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落飞

[江城资讯] 2015年10月16日武汉新闻汇总(俄领事馆确定、自贸区信息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18: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卓越人才中心 center of elit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1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目前已经有“1+3”自贸区的重点不一样,武汉申请自贸区的重点,并不在外贸领域,而是瞄准内陆内贸领域。
  最新的消息是,9月,武汉内陆自贸区总体方案研究日前已经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下称商务部研究院)经专家审议获得通过。
  虽然武汉的努力还处于通过专家审议阶段,但是这也让这个中国中部内陆城市看到了更多希望。当然,武汉内陆自贸区是否能最终正式获批,还需要国务院一锤定音。
  参与培训和设计建议武汉内陆自贸区总体方案的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对界面新闻说,武汉内陆自贸区要试验的重点和沿海四大自贸区不一样,不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而在内陆流通体制改革、打破阻碍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多年的内贸痼疾。
  沿海四大自贸区承担的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现代治理体系改革的任务,对外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规则相接轨,对内则以扩大开放来倒逼和深化改革。
  总体来说,上海自贸区承担着综合改革的任务,天津自贸区的定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自贸区的设立有对台考量、偏重台海贸易,广东自贸区立足粤港澳,沿海四大自贸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四地均是对外贸易大户。
  而武汉内陆自贸区想要试验的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这个方案在2014年已经成型。
  “这与沿海的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试验内容有所不同。”陈波说,武汉不大可能比照沿海四大自贸区共用一个负面清单。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今年4月20日表态称,将集中力量在四大自贸区内进行改革探索。2013年10月起开展的自贸区试点工作,法律授权期为三年。官方此番表态意味着三年内暂无其他新FTZ(Free Trade Area)型自贸区。
  此外,武汉在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为264.29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同时期天津市1339.1亿美元的19.74%,是外贸第一大省广东10767.3亿美元的2.45%,体量没有大到需要建立FTZ型自贸区的地步。
  陈波于2014年建议武汉市自贸区小组官员,申请的改革园地不要叫“自贸区”,因为不好申请,如果一定要加上“自贸区”,最好加上“内陆”两个字,以突出武汉的不同特点,否则跟沿海去竞争新的自贸区,一点希望都没有。

  因为即使不是广东、福建和天津,浙江的一些城市、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无论是从政治地位还是对外经济基础方面,都比武汉有优势。
  “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内陆自贸区,做内贸流通和区域经济合作这些试验,可能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陈波说,“中国非常需要设立一个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
  从某种程度来说,进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的试验,比对外开放难度还要大。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再向实物贸易发展的空间不大,外贸壁垒已削除得差不多了,但内贸流通体制一直是多年未破的顽疾,内贸壁垒甚至比20年前的外贸壁垒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19: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于2014年称,相比于外贸、外经贸领域,内贸的法律法规很少,商务部今年的《商品流通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典当业管理条例》、《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条例》“一法三条例”已列入到国务院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中国是唯一一个贸易市场有外贸和内贸之分的国家,这种内外贸之分,不是靠市场来划分,而是依据行政管理来划分。
  相较外贸有统一的商务部门主管,以糖烟酒盐为代表的内贸市场却有13个部委多头管理,并且地方割据严重。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WTO[微博]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松涛在2010年1月的一次贸易会议上提出,要打破内外贸藩篱。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量原来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生产能力闲置,带来了工人下岗失业等诸多问题。
  “这是内外贸隔离的结果。”张松涛说。
  他提出,启动内外贸流通体制改革可以破解内外贸之间的隔阂。
  关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以及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原本于2012年7月要召开一次多部委参加的流通体制改革大会,却一拖再拖,到现在也没有了音讯。
  虽然2012年年底国务院出台被业内称为“39号文”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国内贸易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地区之间常常是“你卖你的烟、我卖我的酒”,互不买账。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文件,要求商家必须只能销售本地商品。
  目前,内贸管理体制在尝试由商务部为主导、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的过渡管理机制,然后再过渡到统一管理。
  而武汉申请的内陆自贸区,正是想要啃这块难啃的骨头。
  湖北省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夯实申办内陆自贸区基础”。
  “内贸的改革尝试应该从中部六省的某个城市或区域开始,中部具备产业、资源和地缘的试验条件。如果能将内贸市场流通的试验做好、研究如何打破内贸壁垒,这就取得了跟上海等四大自贸园区一样的改革成果和意义。” 陈波说。
  陈波认为,在其他地方都转而追捧“一带一路”战略时,在内贸体制改革上发力,对于一直默默无闻且没有特别大的经济优势也没有很明显的梯度优势的中部省份来说,是未来的大方向。
  从现实来看,西部省市仍然保有15%的税收优惠,沿海省市有先行先试和产业利好政策,只有中部省市,优惠和先行先试的机会都没“捞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自贸区看的那么重,腾飞靠的是自己企业,有好的企业才能带动腾飞,没企业光靠政策顶多就天津那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伯纳乌的云

