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9-24 13: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n! 于 2011-9-24 13:47 编辑
总结下来:
1.楼群疏密有秩不乱,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规划前瞻性。
2.没有恶俗的LED.基本都是内透要不就是外部射灯投映。大雅不俗。
3.绿地散碎而不大,绿化尽量融入建筑,融入社区,一出门就享受到绿意,孩子老人可以再离家不远的社区小公园游玩舔息。而不是像深圳,若大的中心公园,没啥人气....
4.新加坡的发迹地“牛车水”保育得很好,传统建筑得到保留维护而不是“拆那”。很多老字号还是在那里继续得到很好的经营....东门却却变了样,云龙混杂,廉价代的名词。现代摩天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到哪里都差不多。没风格没地狱特色可样,传统建筑才是灵魂。记住:岭南骑楼客家围屋才是深圳的魂。建再多躯壳,失去了灵魂还是没用。
5。多元文化,东西融汇贯通,真正国际都会。这方面,深圳目前外籍人士不少,但外籍文化未沉淀下来,这个还需要时间,需要更开放的环境。如果能形成聚集区,比较容易形成文化,类似蛇口。但一个蛇口远远不够。如果有外国人教会,外国人商会等推动,会好很多,这个政治上应该放宽外国人在华注册商会社团。
6.市井文化,大城市不应该只是有高楼大厦有商场而忽视庶民忽视街头市井。新加坡的街头走鬼档看起来不丢他国际城市的脸,管理得不错,廉价夜市的市井文化也规整得可以。包括首尔的街头路边烧烤都是有食物环境卫生标准的。这个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7.建筑用材。去香港去新加坡去首尔都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有些地方用材还没我们好,包括地砖,护栏包括一些建筑外墙用料什么的,他们的看起来就是干净简洁容易维护。个人觉得奢华的该学,节俭的也是应该要学的。。。。深圳太多不该奢华的地方都是进了官员口袋,这当然和法制有关。
8.不是说外国的月亮就圆,新加坡河上世纪也一度污染严重,水体发臭发黑,现在也治理很很好,这都是发展的过程,深圳河说治理这么多年了,不见好改。另外深圳同样为缺水城市,深圳水务局常年派官员去新加坡学习污水和自来水管理经验,可深圳河为什么还是臭的?新加坡的节水措施我们有学么,包括街道雨水收集系统,我们有学么,我们大概学了水价差价,浪费水的用户水价加价这类的.....要不官员就是曲度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