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6 0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关键词之二:时时彰显的人文关怀
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长水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达54.83万平方米。怎么才能在这如此庞大的建筑内实现便捷的乘机、离港、换乘呢?记者在航站楼内找到了答案。
94部电梯、98部扶梯、50条自动步道分布在旅客进出港的必经之地。以国内出发为例,过完安检后,步行到位于航站楼最西端的63号登机口需要10余分钟。如果沿途搭乘自动步道,会节省不少体力。而在国际、国内中转流程中,按照相应的提示,旅客可以搭乘扶梯或升降电梯便捷地抵达中转手续办理区域。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联检大厅的边防柜台处,增加了两个自助通关通道。旅客只要将证件插入自助通关设备上的插入口,就能自动识别电子护照,几秒钟后,就能快捷地完成通关流程。
在国际到达区域,一台“快照易”自助式证件摄影设备格外引人注意。设备外壳上贴有“网上检测立等可取”的醒目字样,还细心地注明了“不成功不收费”。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台设备只要投入钱币就能提供自助照相服务,主要是为境外旅客办理落地签证提供便利的。
在候机大厅,每隔30米就有一个透着浓浓金属感的矩形箱子。细看一下会发现,箱子的一侧有固话机,顶部还有多个小窟窿一字排开。原来,这就是中控罗盘箱,一种拥有监控、扫描、消防、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组合式多功能终端系统,并且还具有辅助大厅通风换气、广播、通信、电话组合的功能。
同时,为了节约航空公司高昂的燃油费用和APU维护费用,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减少APU在地面使用期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量,降低机场的噪音,长水机场选用GPU桥载电源作为登机桥的主要辅助设施。
在到达行李提取处,每一个行李转盘都与3个巨大的白色立柱相连。一眼望去,15个行李转盘一字排开,宛若来到了古希腊一般。不难想象,旅客在这样艺术化的环境中等待行李也会多一份舒适和耐心。而事实上,到达行李传送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到达行李的分拣时间仅4分钟~5分钟。
一路走来,记者发现长水机场人性化的服务也同样体现在残障人士专用的设备方面。例如,在公共区域有安装较低的残障人士专用公用电话、残障人士卫生间、残障人士免费休息室;边防柜台也设有残障人士专用的3号柜台,该柜台比旁边的普通柜台更低,便于使用轮椅的残障人士办理手续;7号安检口也是专为残障人士设立的,这里的柜台也较普通柜台更低。
关键词之三:立体交通实现“零换乘”
从B1层的旅客到达处出来,步行大约3分钟,记者在B2层看到了地铁车站站厅。运营时间表显示,地铁每15分钟发一趟车,运行时速为80公里左右,只需14分钟就能达到东部客运站,并有免费的摆渡大巴将旅客送往市区。
当然,不乘坐地铁的旅客也可以选择距离出口不到300米的空港快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空港快线将于6月28日正式开通,每人20元的车资就能抵达昆明市区。届时,将有3条线路直通市区,3个主要的终点站分别是西驿酒店站点、巫家坝机场站点和北市区站点。
地铁(城市轻轨)、空港快线、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实现了进出长水机场旅客的“零换乘”。而对于那些自驾车的朋友,长水机场在车辆行驶路段,以及车辆停放上又有哪些具体的指示呢?
