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4 17: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ongAnXinQv 于 2017-6-4 17:51 编辑
北京是个大胖子
《财经》:最近北京在清理“拆墙打洞”小商铺,表面看来是建筑修复、整治市容,深层用意是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类似做法是否能起到控制人口的作用?是否与经济规律,特别是城市发展规律相符?
刘太格: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公共资源更为优质,从世界经验来看,人口还会不断涌入,因此,行政控制人口无意义。
但是,一座城市好比一个人。一个人的心脏,能承受多沉的体重?北京已经是个大胖子,心脏不堪其负。从这个角度看,行政控制人口也有其理由。
五年前你在新加坡访问我时,我对比了晚高峰时新加坡和北京的私家车出行时速,前者是100公里,后者是20公里。那么,后者的污染物排放量,起码是前者的5倍。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的形成,与规划不科学有直接关系。当国贸和金融街只有工作功能、回龙观和天通苑只有居住功能的时候,钟摆式交通就不可避免,北京这个大胖子也就不堪其负。
《财经》:看起来,北京确实是不堪其负。但是,不少学者认为,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必然规律,而且人口密度越高,越集约,效率越高,也就是说,北京还不够密。
刘太格:北京和新加坡以及其他东亚都市一样,经济学的约束条件都是人多地少,强调密度是必然。从经济和城市规律来讲,资源越集聚,效率越高。但是,如果大胖子不堪其负,是否可以把一个大胖子,分解为若干个中小块头的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每个中小块头的人能够生存的前提。
国贸和金融街应该补足居住功能和以居住为轴的商业功能,回龙观和天通苑应补足就业功能。
一个人如果超重,健康就会出问题;一座城市,人口三五百万已是上限。
《财经》:目前官方公布的北京常住人口是2173万,实际可能更多。同时,每天因为医疗等优质资源而到北京的外地人,有数十万之多。这些汇总到一起,如果按照你所说的“上限”,北京需要分解为六七个城市才能健康运转?
刘太格:对北京这个大胖子,用行政控制人口的无效减肥方式,作用甚微。北京还是需要动外科手术,也就是说,拆分北京。
从最高领导人的思路来看,北京目前已经切分成了三部分:中央所在的老北京、通州的城市副中心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的雄安新区。
新加坡的标准,是达到150万人口就做拆分,这是中等个头。每个150万人口的片区,底下还有若干个卫星镇,它们是小个子。小个子的人口要保证有15万-25万,这样才能支撑一个肌体的运转。中个子和小个子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族,就像星座一样,新加坡现在有570万人口,就形成了“星座城市”。
如果没有五脏俱全的中个子和小个子,所有的车辆和人,就要都去中央商务区,但是,如果中个子和小个子自己运转良好,居民出入半径很小。所以,新加坡尽管密度很高,但是堵车却并不严重,更没有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