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6-5 2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地铁公布年报,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嘉禾望岗稳居客流前三
2025-06-05 18:06:11 广州日报新花城
6月5日,广州地铁集团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广州地铁全制式(含有轨电车、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日均客流约898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比例达70.6%,“地铁+城际”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
去年,广州地铁集团经营收入231亿元,较前年的141.24亿元大幅上升。增长的“主力”是房地产经营收入,2024年该数字为98.1亿元,而2023年则是23.78亿元。2024年,广州地铁集团房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位列全市房企第3名、全国房企第45名。
完成市重点项目投资618亿元,位居全市国企首位
2024年,广州地铁集团以“轨道上的大湾区”为蓝图,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全年完成市重点项目投资618亿元,稳居全市国有企业首位;顺利开通广州市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以及三号线东延段2条地铁线路,实现广佛南环、佛莞、莞惠、佛肇城际铁路4线贯通运营,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北延段,“地铁+城际”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驶来。
报告显示,广州地铁集团以“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为目标,创新“城际公交化”运营模式,推行安检互信、票务互通、信号互通,实现“随到随走”;科学提升线网运营服务水平,地铁线网全年运送乘客32.81亿人次,日最高客流达1220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占比达70.6%,乘客满意度9.56分,全年开展乘客交流活动660次、收到乘客各类表扬4015次,运能利用度、正点率等指标持续领跑全球;增设母婴室、智能客服终端、智慧安检等便民设施,启用智慧安检模式应用大客流预警辅助系统,匠心赋能让出行更安心、更贴心。
报告公布了去年各线路的日均客运量,三条线路客流量突破百万大关:三号线(含北延段)、二号线、五号线。客运量增幅最大的是七号线,日均客流同比上升39.47%,达40.35万人次,主要原因在于该线路前年开通了二期工程。同时,客运量前十的车站出炉。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嘉禾望岗稳居三甲,与前一年相比,珠江新城和嘉禾望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房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位列全市房企第3名
去年,广州地铁集团经营收入231亿元,其中运营收入(可理解为车票收入)77亿元,多种经营收入154亿元。前年的经营收入为141.24亿元,其中运营收入73.59亿元,多种经营收入67.55亿元。广州地铁经营收入的增幅主要来自多种经营收入,带动增长的“主力”是房地产经营收入,2024年该数字为98.1亿元,较2023年的23.78亿元大幅上升。
2024年,广州地铁集团获取广州新城一期和双岗停车场一期2个地块,发布《广州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白皮书(2024)》,提出“好房子”要安全、准点、舒适、便捷、人文的黄金五律产品观,房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位列全市房企第3名、全国房企第45名;盘活29处约13万平方米存量地块和物业,推动广告、酒店、新零售重点等业务进入一体化经营新阶段。
报告还披露了票价优惠的情况,2024年广州地铁累计提供票价优惠折合人民币11.01亿元,而2023年该数字为12.76亿元,2022年则为12.12亿元。从客运量来看,2024年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含有轨电车、城际)为897.66万人次,2023年(含有轨电车、城际)为860.52万人次,2022年(不含有轨电车、城际)为646.01万人次。
客流量上升,票价优惠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9月1日起广州市调整了公共交通票价优惠,由原来的“满15次后6折”改成“满80元8折,超出200元5折”。
带动广州轨道交通行业产值超2700亿元
去年,广州地铁集团积极参与海外市场,持续带动产业发展。成功开通运营上海华为练秋湖青浦园小火车;与新加坡地铁旗下核心业务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并落地新加坡地铁运营管理咨询项目;获取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一期运营和维护服务项目;紧抓越南市场,开展胡志明市城轨培训班,设置境外常驻项目部,聚力推动项目落地;举办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修班,与港铁公司、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铁公司、沙特SAM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底,广州地铁集团技术和知识输出业务已覆盖超100个城市,科技创新投入约6.41亿元,获各类科技奖励30项,4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广州市轨道交通行业产值超270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