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30 16: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7岁的杜甫出现在长安,事实是:这个时候杜甫应该在洛阳;
2.杜甫在长安岐王宅遇到高适并相识,事实是:两人是在山东汶上相识;
3.七岁杜甫在岐王宅见到李龟年,事实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皆是杜甫对十几岁时在洛阳所见所闻的回忆;
4.高适父亲去世,高适扶灵至广陵守孝三年,事实是:高适父亲去世次年归葬洛阳;
5.裴旻、吴道子、张旭会于扬州,事实是:这三人会于洛阳天宫寺;
6.杜甫和高适一起去曲江酒肆见到了李白,事实是:李杜二人首次会面于洛阳,之后同游梁、宋时遇到了高适。
7.李白在黄鹤楼作别高适,吟诵《扶风豪士歌》,然而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李白听闻/见到洛阳城的惨状后所作“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
8.高适少时生活场景无地名标注(高适大概是在洛阳长大的),片中其他场景出现皆标注地名
9.杜甫自称京兆人士,高适感叹“原来是京兆杜家啊”,实际上杜甫是东都洛阳巩县人
10.李白在曲江酒肆吟诵《前有一樽酒行》其二
此诗作于洛阳
《长三》片外问题
与高德地图联动的“李白足迹图”弱化洛阳,宣传图中不标洛阳,网友反应后加上了小字“区域有限部分城市不显示”,宁愿加上小字都不愿重新标上洛阳。而历史上李白超过三次到达洛阳,作下近四十首与洛阳有关的诗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