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17 2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e569 于 2015-6-18 14:17 编辑
鉴于有些人对于二七商务区商服面积大小的质疑,我就再来说一遍。
二七商务区划定的范围(一到六期),全部都在解放大道以东,占地面积仅有2000亩左右。在这2000亩地范围内,地上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为200多万方。仅仅以这2000亩范围的商服建面来定位这个区域,显然是以偏概全。
与二七商务区一街之隔的解放大道西侧,沿街的规划除了三个大型停车场,绝大部分都是商服地块。规划局网站上的相关图片信息有些过时,已经建成的航天双城的15万方商业,再加上一栋写字楼,两栋soho,一栋公寓和161旁边的上东汇广场都被标成了黄色(住宅)地块。可以说,解放大道西侧沿街基本上是没有住宅项目的。这样来看,与二七商务区一街之隔的解放大道一线,地上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不会低于100万方。而且解放大道在二七商务区这一段规划的过街通道十分密集,每两个轻轨站之间就规划了3个过街通道(天桥和隧道),加上两个轻轨站,平均每200米就有一座过街通道(天桥和隧道),这将使解放大道西侧与二七商务区彻底实现“一体化”。
而与二七商务区相连的丹水池片,规划虽然是以住宅为主,但是临解放大道两侧都是清一色的红色地块,从二七桥一直延伸到兴业路。所以说,这一片的地上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也不会低于100万方。
与二七商务区相连的武汉天地,地上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是90多万方。
二七商务区的200多万方,解放大道西侧沿街的100多万方,丹水池片临解放大道的100多万方,武汉天地的90多万方。这个商务区实质上的地上商服面积有500多万方。
这个商务区绝对不是什么区一级商务中心,而是货真价实的市级商务中心。当然这个片区的规划也存在大量的住宅,住宅面积也不下于500万方。
2015年市政府对各商务区的定位是“一心两核”,“一心”是拆迁遥遥无期的汉正街,“两核”是二七沿江、建设大道、王家墩组成的江北组团和武昌滨江、中北路-姚家岭组成的江南组团。不过由于武汉这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商务区拥有任何排它性政策,所以定位这种东西也没有太大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市政府的支持力度、开发商阵容的数量和质量,建设项目的档次,以及项目的建设速度。
这个月,市政府出资104亿用于二七商务区六期(最后一期)的拆迁。加上之前市政府,市规划局,市土储对于二七商务区的支持,万市长、市规划局盛局长也在公开场合力挺二七商务区。由此看来,二七商务区前景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