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26 07: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津冀观察者 于 2016-11-26 07:11 编辑
楼上有坛友说除了保定廊坊,其他的城市也提出建设集中承载地了。我仔细检索了一下,发现秦皇岛和沧州还真有较为正式的信息。例如沧州:http://m.jrcz.net/article/8278 秦皇岛:http://www.bupt.edu.cn/content/content.php?p=0_15_3878
那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最开始不是说保定廊坊是集中承载地和重要承载地吗,怎么现在沧州和秦皇岛也要搞集中承载地?
我个人分析认为:集中承载地一词的含义发生变化了。2014年,集中承载地更多的是强调某一市或某一地区。从2015年某时开始,集中承载地含义变化,指的是具体的产业园区了,而且不是一个产业园区而是多个园区,这些园区也不一定分布在廊坊或者保定,而是各个市都能搞。简而言之,2014年的集中承载地指的是首都功能集中于某一地区,2015年开始首都功能变成了非首都功能,而且这个非首都功能被细化拆分了,不同的功能可能要到不同的地方去,只要是集中承接某一个功能的园区,都可以叫集中承载地。
也有一种可能:集中承载地的两层含义同时存在,一是指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某一市,二也指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中某一特定功能的产业园区。不过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两层含义皆有,很可能现在就是单单指后者。
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7518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耀
(九)先行先试平台:打造“4+N”产业格局
开展试点示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试点示范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一是着力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开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改革试点,推进北京与河北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二是推进重点领域率先试点。三是统筹推动其他领域改革试点。
陈耀:京津冀三地打造“4+N”产业格局,即是4个重点对接区域(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若干个合作共享平台(开发区、高新区),其中选择了若干个较为突出、规模较大的开发区或者高新区作为先行先试平台,将其发展成重点产业的集中承载地(保定:专业性批发市场;曹妃甸:制造业基地),从而起到带动示范的作用。先行先试的平台还有很多,比如天津自贸区、京滨科技园、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