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义阳府邸

[经济商业] 【转帖】今天就来说说我们大淮南帝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曹操薨了,曹丕当了主事人,他知道自己要是论打仗,比不上他那死了的爹,所以就采用了加强边防的手段,却不主动进攻人家。他想着淮南军是个防守的主力军,而且淮南一带也挺重要,就把淮南的郡治给挪到合肥去了,这样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淮南这个桥头堡的作用来。淮南军就在合肥长期驻扎下来了,他们知道,自己能在三国这样的乱世里活下来,靠的是能打仗,要不然自己连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照顾家人啊,所以有那退了役的老兵,回到淮南就开始教授那些个子弟练习本事。什么本事啊?其实那就是杀人的本事,要说淮南军那些老兵,那真是一流的格斗高手啊,随便挑出一个来,要搁现在,起码也得是国家级别的特种兵学校的武术教官。因为那都是从无数的战场上用血用命换回来的打仗技巧啊。但是呢,他们也都没什么文化,所以传下来的功夫尽是讲究个实用,没什么大道理,更没什么花架子,全是些上不得台面的野路子,要的是一个照面就能把人给揍趴下的那种。您想,来学的都是些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谁不想搁同伴身上试试刚学的那什么“黑虎偷心”,“砍颈别臂”什么的啊,所以淮南这一带的学武之风就特别的盛行,还结了不少的拳社,不过那时不叫拳社,叫“拳栏”,有不少的豪门贵族啊,富商大贾什么的就到淮南这一带来挑保镖,有的甚至都能组建一支雇佣军来了。都知道淮南军能打,淮南人功夫好,而且为人讲究义气,有他们在,那就是等于买了保险了。当时啊,有个叫司马懿的主儿,他在当时是个人物,靠着领导的信任还有对敌作战的技巧,在魏国算是个有本事的,他就想着能当个太上皇什么的,等到曹丕断了气了,他就开始想要篡权了.所以您要是看史书,那魏国没多久就被司马家族给灭了.要是按那报应的说法,司马家还是给汉朝给报仇了。但是等司马家建立了晋朝,那子弟也的确不怎么样儿,特别是有个惠帝,那简直就是二傻子一个,由于他的无能,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我们明天就要说到有关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惠帝这位大哥实在是有够一呆,在历代帝王中的愚蠢度可以排到老大的位置,那个“老百姓饿了为什么不喝肉汤”的故事就是这位给闹的。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实在是不让人恭维。不过他有个兄弟叫司马允,当时任淮南王,他可是够厉害,按书上的说法,他性格沉毅,很得下属的敬重。尤其他在任淮南王的时候,对下属更是恩威并用,所以当时的淮南人对他很尊敬。他也招募了不少淮南地区的武术高手,在平定贾后之乱的时候,就依靠淮南军和淮南的“奇才剑客”,很轻松就使得局面得以安定了,司马允也就被封为骠骑将军兼中护军。当时还有个赵王叫司马伦,他和一个叫孙秀的往来密切。要说起孙秀那也是熟人,他是孙权的后裔,孙皓的叔叔。他在东吴被灭以前就投靠了晋。司马伦和他挺能说到一起,孙秀经常就劝赵王:您这么有本事,还不如自己当皇帝,干吗要听那个白痴的啊?他要不是命好,现在搞不好还在淮南第四人民医院呆着呢。司马伦听着当然高兴,所以俩人就混到一起去了。加上司马伦当时也确实有势力,在朝廷上也是大权在握,慢慢也就有了自己当皇帝的念头了。他这点想法其实当时别人早就知道了,前面有曹操和司马昭的例子在那放着呢,现在的惠帝还不如当时的汉献帝和曹芳聪明,,司马伦那意图别人还看不出来吗?当时的淮南王司马允也看出来了,他一方面担心自己会被司马伦给暗算了,一方面也担心司马伦会篡位,所以他就派自己的亲信赶紧到淮南地区去找高手来帮忙。前面咱们说过,当时淮南地区的武风很盛,很多高手都聚集在淮南,加上司马允向来对淮南人不错,所以一听说他要召集人手,很快就有好几千人来应征了。司马允千挑万选,找了其中最厉害的七百多人,当做自己的门客。要说这七百多人那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全国武术界的最高水平了,司马允就想到了万一的时候,全靠他们来制服司马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允秘密地从淮南招集了一批武术高手,就想着到了危机来临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没多久,这麻烦还真来了。 赵王司马伦对司马允其实是很忌惮的,不光是因为司马允对下属既严又亲,还因为朝廷上不少大臣都对司马允很尊敬,他就跟孙秀商量:我说,咱们怎么才能把那个司马允给拉下来呢?要不咱们找几个人去刺杀他?