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7 1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房产8月26日武汉讯(记者 李琼)作为崛起于桥头堡的典型片区,徐东自1995年长江二桥通车后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各大房企纷纷入驻,商业不断加码,交通渐次升级,昔日的农田如今早已变成一派都会模样。近几年,随着大盘的集中入市,片区内土地供应量正在锐减,同时集商业、办公、居住等一体的综合体也成为主流开发模式。
大盘集中入市
自2000年开始,徐东就成为各大房地产商的逐鹿之地。2002年,福星惠誉以8亿元天价拿下水岸星城地块,之后,万科、保利、华润和长航等一大批品牌房企先后入驻,开发的楼盘包括水岸星城、福星国际城、金域华府、才盛景苑、橡树湾和蓝晶绿洲等。
在最初的几年里,经适房和还建房在徐东片区的房地产市场上占了较大比例。如现在的成熟小区佳馨花园和丽华苑等。而随着区域的不断开发,尤其在最近几年里,片区内楼盘大多为知名开发企业建筑的中高端项目,几个超级大盘更是集中入市。
2013年12月,总建筑面积达116万方融侨城项首次开盘。据了解,该项目为融侨集团进军武汉8年来的首个百万方大盘。时隔1个多月时间,2014年1月25日,片区内150万方的超级大盘——保利城也赶在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入市。保利城首次开盘就推出了6栋楼高层住宅,提供房源4023套。 除此之外,徐东片区内最早的百万方大盘福星惠誉国际城已于2009年10月首次开盘,第三期也已经在2013年6月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片区内其他品牌房企所开发的中高端盘三江航天首府、东原时光道、江尚、优活城、华润橡树湾、长航蓝晶绿洲等数个项目也都集中在2012、2013年间相继入市,为徐东片区的居住环境带来了较大提升。
楼盘集中入市的背后是土地的集中供应。反观2009年至2012年间,由于城中村改造及拆迁的加速,片区内大量土地集中出让。年初开盘的保利城,其项目用地即为保利普提金置业有限公司在2010 年所拿的铁机村城中村改造地块;融侨城项目地块原为洪山区柴林头村的两宗城中村用地,由融侨集团于2012年8月以总价23.4亿元竞得。
然而,随着土地的集中供应,徐东片区的土地供应量也在不断缩减。事实上,作为内环核心区的徐东可开发地块已所剩无几。从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徐东区域共出让土地11块,到2013年却仅有一块土地出让,而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2014年该区域内至今仍无土地出让计划。作为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模式典范的徐东,在现有土地开发殆尽之后,未来新房供应量只会向下回落。
城市综合体模式受追捧
根据《武汉市主城区总体规划》,徐东板块被定位为“重点发展商业金融和住宅群”,而从近几年的土地依市场来看,徐东所出让的地块也多为“商服+住宅”用地,正是基于此云集在徐东的楼盘规划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商住一体化特色。
福星惠誉国际城3期效果图
以位于徐东大街与团结大道交汇处的福星惠誉国际城3期汇金国际为例,临街位置的1-5层规划为购物中心群星城,商铺以上楼层被设计成数百套酒店式公寓。北侧为3栋住宅楼,东侧则为5A甲级写字楼汇金中心。整个项目的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呈现出三位一体、即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形态。
2012年进军武汉的渝派开发商东原地产,在武汉的首个项目就选择了综合体开发模式。这个楼面地价达5433元的地王项目——东原时光道,紧邻徐东销品茂,总建筑面积约20万方,其中包括5栋18F-48F的住宅楼,2栋31F的SOHO公寓,4栋3F-5F的商业楼。
2012年开盘的高端项目——江尚同样选择了商住一体化的综合体模式。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万方,由1栋2座43层的江景5A级写字楼、4栋高端时尚住宅、14000平高端特色时尚商业街组成。
除此之外,在徐东片区类似这种城市综合体项目还有优活城、君临天下A地块、汇通工贸写字楼、联发九都国际、8号线地铁徐家棚办公楼等。
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城市综合体可谓是商圈、商务区、居住区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者开始追求物质、精神层面上更高水平的享受需求。对住房的追求重心逐渐从‘房’偏移到‘住’的层面上来。将住宅与商业结合在一起,使业主们尽可能方便的利用社区带来的各种便利,这种复合性的城市空间既可以提高地段自身价值,也可以提升楼盘的升值潜力。”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wh/2014-08-26/c_111222285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