪的是,售票柜台并不一样高,其中的1个柜台只有70多厘米高,比其他柜台明显矮了一截。原来,这是专为为残障人士准备的,轮椅可以探进半个柜台的位置,不需要直起身子就与售票员沟通。这一人性化设计,也可以满足为小朋友服务的需要。
贵宾候车室有特色
进入候车厅,旅客可选择东西两个进口。西进口靠近主广场,是最主要的进站口。通过楼梯或扶梯,便可进入二楼高架候车厅。
为方便母婴和残障人士,一层候车大厅设有专用候车室。
值得一提的是,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VIP候车室“肚量”很大,把五台山、鹳雀楼和晋祠都“装”了进去。五台山贵宾候车室面积为300多平方米,是太原南站最大的VIP候车室,地上铺着羊毛地毯,墙上挂有五台山油画。鹳雀楼贵宾候车室面积为200多平方米,墙上镶嵌鹳雀楼瓷板画。晋祠贵宾候车室面积为70平方米。还有一个菊花贵宾候车室,面积为100多平方米,墙上挂的是太原市花菊花的刺绣作品。
步道安装“红绿灯”
高架候车厅与10个站台相通,共有18个进站口,22线铁轨穿行车站。步道地面上的箭头指示灯,可以变换红、黄、绿三色,指引旅客通行。旅客通过检票口后,可经由楼梯、扶梯或升降电梯,下到1层站台乘车。
站台上铺设的是防滑地砖。离站台边缘1米处,镶嵌着一排黄色圆点盲道砖,通过醒目的颜色和脚感传递信息,提醒旅客退到黄线外候车。地砖表面还被切割出一道道浅槽,为的是增强地面摩擦力,让旅客走得更稳。
记者发现,站台下面是凹进去的,与平常所见的站台截面直上直下不同。这种设计,是为了旅客如失足掉下站台,可以在危急时刻,有空间躲避进站火车。
出站旅客需要走地下一层出站通道,由东出口、西出口出站。出站通道顶棚凹凸不平,具有吸音功能,可以降低封闭场所的噪音。西出口摆放着15台检票机,两侧还有人工验票值守通道,可以就地完成补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