孙秀一听就摇头:赵王您这想法可要不得,司马允本身就是会功夫的,再说,他在淮南当了不少年的淮南王,当地的奇人异士他可是收揽了不少啊,您没和淮南的那帮人打过交道您是不知道,当年我爷爷孙权听到淮南军的名头都直打哆嗦,就是在合肥给吓的,这些年倒是不打仗了,可是淮南那片儿讲究练武,咱们虽然不知道司马允的淮南王府里有没有他的部队,但是您要是派刺客,估计还没到司马允身边呢,就被淮南那帮子人给杀了,要是碰上个心眼狠的淮南人还好,要是碰上个软点的,把您派的刺客给留个活口,那您可就麻烦了。 司马伦一听:哦,合着我们就等他来杀我们?要按你说的淮南人那么厉害,他怎么不也派几个刺客把咱俩给宰了?孙秀说:大王您是不了解淮南人,您要是让他们去光明正大的去砍人,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要是让他去暗算,那就没门了,估计司马允不是不想派个刺客,是他手下的人不愿意,司马允估计也是想到了,所以才没对大王您动手,不然您就是有十条命,这会儿也早没了。 司马伦都听傻了:那你说怎么办?孙秀说:我看哪,司马允之所以还没有动手,是因为他怕一个人。司马伦问:他怕谁?孙秀说:他怕的是当今的皇上!司马伦差点没笑出来:你喝多了吧!就那个笨蛋?我看连只猫都不怕他,司马允能怕他? 孙秀说:大王,您还真说错了,司马允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得到这么多大臣的支持,在军队有这么多人拥护,就是因为他对皇上很尊敬,哪怕皇上是个头号大笨蛋,他也毕恭毕敬,这就让人觉得他是不会反叛的,这历朝历代,对忠臣那可都是很尊重的啊! 司马伦咬着牙想了半天才说:你说得对,他司马允是对那个笨蛋皇帝忠心耿耿,我就利用他这一点来让他倒霉!司马伦就打后面的书房里拿出一张盖好了皇帝玉玺的空白诏书来,递给孙秀:来,你写个诏书,封司马允为太尉! 孙秀一听就明白了:高,您真高! 怎么呢?在晋朝的时候太尉不是象宋朝的时候还管军权,那时太尉就管政府机关,说白了就是要剥夺司马允的军权。前面小生我不是说了吗,司马允还是中护军的总瓢把子,那就相当于8341部队级别的,要是把他那中护军的大印给收回来,他司马允再有能耐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这诏书一到司马允的手里,司马允就明白了:这是要拿掉我的军权呢,他就把手下的淮南人都给召集起来了:各位,您几位看看,这是赵王司马伦和骠骑将军孙秀要收拾我呢,大家有什么看法?这淮南人本来就容易激动,这一看到这诏书,那还有能压住火的吗?纷纷就骂上了,大家越说越气,到后来说干脆哥儿几个杀出去,拆了他的赵王府! 司马允就说:大家先消消火,没奉皇上的旨意,我们要是先找司马伦挑衅,那就是我们没理了,我看我就先接诏书,但是我还是按老办法,继续装病,就是不接受这太尉的官号,我呢,也不放我这兵权,大家看怎么样? 这帮子淮南人向来对司马允都是很敬重的,他这样一手,大家虽然不甘心,但是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好强压着火气。 赵王司马伦看到淮南王司马允不接诏书,也不交出中护军的兵权,可真急了,他知道,司马允对他是有了戒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伦把孙秀找来,把事情一说:这个司马允他不接诏书怎么办?孙秀说:诏书他不是接了吗?司马伦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啊,他是接了,但是还是没接!把个孙秀也给弄糊涂了:大王,他到底是接了还是没接啊?司马伦晃晃脑袋:我都让他给气晕了我!就把情况一说,听完了孙秀倒笑了:大王,您可真是让他给气着了,他不是不当太尉吗?您不会跟皇上说啊?您就告他不遵圣旨,外带来个大逆不道,要是那傻皇上发个让他自尽的旨意,那您不就省了好多麻烦了吗? 司马伦一听,这还真是个好主意,他赶紧就写了一道表章递上去了,就跟孙秀说的一样。您别说,那傻人也有个傻主意,那惠帝一 听旁边专门管念表章的人一读(没办法,这哥哥不认识字),那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一样:我不信他淮南王会这样,反正你们怎么说,他都是我亲弟弟,我就是不听你们的! 一看这皇上发脾气了,司马伦也不好说什么了,他就是再傻那毕竟还是皇上啊,回到王府就跟孙秀说:你看怎么办吧?皇上不愿意动他司马允。孙秀想了想,说了:大王,您还有那盖了玉玺的空白诏书吗?司马伦说:那东西我有一叠呢,你要吗?你要是要,拿点回去用。孙秀说:我不要多,一张就够了,我再写一封诏书,让司马允把中护军的印信给交出来不完了吗?再加上一条,说他大逆,收押到监狱里去,那是皇上的诏书,他敢不奉旨意吗? 司马伦一听:好!要说你这能耐就是高,就按你说的办!就又从后面拿出一诏书来,孙秀提起笔,刷刷刷给写好了。司马伦一看,挺好,就赶紧让人找了个太监过来去传诏。干吗要找个太监啊?因为太监是宫里的人,比较有说服力啊! 那太监就去了,到了淮南王府一宣读,读完了司马允把诏书拿手里这么一仔细观看,可就看出毛病来了!!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小生说到了司马允接到了诏书,让他赶紧去接太尉的位置,同时交出中护军的兵权。司马允细细一看那诏书,就看出问题来了。 大家知道,惠帝是个白痴,他自己写不好东西,平时要是颁布政令,都是由大臣们先商量好了,在形式上得到惠帝的批准后,再交给执笔郎中来写诏书,再由惠帝来盖玉玺。