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mt

[400米级] 武汉绿地中心<Wuhan Greenland Cente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14: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6.25 by 中建钢构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部

小荷才露尖尖角(6.25)~小6±0上的第一块钢结构顺利安装啦!
从今天起,大伙终于可以开始抬头看到小6喽~!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4: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6.25 by 中建钢构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部

小荷才露尖尖角(6.25)~小6±0上的第一块钢结构顺利安装啦! ...
武汉绿地中心 发表于 2014-6-26 14:40

标志性事件。值得庆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5: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绿地中心正式出地面快速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楼怎么这么久不出地面 都三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楼怎么这么久不出地面 都三年了。。。?
6629360 发表于 2014-6-26 16:51

600米级别的大楼3年出地面不是蛮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9: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加油!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庆贺啊,楼迷们期盼已久的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70# 6629360


    11年正式批复开工建设 还要静载、打桩、支护、挖坑 再修地下室、上塔吊、钢梁 你觉得能有多快呢 上海中心08年正式开工 到现在6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1: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70# 6629360
武汉绿地主体610米,真正的600+,上海中心和深圳平安主体都不到60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纪念的一天!{: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撒花 撒花庆贺,期望出地面后实现三天一层的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凝土包裹在型钢里面,受型钢约束,能同型钢一起承受剪力同弯矩。从受力角度,格构式与实腹式钢骨布置方案 ...
clw55 发表于 2014-6-18 22:47



   
回复  clw55


    上海中心、深圳平安、武汉绿地中心的外框巨型柱全都是混凝土包裹型钢的,已完成节段 ...
mt 发表于 2014-6-19 11:37



结构来说各有特色 钢结构怕火 如果是型钢混凝土柱就可以避免这个弊端 再就是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绑钢筋 支模 拆模 增加施工难度

钢管混凝土柱更加美观 施工效率更加高  成本会略高 钢管柱还能减小巨柱size

就结构受力形式不同于是无法直接的对比其抗震能力谁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绿地加下子油鼓下子劲!{: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w55 于 2014-6-27 10:04 编辑
结构来说各有特色 钢结构怕火 如果是型钢混凝土柱就可以避免这个弊端 再就是施工过程中要不 ...
1788111 发表于 2014-6-27 03:57

谢谢你的精要解释。前面说优缺点的其实我看过相关内容,若您有空,希望能进一步解惑(或者纠正我的说法)。这些我也接触到很晚,是在看上海中心当时结构设计时一些评估的报告看过。我的具体疑问是其实上海中心(平安也是,但平安含钢量高)型钢混凝土柱中央都有个钢管混凝土芯,看上海中心当时的评估报告说是特意为之,称之为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说是否则芯子就要搞格构式(绑扎钢筋的工作量更大),施工更麻烦,实腹式工作量小,当然用钢量相对较大(似乎实腹式结构强度上还有优势,语焉不详),但是上海中心巨柱含钢量不大,印象中是4%左右)比平安的5%小多了。而绿地没有实腹式混凝土芯。故此觉得奇怪(其实我担心过设计时间过早的上海中心的强度,听说平安设计的时候吸取了上海中心的经验,个人感觉平安似乎余量更大,但是绿地的设计还在平安中心同上海中心之后,应该会吸取前者的经验,我斗胆猜测,平安的余量过大,而上海中心的余量过来,上海中心的设计过程中,因为中庭的悬挑设计带来的倾覆力矩的挑战,双层幕墙等等的创新设计,导致造价很高,设计导致很着眼于省钢省料,巨柱用钢板由4.2万吨减少到3.3万吨,钢筋由9千多吨减少到8千吨,核心筒翼墙、腹墙钢板由一万一减少到一万,钢筋量稍微增加(都是约数,具体记不清了)我不知道平安的相关数据,是否绿地做了折衷?貌似绿地这样的三叉结构应该无需斜撑的)
PS,专家的东西是轮不到类我业余爱好者来质疑的,我只是不懂,想请教,疑问这个词或许不恰当,但是找不到什么表达来代替。
本来类似疑问在上海中心帖子或者平安帖子中就想请教,但是相关的氛围不合适,容易引起口水之争,所以选在氛围更合适的绿地帖子中问(因为绿地的粉丝不会因为具体的技术问题的请教而愤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精要解释。前面说优缺点的其实我看过相关内容,若您有空,希望能进一步解惑(或者纠正我的说法) ...
clw55 发表于 2014-6-27 09:51



这个要问钢构的人才知道具体的数据是多少 相对于ST的结构 平安的结构则更加强调与八根巨柱
(ST是十二个)相较我个人的观点估计是更加均匀的分散

绿地的巨柱形式和上海中心类似,从单个巨柱大小看绿地的和ST的都不感觉没有PAIFC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0 02:47 , Processed in 0.1036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