这个文章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点就是指出所谓的自由贸易区,并不是单单为促进对外国际贸易,实际上是行政制度改革,促进外贸内贸尽可能的低成本流通.有些地方讥笑武汉外贸太低,不配自由贸易区的称号,实际上印证他们自己的无知.

西部的税收优惠,上层是有考虑的,一是以优惠税政来弥补先天性的一些不足,比如交通不好产业基础差比如文化差异等等很多方面;二是他们地广人稀,与很多国家接壤,为了国家稳定和统一,必须这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tlc027

武汉的外贸暂时也很难一下子起来,所以另辟蹊径申请,还算是煞费苦心。但是最后还得看国务院的意思,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封闭官僚,武汉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日本大分市政府、韩国清州市政府和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及悉尼市政府的邀请,10月6日至15日,市长万勇 ...
ttyy1122 发表于 2015-10-16 14:38



    晕死,澳大利亚那个城市真的名字就叫黄金海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的说,武汉现在自我改革,才是最终出路。
武汉本地企业,封闭性,跟不上上海,北京的步伐。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更是思维方式,眼界的问题。
深圳,杭州,上海,很多现在的大企业,都是07-08年开始起步,进行创业,14年成大器。
武汉当年08年,已经有资金500万的企业,都还沉浸于传统方式赚钱的方式。
现在转型,是被迫,不转型,就要被灭掉的可能。

武汉某大型医药平台公司,竟对一个成立很短时间的医药电商,视为最大敌人。可想,现在传统赚钱的企业,现在的危机非常巨大。

武汉线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在线下传统特大企业转型,都是时代被逼的。

武汉的成本决定在拥有资源的20%的人手上,他们思维开放,有眼界,武汉就强。如果自我封闭,线下资源再多,也会被拥有天量资金的寡头吃掉。

挖财,一个小小的APP,融资已经1.3亿美元。从11年开始到现在15年,5年时间。从创业到现在。
武汉到现在都没有融资到亿美元的团队。

不过,武汉被逼转型,也是好事,因为绝大多数城市,想被逼都不可能,为什么,连线下资源都没有,怎么转,最多改变统计口径,做数据上的好看而已,但是,好不好,他们心里清楚。我也清楚一点,哈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libgcc


    叫布里斯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15-10-16 21:30 编辑
回复  libgcc


    叫布里斯班
chencomic 发表于 2015-10-16 21:07


布里斯班市是昆士兰州首府,黄金海岸市是昆士兰州其中一个市,
黄金海岸市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太平洋沿岸城市,北与首府城市布里斯本相邻(距离布里斯班78公里),南与新南威尔士州特威德海德接壤,是澳第六大城市、全澳最大旅游度假城市之一和全澳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市之一。(布里斯班市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悉尼、墨尔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2: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互联网大规模向传统行业侵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率带来新的时代。
武汉传统大企业没有跟上这个步伐,很多连PC时代都没有赶上,或者连PC互联网时代,进入角色。
阿里系已经开始向传统行业侵入。
前7大电商,已经有一家,日子不好过。其他线上电商开始找线下资源进行整合,传统零售集团开始转电商。这3年,将会看到很多大戏。或者合并,或者被卖掉。

如果什么都没有去创业,要么死的快,要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一定的线下资源,转互联网,可能成功几率有50%。

你看汽车电商已经来了。但是武汉,长春,广州,沈阳等传统汽车基地,都没有出现一个汽车电商。为什么,缺钱吗,不缺钱,都是500强企业。缺的是视野和格局。

互联网能在国内做的非常强,比美国更强,因为线下成本太高。所以国内可以把互联网做成寡头。比如阿里系。下一个互联网寡头会是谁呢。

是中百,还是卓尔,还是武商,九州通,还是什么,武汉会出现一个吗。。。。。。。。

如果能出现,给武汉带来的是几十万人的就业和1万人研发的高级职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互联网大规模向传统行业侵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率带来新的时代。
武汉传统大企业没有跟 ...
wang_king08 发表于 2015-10-16 22:33