可是今天的这份诏书却不是执笔郎中的笔迹,而是另外一个人的。司马允仔细一看,认出来了:是孙秀的笔迹!他家里有孙秀的书信和文札啊,那还能认不出来吗?再一看那用玉玺的印色,也不是刚盖上的,色泽有点子陈旧,这一下司马允可就火大发了:好啊,你个孙秀都敢私自篡用诏书了啊!要是司马允冷静点,想想怎么去弹劾孙秀和司马伦,那事情也许还好点,可是他是当兵的出身,又是在淮南混了好多年的,早把淮南人那脾气暴的性格给沾染上了,当时一拍桌子就跳起来了:这赵王要灭了我!大家说怎么办? 这就是跟淮南的弟兄们说了:我这个老大被人家欺负了,你们当兄弟的怎么办? 那淮南人还有个能乐意的吗?一起就吆喝起来了:走,弟兄们去拆了他狗日的赵王府!平时这赵王就不怎么得人心,司马允没事的时候也跟淮南人来个洗脑什么的,常说说司马伦和孙秀怎么把持朝政,怎么诬攀大臣的事儿,再加上淮南人本来就好喝上两口小酒,经常到酒肆坐坐,也能听老百姓说起这俩东西怎么欺负人,所以一看司马允火气上来了,自己的脾气跟着也见长,大家回房间就把家伙全拿出来了,然后到武库把弓箭什么的往车上一装,呼啦一下就全冲出淮南王府了,司马允拎着宝剑冲在最前面,后面是他从淮南招集的七百多人,就往皇宫跑。 干吗要先去皇宫啊?不是说要去砍司马伦和孙秀吗?那是因为司马允想先把惠帝给掌握起来,不然砍一半儿,他老哥惠帝发个话说你别砍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司马允就先奔了皇宫去了。他后面的淮南人本来就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主儿,在王府里都憋好多天了,平时是怕给司马允惹事才没去找司马伦和孙秀的茬儿,今天都是老大司马允亲自带队了,那还有个什么好怕的啊,一边跑一边就喊:赵王造反了啊!我们要去砍他了啊!要帮我们淮南王的赶紧来啊!一路喊就一路跑。 周围的人一听:敢情淮南王司马允带着淮南人亲自去和赵王司马伦火拼啊,这得去看看!好多的人也就跟后面跑,都烦着司马伦呢,就算是打不了架,站旁边吆喝两声助个威风也是好的啊,所以一路上聚集了好几千人,有的拿着刀剑,有的提着棍子,还有的什么都没有就从地上拣几块板砖拎在手里,那场面,大了去了! 有那腿快的就赶紧给司马伦报信,司马伦一听司马允带人要到皇宫去,吓的差点出溜到桌子底下去。孙秀毕竟当过将军,有点胆量,哆嗦着手就把司马伦打桌子底下就给捞出来了:大大大大大王,您您您倒倒是拿拿个主主主意啊!这孙秀怎么结巴了?被吓的。司马伦就说了:我有什么办法,那篡改诏书的主意不是你出的吗?你去想办法!孙秀心里话我要是有办法我早跑了,还用得着和你在这儿瞎白糊啊!他还没说话呢,司马伦先说了:我说孙秀,要不咱俩跑吧,这要是落到司马允手里,那咱俩就算是活到头了! 孙秀说:别介,大王,咱怎么也得拼一回啊,起码咱王府里还有一千多兵卒呢,怎么也能抵挡一阵子啊,我家里也有好几百人,咱们赶紧把兵给合到一起,加起来就有两千人了,他司马允不就是从淮南带来的七百多人吗?怎么着也不能够是这两千多人的对手啊! 这一番话把司马伦的精神给鼓动起来了:对,咱不能就这么认了!你赶紧派人到你家去把兵卒叫来,管家,管家!你个小兔崽子死哪儿去了? 管家一路小跑进来了:大王,您有什么吩咐?司马伦说:你快去把王府上下能拿兵器的人全召集起来,把家伙发给他们,我们要和司马允决一死战!那管家一听吓一跳:跟谁?淮南王司马允?大王,您喝多了吧,那司马允手下的淮南人那可都是杀人的魔王,咱能拼得过人家吗?司马伦一瞪眼:废话,大王我能不知道?不然怎么让你把人全叫上?人少了能拼得了吗?那管家答应一声刚要往外走,司马伦又叫上了:回来!去到后面跟我第九个夫人说一声,让她赶紧给我拿条裤子出来。管家没明白:大王,您要洗澡?现在哪是洗澡的时候啊!司马伦说:我说了我是要洗澡吗?我是尿裤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回我们说到司马允带着他招集的淮南人要去皇宫,早有人报告给了正在皇宫里的尚书左丞王舆了。王舆一听司马允带人杀来了,那魂都吓没了。几年前,司马允平定贾后叛乱的时候,他可是就在旁边看着呢,就那司马允,就那淮南人,进了皇宫找贾后的时候,那真是逮谁就砍谁啊,谁的面子都不给,打宫门开始一直杀到后宫,后来光用水冲那血迹就足足冲了五天。现在倒好,这淮南王又来了,还是带着那帮子人,这要是让他们进了皇宫,逮住我了,那我可就吃嘛嘛不香了啊,谁叫我是赵王的人呢! 王舆赶紧就让人去调动御林军,谁知道御林军一听是司马允来了,那跑得更快了,谁不知道司马允和他那帮子淮南人的厉害啊,一个个反正对赵王司马伦也没什么好感,咱来个来两不相助总可以吧? 王舆一看御林军指望不上,身边就他带的一些护卫,急忙就找人。找什么人呢?都是和他一样的,和司马伦交朋友的大臣,那些人倒也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因为都不敢出皇宫啊,一出去搞不好就先被砍了。那些大臣就跟王舆说:尚书大人,您可要救命啊!王舆说:我救你?就凭我能救你?我待会儿能不能活还不知道呢。那些人全跪下了:大人啊,您要是不救,那我们就全玩完儿了啊,与其让那些淮南人给剁成几块,还不如我们投缳呢! 什么叫投缳啊?这是专业术语,又叫挂颈,说白了就是上吊,那起码还是个全尸。