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30 00:5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处城市中心,这片原生湿地来之不易。保护区建于1984年,198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红树林一度面临考验。”曾任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王勇军回忆。1997年,国*务*院批复调整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将原来规划穿过红树林的滨海大道北移260米,留住了红树林湿地。此后,保护区还修建了全国第一条保护鸟类的隔音墙。
福田红树林湿地包括基围、滩涂和红树林。基围为鸟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地,滩涂上丰富的底栖动物是水鸟主要食物来源,保护区每年组织人工清除滩涂上的红树林幼苗,以保持足够面积的滩涂供鸟类觅食。从2010年开始,深圳市投入3亿元,用于修复红树林生态湿地、整治水环境等。
“那是以前村民养鱼的地方,现在是水鸟栖息地;这边原来是个球场,现在建成了生态公园……”宋昌华一边走一边介绍,“现在保护区里连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
95后熊章静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保护区科研室工作。她说:“现在整个城市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很强,湿地生态越来越好。”
去年6月,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实践典型案例。红树林湿地已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每年为超过1000万人次提供游览和科教服务。
如今,福田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据统计,现有原生红树植物16种,其中本地自然生长的红树植物达7种;记录鸟类约200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等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这里还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候鸟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有约10万只迁徙候鸟在这里越冬或经停,是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第二大越冬地。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湿地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国*家林草局湿地司司长吴志民表示:“随着湿地保护法制定实施,我国湿地保护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越来越美丽的湿地,正润泽中国、惠及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