工作人员介绍道:“自驾车送客的朋友由机场高速进入主进场路,经高架桥匝道进入离港层,短暂停留后可由匝道进入机场高速返回市区或进入停车楼引桥,前往停车楼停车。自驾车迎接旅客的朋友可由机场高速进入主进场路,经高架桥匝道进入停车楼引桥,前往停车楼停车。”
相关数据显示,长水机场停车场实际占地面积17.88万平方米,建设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停车位约4500个。分别设有:立体室内停车楼(两层),车位约3000个;室外露天VIP停车场,车位100个;CIP停车场,车位95个;专用出租车停车场,车位961个;专用大巴车停车场,车位145个;南工作区停车场,车位206个。
在机场外围,一张严密的交通网也已编织完毕。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机场高速是联通新机场与滇中四城的主动脉,这条主动脉从东绕城的两面寺立交一直延续到新机场航站楼,全长14.89公里,8车道加应急车道,高速加上东绕城支线这条快速通道,成了几乎所有进出长水机场的小型车辆的必经之路。”
可以看到,长水机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空中、地面和地下的立体交通平台。对于进出长水机场的旅客而言,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必定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
记者手记:魂牵梦萦的民航情
还有不到3天的时间,巫家坝机场就将“功成身退”,长水机场也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回忆起漫步长水机场那短暂的时光,似乎总能从机场人一个细微的神情、一句朴实的话语中,深深感受到机场人对巫家坝机场的情怀,感受到长水机场之于一个普通云南民航人的别样情愫。
对他们而言,巫家坝是一座机场,更是一部承载和见证着中国民航发展史的恢弘巨著。抗日战争期间,以巫家坝机场为基地的“驼峰航线”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成为连通中国和外部的空中“生命线”。解放后成立之初的巫家坝机场是新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多年来,历经4次重大变革的巫家坝机场,始终按照周总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以持续安全为基石,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服务至上为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谋求发展为己任,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铸就了保障航空安全60年的光辉篇章。
对他们而言,巫家坝是一座机场,更是与他们相伴成长的精神家园。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无悔付出,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2011年底,中央文明委授予巫家坝机场“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项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全国性最高荣誉,无疑是对巫家坝机场全体员工的最高褒奖。2012年4月,昆明巫家坝机场被民航局授予“保障航空安全60年”荣誉称号。
对他们而言,长水是一座新机场,更是续写巫家坝辉煌的新起点。历经3年艰苦卓绝的建设,中国第一座绿色机场在彩云之南拔地而起。建设期间,长水机场就开始书写着新的传奇。长水机场土石方工程创造了云南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平川,创下了土石方工程量达3亿立方米以上、接近三峡工程土石方量2倍的水土保持业绩。随着转场计划的推进,他们夜以继日,发挥“白+黑”、“5+2”的奋斗精神,举全员之力,在确保巫家坝机场安全运行的同时,保障长水机场顺利转场。如今,由内到外,处处彰显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长水机场已经做好了迎接四海宾朋的准备。
对他们而言,从巫家坝到长水,机场地址在变,但他们的民航情结没有变。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份情怀只会更深、更沉、更纯。
2012年6月28日,挥别巫家坝,迈进新长水。魂牵梦萦的情感将在那一天积聚成一种力量,鞭策着他们为保障长水机场顺利运行全力以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巫家坝机场巨人的肩膀上,耕耘在长水机场的云南民航人一定能在彩云之南谱写下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温馨提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于6月28日8时正式运营。长水机场距离市区24.5公里,行车时间约45分钟。
●国际航班计划起飞前40分钟关闭值机柜台,国内航班计划起飞前30分钟关闭值机柜台,航班计划起飞前10分钟关闭登机口。
●长水机场行李系统依据国际标准,为了快速便捷完成换登机牌、托运行李的值机手续,旅客单件托运行李长、宽、高的最大值分别为0.9米、0.5米和0.65米,最小值分别为0.25米、0.05米和0.2米,且单件托运行李重量不超过50公斤。如果超过标准,旅客须要到超规行李柜台办理行李托运。航站楼国际、国内、中转分别设有2个超规超标行李柜台。
数字长水: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位于昆明市东北方向,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4.5公里,是昆明历史上继巫家坝机场之后第二座民用国际机场。
●该项目总投资230余亿元,规划目标为近期满足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30.3万架次,远期满足旅客吞吐量6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0万吨、飞机起降45.6万架次。工程建设规模为飞行区按照4F标准规划设计;本期工程新建2条独立运行跑道,远期规划为4条跑道,终端设计容量为6000万人次~8000万人次。
●航站楼占地面积15.9万平方米,批复总建筑面积为54.83万平方米,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航站楼。航站楼位于两条平行跑道之间的航站区用地南端,主要由前端主楼、前端东西(两侧)指廊、中央指廊、远端东西Y字形指廊组成,南北长约855米、东西长约1134米。
●航站楼主楼为地上3层(局部4层),分别为F1、F2、F3、F4;地下3层,分别为B1、B2、B3。F1是国内进港通道、国际进港通道和联检区、办公区等;F2是国际出发联检区、候机区与国内候机区、到达通道、办公区机房等;F3是值机大厅和国内出发安检区、候机区,值机大厅分为A、C、D、E、F、G、H、J、K区域办理登机手续,其中A~H为国内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处,J、K为国际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处;F4是陆侧餐厅;B1是行李提取大厅、迎客大厅和到达车道,行李提取大厅设有行李提取转盘15个,其中国内11个、国际4个;B2是与停车楼的连接厅、地铁车站站厅;B3是地铁车站站台、设备机电用房以及服务后勤用房。
●航站楼区拥有停机位110个,其中近机位68个、远机位42个。飞行区东跑道长4500米、宽60米,西跑道长4000米、宽45米,两条跑道垂直间距1950米。两条跑道均按照4F的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可起降空中客车A380等大型民航客机。
(《中国民航报》原文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