王舆说:你们也别急着死,快把你们的护卫全叫过来,大家凑凑人,赶紧把左掖门给关起来,不然要是司马允一进来,咱老少爷们非手拉手一道上阎王那吃饭去不可。大家一听,爬起来就去叫护卫。好不容易凑了二百多人,跑到左掖门,就把门给关起来了,您别说,关的还真是时候,前脚刚关上,后脚司马允带着人就到了。 大家到了门下,抬头一看,好嘛,那城门六丈多高,要按现在看得有五层楼,全是大青条石头,那接缝都是用糯米汁加猪肝再拌上捣成末的瓷粉粘合的,光光的根本就没个落手的地方。就有几个淮南人说了:去!搬几架梯子来,咱们爬上去!旁边就有人扛了几架梯子过来,用麻绳一捆,竖起来望墙上一放,还没往上爬呢,上面王舆就赶紧指挥人把梯子给点着了。气得下面的淮南人跳着脚地骂。那王舆挺得意:哈哈,我看你怎么上来!听下面那帮子淮南人骂得挺欢,王舆也是找不自在,腰子一挺就站起来了,俩手指头望下一点还没打算文绉绉地开骂呢,打下面“日”就上来一东西,正砸他脑袋上,得亏是那时候的人都戴着冠,也就是帽子,而且那帽子还是铁条衬边的,那坚固程度能抵上钢盔,不然王舆挨这一下子就能把一脑袋糨糊给砸出来。就这搁谁也是受不了啊,王舆就觉得眼前那全是金子在飞,伸手捞了几把没捞着,旁边有人就扶住他了:大人,您摸什么呢?王舆迷迷糊糊说:我摸我那外快呢!旁边人就说:大人,您快醒醒,是外快了,外面人家都快上来了!王舆晃晃脑袋,仔细一看,刚才砸他的是个铁疙瘩,上面还有好几个钩子,更要命的是那上面还系着绳子,王舆扑到墙边往下一看,十几个人都是用这带绳子的大铁钩挂住墙头正沿绳子往上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王舆看到城墙下面的淮南人正用大铁钩子钩住墙头要往上爬,吓的连声音都变了味了:快快,把绳子给个断咧!那二百多护卫赶紧就抽刀,在那儿锯绳子,您要是说怎么不砍下去啊?那用刀剁绳子不快点吗?倒是砍得动啊!都吓傻了!抖着手费半天劲好不容易把绳子给弄断了,就看往上爬的那十几个淮南人就掉下去了,王舆心想这回还摔不死你们啊,谁知道那十几个人在半空就是一个鹞子大翻身还外带转体七百二,轻飘飘就站地上了,一落地就是一通暴骂。王舆一屁股就坐地上了,头上那冷汗哗哗就向下流啊,心里话得亏是这城墙够高,要是搁我家那墙头,照这形势看那帮淮南人连个手都不用就能翻过来!旁边有个胆子大的就说了:尚书大人,反正他们上不来,咱拿箭射他一回怎么样?王舆说:你爱射你射去,我是动弹不了了。那位就伸手拿起弓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似抱婴儿,一探头,手一松,“崩”得一声,那箭就出去了,可不是冲城墙下射去的,改奔天上了。王舆就说:你小子那箭法也忒次了点吧,就算是不会射也得有个准头啊。话刚说完,就见那位还保持开弓放箭那造型,直挺挺仰天就倒下来了,左眼上插着一箭。 王舆赶紧就招呼:大家全趴下来,不许露头!哪儿还用得着他说啊,城墙上这二百多人早就全趴下了。 底下司马允瞧着城楼子,心里说看来不能在这里多呆,现在还不知道其他的军队是支持谁的呢,要是司马伦那个老小子把盗版诏书给左右护军给发过去,那这就麻烦了。想到这里一咬牙:大家走,先去砍了那个司马伦再说!旁边有个淮南人就过来了:大王,您去吧,给我留下个三五十人,咱们不能都去,万一里面有个动静也好有个应付的。司马允就答应了,带人就向司马伦的相府杀过去了。 再说司马伦,好不容易把全王府的人都召集起来了,再加上孙秀家里的几百家丁护院,也有个小两千人,先把各个门都给堵上,又派人把缸给装满水,怕的是司马允放火,这王府可真够一热闹的,男的忙着搬东西堵门,女的就又哭又叫。 正忙活着呢,门外面把风放哨的就跑进来了:大王大王,淮南王带人过来了!司马伦一听腿一软差点又坐下了,孙秀赶紧抱住他:大王,这可不是您熊包的时候啊,快下令迎战啊!司马伦心里说是我要熊包吗?是我这腿他不听使唤啊!费半天劲站起来,一咬牙一跺脚:反正雪地里埋孩子,我也藏不住了,就拼了吧!大喊一声:护兵何在! 护兵统领就过来了:大王,有什么吩咐?司马伦说:我命尔等出外迎战!那护兵一听吓得一哆嗦:出外迎战?你个老不死的要我们去当挡箭牌啊!可是又不能不去,把刀一举大喊道:兄弟们!下面齐齐答应一声:有!统领又喊:大家随我一起出去送死去也! 怎么连送死都喊出来了啊?这不是一紧张把实话给说了嘛。这一千多人抄起家伙就出去了。司马伦就听见外面叽哇乱叫,也听不出喊的是什么,反正挺热闹,正琢磨我这一千多人怎么也能换你司马允三百多人吧,就见那统领又回来了。司马伦就问:你怎么回来了?其余的人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啊?那统领说:我不回来行吗?刚才一出去,连人家面都没见到呢,一排箭过来我们就死了四百多,兄弟们还没做什么战术规避动作呢,人家就到面前了,一转眼弟兄们就没什么活的了。司马伦没听明白,又不好意思问,转头偷偷就问孙秀:刚才他说什么战术规避动作?孙秀毕竟是当过兵的,就往地上一趴,然后说:大王,这就是战术规避!司马伦气得胡子胡子都飘起来了:你趴下干什么啊?? 孙秀说:大王您也快规避吧,人家就要放箭了!刚说完,就听那护兵统领哎呀一声,扑通就趴下了。司马伦那个气啊:你小子怎么也趴下了?大王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啊!就看那护兵抬起头:大王,小人先走一步,到那边给您先打扫房子去了,您老慢慢走啊!说完,头一耷拉,死了,就见后心插着一箭。 