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骥才“梦想的博物馆”即将诞生 2025-09-11 07:33 天津日报 “再往这边一点,对,跟北洋书院石的倾斜角度一样,呈现迎客入门的感觉……”9月8日上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门口,83岁的冯骥才指挥着吊车,将老友、89岁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精心创作的、重约3吨的铜雕塑《天马》安置妥当。韩美林的助手袁鹤文透露:“这次雕塑底座的设计也有寓意——底座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有一个小爬坡。韩老师说,这个小爬坡代表着冯老师几十载艰辛奋斗、攀登不息,暗含‘路虽远,行则将至’的哲思。” 抚摸着寓意美好的《天马》,身高超过1.9米的冯骥才开心得像个孩子,浑身洋溢着收到贴心礼物的喜悦,“美林懂我!我与他相知四十多年,他办画展,我去演讲、写文章;他的口述史《炼狱·天堂》,由我执笔。我属马,80岁生日时,他给我画了80幅姿态各异的马,我感动得要命。这次知道我们在建博物馆,他又赠我一匹‘天马’,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探索未知,追求梦想,这是他对我和我们学院的祝福和激励。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艺术和生活的人,艺术家之间不需要说什么漂亮话,用作品传情达意。”…“这座正在建设的博物馆就是我理想中的博物馆。”冯骥才的“梦中情馆”自去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在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开馆。 91岁的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特地为博物馆的“四驾马车”展览题字。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陈云岗,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吕建中等好友送上的各种艺术精品,于近期陆续运抵冯研院。 “我与冯先生亦师亦友,他的创新意识和前瞻视野,非常让人佩服。”与冯骥才相识二十多年的吕建中告诉记者,“大唐西市博物馆的馆名就是冯先生题写的,当初他还给我讲了关于经营大唐西市文化产业的设想。大唐西市曾是历史上面积最大、业态最发达、辐射最广的世界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二十多年前,冯先生就很超前地设想了在原址上重建大唐西市,游人可以选择扮演不同角色,穿着唐代服饰,在里面逛买吃玩,沉浸式感受唐代市井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