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莫邪取火

[建设纪实]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2025年7月1日通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7 1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盾构机施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线贯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内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隧·越

2025-07-01 01:08


今日上午11时,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运营,“八百里皖江第一隧”跨越长江天堑,架起南北交通、交流、交融的崭新通道。本报推出特别报道,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芜湖传媒中心大江资讯现场直播通车盛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首条长江隧道建成通车

2025-07-02 00:26


7月1日上午11时,安徽省首条长江隧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这标志着长江安徽段“过江靠桥”的历史就此改写,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桥隧并举”新时代。


这条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的隧道,总长约6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北接江北龙湾路,连通芜合高速、天天高速;南接大工山路,经弋江路连通宁芜高速,是芜湖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骨架。其中4公里盾构段下穿长江主航道,最深达江面下68米,采用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同向掘进。


“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施工难、断层破碎风险高、可燃气体滩底藏”是工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评价其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工程之一,也是长江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


“我们耗时2000多天,穿越堪称‘地质博物馆’的10余种地层,双线盾构机江底累计带压进仓3800余次,更换磨损刀具5100余把,攻克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介绍,建设团队成功应用高压水刀割除刀盘肋板等国内首创工艺,自主研发泥浆固化技术等20余项核心专利,开展设备适应性改造上百项,为我国复杂地质水下盾构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车当天,司机陈师傅驾车从江北新区出发,仅用5分钟便抵达江南主城区。此前两岸绕行需40分钟的车程,如今被压缩至“一首歌的时间”。隧道与芜湖已建成的三座长江大桥协同互补,显著提升跨江交通能力,有效降低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新能源汽车、智算、机器人等企业物流成本,推动更多要素资源集聚,助力芜湖加快建设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隧道还与商合杭高铁、塔桥多式联运基地、芜湖港、芜宣机场等基础设施共同织密“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可快速衔接合肥、南京、杭州等都市圈,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提供有力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1日上午11时,“皖江第一隧”——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   芜湖日报记者 陈剑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1: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徐志赴芜湖龙湾长江隧道调研

2025-07-02 00:26

7月1日上午,市委书 记宁波,市委副书 记、市 长徐志率队赴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开展集体调研,实地检查隧道开通准备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峰,市领 导后名文、陆雷参加。


作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在江北收费广场入口处,宁波一行实地了解隧道开通准备情况,听取隧道建设历程汇报。他指出,全体建设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智慧和汗水铸就了这项重大工程,大家的辛苦付出值得充分肯定。要压实各方责任,优化交通组织,完善应急预案,提升服务品质,确保隧道安全高效运营。要注重挖掘和保存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实物、影像资料等,以适当形式进行展览,更好地铭记奋斗历史,弘扬攻坚精神。


随后,宁波乘车穿越隧道,体验通行状况,并登上江南风塔,察看江南段整体情况。他指出,相关载体单位要充分利用好这条交通动脉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沿线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集聚,为芜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徐志在调研中指出,各相关单位要协同发力,确保隧道管理精细、运行顺畅,让这条过江新通道更好地服务市民便捷舒适出行,助力优化城市交通格局。


当日上午11时,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项目路线全长约6公里,设计双向6车道、时速80公里,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江底盾构施工重大风险等诸多难题,将两岸通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建成“启程”

2025-07-02 01:37


八百里皖江两岸,架桥能过,隧道也可穿!7月1日上午11时,首批车辆分别从芜湖市江北新区龙湾路、弋江区大工山路驶入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标志着安徽首条过江隧道正式通车(如图)。


“2000多天,1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终于建成了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在一辆由北向南通行的车上,芜湖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成回忆起隧道建设历程,心潮澎湃。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位于长江芜湖段大拐弯处,全长6009米。“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施工难、穿越断层风险高、可燃气体滩底藏”是工程面临的四大难题。为应对江底“地质博物馆”,其中近4000米的盾构段,采用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同向掘进。


“盾构机始发后,技术创新贯穿全过程。”乘坐一辆建设者专车进入双向6车道的盾构段隧道时,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盾构工区盾构副经理郭建豪介绍,在穿越复杂地层和江底最深处,项目团队成功实施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如首次运用水刀切割刀盘限径板、首次在常压下更换滚刀闸门。据统计,隧道建设期间共取得发明专利38项、工法5项,出版行业标准2项,总结形成20余项核心技术,为世界复杂地质水下盾构隧道建设贡献了“安徽方案”。


“在环保方面,我们同样走出了创新之路。”建设者专车继续平稳前行,郭建豪接着说,双线隧道共产生的430多万立方米废浆经新型工艺处理,分离出来的尾水经过滤后,回用于工地降尘、泥浆调制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仅5分钟,首批车辆就从江北收费站到达江南主城区。与此同时,一批自南向北行驶的车辆也穿江到达江北新区。“不用从芜湖长江三桥绕行了,回江北老家快多了。”家住弋江区的袁泽林在广州创业,此次体验过江隧道的通畅后,回芜湖发展的信心更坚定了,“现在芜湖有了4条过江通道,跨江交通能力明显提升,江北江南抱得更紧了”。


作为芜湖“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芜湖龙湾长江隧道的意义不止于交通。安徽师范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任以胜表示,隧道通车将进一步加快江北沿江城市与芜湖的经济联系,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流动,促进 芜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车!

2025-07-02 01:37


7月1日上午11时,随着车辆有序从芜湖市江北新区龙湾路、弋江区大工山路驶入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安徽首条过江隧道正式通车。图为已通车的隧道江南出入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19:16 , Processed in 0.04671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