话说司马允带着淮南来的高手们,先是攻打皇宫未果,又去攻打司马伦的家。司马伦召集了一千多人出去玩命,他们哪是那帮子淮南来的家伙的对手啊,没多一会,把那一千多人就全杀光了。 司马伦一听说刚派出去的护卫眨眼间就全没了,那魂都飞了:一千多人啊,排队砍也得半天吧,怎么这么快啊!那孙秀也是不识趣:大王,您看,我没骗您吧,这帮淮南人不好惹吧?司马伦扬手就给了孙秀一耳光:你丫的能不能不说话?刚才我说要跑,你小子非说我还能有一拼,现在好了,想跑都跑不出去了!你说怎么办?孙秀说:您不是不让我说话吗?司马伦说:那你说吧,要有点建设性的,不然我还抽你!孙秀说:要说建设性的也不难,等呗,先看看有没有人来救咱们,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患难显真情,估计这会儿您的其他亲信正带人来呢! 司马伦一想也是啊,平时那么多死党,怎么也得有几个能靠得住的啊,恩,要是本王爷能把这关挺过去,谁来救我我就提拔谁当个大大的官! 有人来吗?还真没有!为什么啊?就因为司马允不好惹,他是皇帝的亲弟弟,别说是把司马伦砍了,就是把天捅了,那个傻皇帝也不会处分他。再说了,淮南来的那七百多人也不好惹,刚把赵王府里一千多人杀了,那尸体都还在地上放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谁敢来触这个霉头? 司马伦派不出人去,外面倒是有人要进来,那些会翻墙头的淮南人就跟司马允说:大王,不如我们先翻进去,看看里面什么动静,要是方便我们顺手就把司马伦那个老小子的脑袋给拎出来得了。司马允一瞪眼:你胡说什么,他那脑袋能跟你们比吗?要是人家里面人多,把你们给陷进去了,就算你们把司马伦给宰了,我怎么跟你们家里人交代? 要不怎么说司马允在淮南混的好呢,就这一句您就看出来了,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司马允一挥手:来呀,把弓箭全拿出来,咱们先放上一阵再说,怎么也能射死里面的一些人,等把他们都射死了,咱们再进去收尸体! 大家就把弓啊,箭啊都从车上抬下来了,淮南王府本来就是半个军营,那武器能少得了吗?尤其是弓箭。咱们前面说到三国的时候,就曾经提过淮南军全军上下就两样武器,一是弓箭一是大刀,虽然过了好几十年了,但是传统还在,那弓箭是特别多。大家排好阵势,把弓给拉开,司马允吆喝三声:大风!大风!大风!那箭就是黑压压一片箭雨砸过去了! 您要说这情节怎么这么眼熟啊?那是,您得想啊,这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情,要不是淮南军有过这一情节,那隔一千多年后人家怎么能拍出来啊?别说中国人了,小日本有个叫黑泽的家伙就是看了有关淮南人的资料后在《乱》里面也用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排箭雨飞进王府,司马伦就知道孙秀刚才为什么说要趴下了,那箭过来的时候带的风声都跟平常的不同。要是一般人放箭,也就是带点哨声,要是个老兵那就能听得出来是不是奔自己来的,然后还有时间作出反应是躲避还是趴下。但是这帮子淮南人放的箭跟别人不一样,都射到人身上了,才能听见箭风,您说这箭的速度有多快。主要是因为用的那弓力量都特别大。一般部队里用的都是五十斤的弓,也就是说您能举得了五十斤的东西就能拉开这弓,大概能射到一百二十步远,要是换算成现在的距离,也就是五十米上下,这说的是有效杀伤距离,最大能到七十米左右,要是力气大的,用到一百斤的弓,那就能射中二百步的靶子,相当于一百二十米远。后来的岳飞能拉开一百二十斤的弓,那就叫“神臂弓”了。这些淮南人用的基本上都是一百斤的弓,您想,不过就隔几道院落而已,那威力得多厉害! 司马伦一看旁边站的几个人都被射死了,赶紧就往屋子里跑,孙秀跟后面也跑进来了,俩人就扑到桌子底下,刚钻进去,第二排箭雨就到了,这回更厉害,把屋瓦全射穿了,那箭钉得到处都是,连桌子上面都钉了不少,把桌面也给射裂了,第三排箭一到,俩人又都出来了,怎么?呆不下去了,桌子都散架了。赵王司马伦一个大步就窜到院子里,对着门外吆喝上了:司马允,你小子要是有种就把我射死得了!射不死我跟你没完!吓得孙秀一把把司马伦给抱住了:大王,您可不能干傻事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再回头说说皇宫。外面有三十多个淮南人手里掂着大刀,正在左掖门外面来回溜达呢,您别看就三十来个人,还真没什么人敢出来。王舆在城楼上面偷偷往下看,就看见有人正拉着弓搭着箭往城门楼子上瞄呢,要按现在的说法那就得是个狙击手,王舆吓得又把脖子给缩回来了。旁边就有人说:丞相大人,咱们老在这呆着也不是个事情啊,要不从别的门出去,找点人马过来帮忙?王舆说:你小子是不是糊涂了,找谁来帮忙?咱晋朝有个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要调兵那得要有皇上的手谕,尤其是京城里的部队,那是不奉圣旨不出动,谁的话也是白搭,不然他司马允早把他的中护军给派来了,那些军队可是都有攻城的重武器啊,咱们啊,就在这里等着,赵王兴许能挺过去。那人又问:要是赵王他没挺过去呢?王舆打个寒颤:那咱们可就一锅烩了。 话刚说到这里,就听见外面又乱起来了,有人来报告:丞相大人,大事不好了! 前面说到王舆在左掖门的城楼上又听到有人来报:启禀丞相,大事不好!