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12 2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建筑。
当地面上树立起一座崭新的建筑,我们会好奇、会关注、会指摘、会赞誉。特别是超百米的高层建筑,伴随着地理高度的上升,公共意识和现代审美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巨大的突起,不仅仅是砖石、水泥和钢筋的大体量堆砌,而是一座城市文化与生活的载体,是未来城市发展升级炙手可热的亮点。大浪淘沙,适者生存,跟上时代进程,向前的步子才能迈得坚实而厚重,广阔而辽远。
尼盛广场,曾经的苏州二建第一高楼现已成功封顶,不仅将湖西CBD的天际线勾勒得更具时尚动感,更是提档升级的苏州二建向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出的邀请函。我们会攻克越来越复杂的施工难题,会习惯越来越高的摩天大楼,会熟识越来越可爱的二建人,186米的超高层进化论就此完美演绎。
跨越“四道技术坎”
第一、 大体积混凝土
难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施工过程如何布置测温点,合理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混凝土的养护以及地下室混凝土抗渗防裂的相关措施。
解决措施:针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地下室混凝土分层浇筑,为解决混凝土水化热大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15%粉煤灰掺合料,另外可以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选择气温较低的晚间。浇筑混凝土后在地下室底板部位合理布置测温点,做好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工作,及时按规范要求做好养护工作,防止因混凝土温度变化产生的相关问题。
第二、 地下室防水抗渗
难点:本工程地下室各种设施和设备众多,因此防水功能要求很高,不允许出现渗漏现象,抗渗混凝土和地下防水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解决措施:本工程大体积砼的防渗抗裂施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灌时合理安排浇灌的顺序;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适当的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抗裂纤维等外加剂。目前可以考虑±0.000以下混凝土内掺加8%--12%改性SBTJM-III改进型增强剂或HEA 类膨胀剂,后浇带部分掺12%减水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