     是中百,还是卓尔,还是武商,九州通,还是什么,武汉会出现一个吗。。。。。。。。


还要等3个月? {: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youryuan


    应该是3年。只能说现在有点晚了,如果在08年开始布局,现在也不好被逼成这样。

    以前都说武汉某个连锁某类型超市非常有钱,比国内其他销售额远超过它的都有钱,为啥,因为店铺都是自己的。现在还有这样说吗,不会,资本市场的天量资金,足够吃掉你。100亿不够,1000亿够不够。1000亿对于领域寡头就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操作。

    先从销量上击败你,从市场上解决,然后从资本市场收购你的店铺。。。。

   商业寡头与电商寡头,可能会合并变成一个。现在几个大电商,会不会变成只剩下2个,甚至1个。比如像亚马逊,家乐福,沃尔玛。
   
    现在只能说武汉线下资源丰富,开始向互联网被逼转型。是否能成为全国性的寡头。就这3年事情。

    你看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京东与某商业集团,阿里与另一个商业集团。大润发去年开始搞飞牛网。卓尔,中百,九州通等武汉其他传统巨型企业开始突围。

   腾讯已经是寡头,阿里系也是寡头,汽车寡头(东风与一汽是否会合并)。
   批发领域的寡头,零售行业寡头,汽车电商寡头等其他领域的寡头会在近5年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2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武汉出现几个优质寡头企业,对于我等普通人而言,有神马好处,就是优质就业机会会非常多,为什么,优质的好企业多了,我们选择余地多了,收入自然就高了。如果本地都是歪瓜烂枣的企业,而且就那么几个,对于从业者,是没有选择的。微薄的收入,干啥,啥不行。还只能去外地,苦逼的命运。比如现在其他的大多数城市。
09年前的武汉不就是这样吗。

武汉现在刚刚变成深圳,上海,北京的研发中心,就已经提供差不多1万个左右的年薪15万上的职位。

如果武汉能出现2个以上寡头的互联网或者商业寡头企业。对于从业者而言,就是来回跳,每跳一次,涨30%以上等。

而且能提供不少于2万以上的年薪30万的职位。

中部地区,是否能出现互联网寡头,就看武汉本地企业能否突围了。其他城市看到,不要不舒服,这个目前的现实。如果你们能提供海量的年薪15万的职位,对于中部地区也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0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mmerbicycle 于 2015-10-17 01:20 编辑

回复 61# wang_king08


    哪里什么前七家日子不好过,除了腾讯系的京东,还有阿里系,其他的都不好过,1号店是歇菜了,鱼缸走了整个公司已经没魂了全都是离职的,沃尔玛的股东们要的不是1号店那点规模而是毛利,沃尔玛已经有了全球市场并不想在中国市场上烧钱影响财报,而且做传统卖场的没有做电商的基因,苏宁已经被马云买了,亚马逊在中国也就不死不活那样了,唯品会和聚美卖化妆品有个市场细分可能还好点,其他的已经都快断气了,很长一段时间,下一个互联网寡头不存在,阿里、腾讯会越来越大,百度这几年的互联网大潮里相较于前两家BAT比较劣势,BAT现在的路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凡是他看得上的生意就拿钱跟你对着砸,你砸不过了认输就吃掉你,所以这回优酷土豆的董事们放聪明了,阿里看上你了,我就举白旗高价卖给你,不要跟你对着砸伤元气,今后凡是上了千亿级别的互联网市场全部会被阿里、腾讯、百度吞下,最近的并购、收购热潮会持续,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只能去啃百亿、十亿的小众、细分市场,比如最近当当的李国庆说他去啃收藏品市场,曾经腾讯ECC的老板吴宵光现在创业和做投资人,最大的原则就是不和BAT竞争,不选BAT看得上的市场,所以现在这个情形下想在夹缝中生存就够牛逼了,还想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几乎不可能,你刚发展起来他就买你,何况武汉现在连个影都没有,就不要指望武汉能出个BAT了,绝不可能,可是这些BAT的大区分部武汉一定要搞下来,光这些大区总部的规模就足够武汉吃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22:48 , Processed in 0.0521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