王舆打一哆嗦:什么事?不会是赵王府被司马允给攻打下来了吧?那人说:那倒不是,是太子左率陈徽召集的东宫兵马在摇旗呐喊,为司马允壮声势呢!旁边有个人一听吁了口长气: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只是在喊两嗓子啊!王舆一脚就踹过去了:你懂什么!那陈徽能是白喊的吗?他肯定是得到太子的许可的,要不是调兵得要虎符或者皇上的手谕,那他早把咱们给杀了,现在连太子也站到司马允那一边了,你说,他那傻爹会听谁的?看来这回赵王连带咱们搞不好都得归位!完了,完了,悔不该当年为了一点小利上了这贼船啊,搞到现在被人追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有人说了:丞相,您也甭急,现在胜负未分,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咱们只要守住这城楼就行,万一要是赵王他打败了淮南王,那咱们不就立大功了吗?王舆心里说:对,士气可鼓不可泄,我要是一装熊,这二百多人非乱了套不可,那可就是把脖子递给人家了。想到这里,他就一挺胸:说得好,咱们一定得守住!要是咱们赢了,那富贵荣华就什么都有了!底下人一听,那劲头就鼓起来了,为首的护卫跳起来大喊一声:誓死保——后面的还没喊出来呢,打城墙底下飞上来一箭,从脖子左边就给通到右边了。那护卫扑通一下就摔地上了,王舆对那尸体就是一口唾沫:呸,笨蛋,光想钱不要命!死了活该! 再说东宫里的太子左率陈徽,他一边让东宫兵卒摇旗呐喊为司马允壮声势,一边赶紧就找他哥哥陈准。这太子左率是什么呢?就是太子的文老师。陈徽跟司马允私交很好,而且人也正直,看不惯赵王司马伦那一套,一听说司马允带兵攻打赵王府邸,陈徽可乐坏了:好,还是淮南王够厉害,除了他别人也没这本事去攻打司马伦。马上就把东宫的兵给叫到一起,做好准备,一等接到命令就出发帮助司马允。陈徽的哥哥陈准跑过来了:兄弟,人都齐了吗?陈徽说:都齐了,就等皇上的手谕了。陈准说:好,那我赶紧到宫里找皇上去,让他下个手谕,调人把司马伦的家给抄了!陈徽说:那您快点!陈准答应一声就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准到了后宫,就看见宫门关着呢。陈准就喊:开门开门,我要见皇上!就听见门后头有个颤巍巍的声音:不开不开就不开,您可别进来!陈准心里说:怎么我是那大灰狼啊!又喊上了:放心,就我一个人,您是王公公吧,您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我找皇上有急事儿!那太监王公公说:我听出来了,是皇上说的,任谁都不让进来。陈准就说:王公公,那您去跟皇上说说,看他见不见我。那王公公答应一声,隔了老半天,陈准听见里面把门闩给开了,把宫门打开一条缝,王公公露出半拉脑袋,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一把就把陈准给拉进去了,就这一下差点把陈准给拉一跟头,陈准心想:人都说狗急跳墙,看来人要是急了,那力气也小不了!就问王公公:公公,皇上呢?王公公压低嗓门说:在床底下呢。陈准快步到了屋子里,高声禀报:皇上,陈准见驾!陈准进宫见驾,就看见惠帝正躲床底下呢,身上还裹着好几床被。陈准刚要施礼,惠帝就说话了:孩他师叔,外面咋样?怎么惠帝这样叫陈准啊?那是,惠帝儿子的老师不就是陈准的弟弟陈徽吗?那这皇上怎么这样说话呢?前面咱们不是说了吗,这位皇帝他是个傻子。陈准就说了:皇上,现在外面很乱,淮南王正带人攻打赵王府,估计赵王是要挺不住了。惠帝说:那怎么办啊?要是淮南王把赵王给杀了,他会不会连我也杀了啊?陈准说:皇上,您放心,淮南王不是那样的人,他是您弟弟啊,您得帮他。惠帝说:那你说我怎么帮啊?是不是要我也到赵王府门前去打仗啊?那我可去不了,我怕!陈准说:不用您去,您啊,给我写个手谕就可以了。惠帝说:那好吧!勉强从床下爬出来,坐到桌子前刚拿起笔,想想又放下了。陈准一看急了:皇上,您怎么不写啊?惠帝说:我不会写字。陈准一听:对了,我把这茬给忘了。想想就说了:皇上,要不您让我把白虎幡带出去给淮南王吧?什么是白虎幡呢?白虎幡是军队里的一种战旗,打仗的时候,白虎幡一举起来那就代表麾军进战,全军突击。还有种驺虞幡,举起来就代表停战。那陈准为什么自己不写诏书呢?因为给皇帝代笔有专门的侍笔郎中,别人不能轻易代笔。那个侍笔郎中现在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所以只有拿白虎幡去助战了。陈准本想派人持白虎幡授其弟陈允,助战司马允,那样一来,司马伦兵将看见宫中白虎幡归对方,肯定会不战自溃。这些战旗平时都是皇上收着,到了出征的时候才交给主将呢。所以陈准得向皇上要白虎幡。惠帝就喊王公公,让他把白虎幡给拿出来,交给了陈准,陈准刚要出门,惠帝喊上了:孩他师叔啊,您可千万别走,您就在这儿陪我,我怕怕!说着就把陈准的腿给抱上了。陈准想一脚给他踹开,没敢,只好跟惠帝说:皇上,等我把白虎幡给送过去,就回来陪您,好不好?没想到惠帝抱得更紧了:不嘛,我不让您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准没办法,只好往左右一看,正好看到了门口站着一位,谁啊?司马都护伏胤。司马都护是什么官呢?就是相当于近卫军连长级别的官,这个伏胤是从禁军军校提拔上来的,有一身的本事,陈准就跟伏胤说:要不你去帮我送白虎幡怎么样?伏胤一听,就答应了。他怎么答应这么爽快啊?伏胤这个人是个功名心非常强的家伙,就盼着荣华富贵,他一想:把白虎幡交到淮南王司马允手里,这任务多简单啊,可是淮南王一定就会很高兴,那自己以后还怕升不了官吗?所以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这伏胤就拿着白虎幡出去了,陈准就留下来陪着那傻皇帝。伏胤刚出后宫,一个人突然扑通就跪在他面前了。伏胤低头一看:啊!原来是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伏胤刚要出宫门,一个人突然就跪在他面前了。谁啊?伏胤还真认识,是赵王司马伦的儿子,汝阴王司马虔。司马虔跪在地上就是猛磕头啊,伏胤赶紧把司马虔给拉起来:王爷,您怎么能给我跪下啊,小人哪受得起啊!其实他心里挺得意:平时我伏胤就是一个小小的司马都护,没什么人看得起我,没成想今天连汝阴王都跪在我面前了啊。恩,看来人还是得有权!司马虔直往地上坠:您甭拉我,就让我跪着吧!伏胤大人啊,我知道您是要去给司马允送白虎幡的,这白虎幡一到,那我全家的命可就全完了啊,求您有点好生之德,饶过我们全家吧!您要什么,我都给您,您帮了司马允,他能给您什么?最多让您升个三级,要是您帮我们杀了司马允,我送您万两黄金外带官封侯爵,不,公爵,哪怕封您个异姓王也行啊!您考虑考虑,您考虑考虑啊我的伏胤大人啊!!您别说,伏胤还真让他这番话给打动了,伏胤心里就想:对啊,我帮了司马允,我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跟司马虔说的那样,最多升个几级,能有什么出息?要升官那也得是那些淮南人先升,然后才轮到我啊!恩,不如帮了赵王司马伦,杀了淮南王司马允,那起码我也能弄个大官当当,对,就这么办!想到这里,伏胤一边扶司马虔起身,一边就说:王爷,您说的我都听见了,您可不能反悔啊!司马虔一听,高兴地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伸手从怀里把他那汝阴王的印信给掏出来了:伏大人,您拿着,要是我说话不算,您就拿着我这印信,到汝阴去当王爷,怎么样?伏胤也没客气,就把那印信给揣兜里了:得,王爷,您就听我的消息吧,不过我还得问您要样东西。司马虔忙说:您要什么?要什么我都给您!伏胤说:我听说你和赵王有空白的诏书,您带着吗?给我一张。司马虔说:有,有,我带着呢!把一叠空白诏书就给伏胤了,伏胤打开一看,上面还盖着玉玺,点点头,转身就走了。到宫门前,一看王舆在那儿呢,伏胤就打了个招呼:王大人,您忙什么呢?王舆心里说:这小子怎么突然这么没礼貌啊?一看伏胤手里捧的是白虎幡,那心“咯噔”一下子,赶紧上来就问:伏胤,你这是要到哪里去?伏胤说:我到赵王府去,你把门给我开开。王舆说:那可不行,外面有三十多个淮南人在那儿把守着呢,门一开他们非冲进来不可!伏胤冷笑一声:王大人,您就这么点出息啊?三十多个人就把您给吓成这样?您是怎么跟赵王混的啊?王舆一听不高兴了:你个伏胤也太狂妄了吧,刚才打仗的时候没你,现在跑这来说什么风凉话啊?伏胤没生气:得,王大人,您看看我的,我出去跟淮南人谈谈,包管他们撤兵!王舆噔噔后退几步:伏胤,你是司马允的人?伸手就把剑给抽出来了。伏胤哈哈大笑,把那汝阴王的印信掏出来在王舆面前一晃:这个您认识吗?是汝阴王刚才给我的,您明白了吧?王舆一看还真是,强压怒火,就问:那不知道伏胤大人要干什么?伏胤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把门给我开开,我要出去,我把淮南人给带到赵王府去,你赶紧把这些诏书给写了,去调集京师里所有的兵马,兵分两路,一路到赵王府去,围剿司马允,另一路到淮南王府,把司马允全家给我杀了!!王舆一听打个寒颤:这伏胤还真狠啊。就把空白的诏书给接过来。伏胤把白虎幡也交给王舆说:你拿着这个,到时候围剿司马允的时候,把白虎幡一举,我想那帮子淮南人也不敢反抗了。王舆接过白虎幡,心里说:看来平时还真小看了这个伏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伏胤带了二十几个城楼上的护卫,把门一开,那三十多淮南人全蹿上来了,刚要举刀,伏胤大喊一声:别动!奉圣谕,司马都护伏胤出城为淮南王助战!那些淮南人一听:原来是帮我们大王的 啊,那刀就收起来了。伏胤挺客气:各位,辛苦了,我奉皇上的旨意,到淮南王司马允那里帮忙,宣读一下圣旨,让他带兵讨伐赵王,请各位带个路!有个淮南人就说:您说您是去帮忙的,圣旨能给我们看看吗?伏胤说:对不住,这圣旨是给淮南王的,你们不能看,不过,倒是可以看看外面。伸手把王舆刚写好的诏书给掏出来,没打开,高举了一下表示恭谨。淮南人平时也见过司马允家里供奉的圣旨,但是那都是远远瞧着,没仔细看过,更别说里面的字了。看那外表倒不象是假的,也就不说什么了,其实这诏书除了里面的字是假的,其余包括玉玺的印都是真的,就算这几个淮南人看了,也分不出那笔迹是假的。也就相信了伏胤的话,前面带路,伏胤后面跟着,往司马伦家去了。伏胤和淮南人刚走,王舆就带着那些个司马伦的死党出来了,一人手里一个诏书,分头就向各个兵营跑去了。话说伏胤跟着那三十多个淮南人就往赵王府去了,这会儿,赵王府里可真是残不忍睹啊,也搭着司马允家里箭准备的多,淮南人就不歇气地望里面放箭,王府里就没什么地方没插着箭的,房梁上,树上,桌子上,哪儿都是,王府里的人也射死得差不多了,司马伦和孙秀就躲在尸体堆后面连头都不敢抬,没死的躺在地上就在那儿挣命。司马伦看着满地的尸体,那眼泪就下来了:孙秀啊,没想到今天就是你我的毙命之期啊!要是早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我怎么也不想着什么夺权了啊,就安安稳稳地当我的王爷该有多好!孙秀也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王爷,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得了,啥也不说了,呆会啊,我扶着您点,听说阴间那路可黑呢,别摔着您!刚说到这儿,就听见外面一阵欢呼声。怎么?原来是有人报告司马允了,说是皇上派了伏胤大人前来颁布圣旨,说是要让他带兵攻打王府。司马允一听,那个高兴啊:好啊,我那皇帝哥哥还没傻到底,还知道派人给我发个诏书,好,我也不能缺了礼数,得迎接一下。就看见伏胤远远地过来了,走得很慢。为什么呢?他在等王舆调来的兵呢,走到淮南人列的阵势外,伏胤一拱手:淮南王,有礼了,皇上的圣旨在此,您得下来接旨意!司马允一挥手,淮南人把阵势分开,伏胤心里就是一哆嗦。怎么呢?他看出来了,那帮淮南人心里只认淮南王司马允,连皇上的旨意都不放在眼里,这要是别的兵马,一听诏书来了,那肯定是马上跪倒磕头,连上面的吩咐都省了。伏胤心里就想:伏胤啊伏胤,搞不好今天你就死在这帮淮南人手里!到了这个情况下,伏胤再害怕也没用了,他反而把胸一挺,大模大样就往阵势里面走。到了司马允的兵车前,把圣旨一举:司马允,跪下接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允从兵车上跳下来,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口称“万岁”:吾皇在上,臣司马允恭迎圣旨!然后匍匐在地,旁边的七百多淮南人一看司马允跪下了,也都跟着下跪。伏胤一看没人看他,左手捧着假诏书,右手一把就把腰里那佩刀给抽出来了。司马允听到刀出鞘的声音抬头一看,伏胤目露凶光一刀砍下,正劈在司马允的脖子上!司马允的人头飞到半空,腔子里的血冲起一人多高,化做漫天血雨!!淮南王司马允,“性沉毅,宿卫将士皆敬服之,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剑客也。”死时年方二十九岁。与此同时,王舆假传旨意,调重兵攻陷淮南王府,杀司马允妻,妾,并三子。司马允旁边的七百多淮南人全吓傻了:怎么,王爷被人给杀了?还没反应过来呢,伏胤大喝一声:奉圣谕,司马允图谋不轨,造反叛乱,令伏胤当场诛杀,有反抗者,与司马允同罪!!说完了伏胤趁着淮南人还没清醒,赶紧就从阵势里退出来了,刚退到外面,就听见马蹄声如同雷鸣一般滚地而来,一万多铁甲军,骠骑军和左右护军全从四面八方冲上来了,把这七百多淮南人包围得是水泄不通!伏胤退到铁甲军中,望着那七百多人慢慢站了起来,抛下弓箭,慢慢从身边抽出了大刀,伏胤明白了,这七百多人是要做困兽之斗了,他冷笑一声,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杀!!!七百多淮南人呐喊着,一齐冲向伏胤,在伏胤的背后,就是司马伦的赵王府。他们要把伏胤杀了,为屈死的司马允报仇,为自己的受骗报仇!他们要把司马伦杀了,为无辜被害的忠臣义士报仇,为自己的尊严报仇!尽管前面是有着最强装备的铁甲军,有着人数远胜于己方的正规部队,但是他们还是冲了上去,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满腔的怒火,只有激扬的斗志,只有愤怒的狂热!他们要杀掉前面阻挡的一切生灵,要摧毁敢于反抗的一切力量!杀!!!即使是有着最强大攻击力量的军队,在这样疯狂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恐惧,在这样赴死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畏缩,在这样无畏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害怕!他们不是象在和人战斗,而是和魔,和神在作战!死亡的呼啸在赵王府门前的空地上反复吟唱,那是为生,那是为死,那是为了毁灭,那是为了建立!!狂风怒卷,愁云惨淡... ...当赵王司马伦在伏胤和孙秀的搀扶下慢慢走出王府,他看见,空地上是那七百多淮南死士的遗骸,在他们的周围,是近四千具皇家士兵的尸体,血流成河,缓缓流淌,在低洼处汇集成潭。赵王司马伦猛地推开伏胤和孙秀,对着天空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长号:天不灭我啊!!京城百姓“闻允死,莫不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1:57 , Processed in 0.04836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