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rui

商务部关于印发《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5 15: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12-4 13:49
深圳是副省级这一点,是我记错了,低级错误,太出洋相了。以上各位指出错误,人太多了,我不一一道歉了,在 ...

不用想这么多,想让你当的时候,自然会有方法。就好比谁会想到苏州能有中字头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sh12345 发表于 2024-12-5 14:39
南京的高教资源好于杭州,是因为南京是前朝的首都,很多资源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

对,有这个因素,但南京的资源在建国后的资源重新配置中也是被削弱的,拿走一些,留下一些,这个拿走多少,留下多少,这个尺度把握其实就体现了南京在zy心中的角色定位了,还是相当高的。

你真的火眼金睛,思维缜密,一下就看到了这个点,哈哈哈。我想到了这个点,本来都想换用西安和杭州的对比来做例子的,觉得你们不会有人想到这个点,就没换。。。。。还是被你点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sh12345 发表于 2024-12-5 14:39
南京的高教资源好于杭州,是因为南京是前朝的首都,很多资源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

正解。南京哪还有什么所谓的教育中心定位,拥有的众多高教资源本来就是得益前朝遗留,无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mhl619 发表于 2024-12-4 10:41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副省级对目前的苏州来说可太重要了。可以明确的说,如果苏州是副省级,机场推进阻力大减 ...

通苏嘉当年推动很吃力,直到变成通苏嘉甬有一个副省级城市加入推动,通苏嘉甬才全面提速快速落地。

划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dida21 发表于 2024-12-6 11:10
通苏嘉当年推动很吃力,直到变成通苏嘉甬有一个副省级城市加入推动,通苏嘉甬才全面提速快速落地。

划 ...

确实是事实,通苏嘉城际本来几乎已经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12-5 17:20
对,有这个因素,但南京的资源在建国后的资源重新配置中也是被削弱的,拿走一些,留下一些,这个拿走多少 ...

你这都是拿以前的定位比,没啥意义,杭州以前定位本来就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4: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fpj1230 发表于 2024-11-29 16:23
杭州的汽车有吉利,商业有银泰,数字经济互联网有阿里,酒店有开元集团。苏州????

杭州制造业五百 ...

杭州的新兴经济确实不错,现在某些数据已经可以挑战广州了,人家确实是在用一线城市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而且从之前提出的口号来看,浙江省也是有意识在做大杭州的。
相较于全省上下都想给上海做配套的江苏省来讲,不好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4: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4-12-6 14:52 编辑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4-12-6 11:15
确实是事实,通苏嘉城际本来几乎已经黄了


实际就是黄了。通苏嘉甬的项目勘察设计单位,与通苏嘉的不是同一家。通苏嘉甬其实是重新进行了前期工作。
市区预留给通苏嘉城际的土地,变成了如通苏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青 发表于 2024-11-28 09:58
看看隔壁常州,新能源产业从零配件到整车迅猛崛起,苏州确实错过了。新能源车只是一个方向,就像上面说 ...

生物医药产业有个bug,国内患者人均支付能力欠佳,无法承担高额药费,而且医保基金现在主要考虑覆盖的广度,而不是药物的精度。这个大前提,对于前期投入大额资金进行研发,然后在专利期内依靠高额药价覆盖前期研发成本的创新药企业来讲,其实是矛盾的。

美国有全球最强的创新药企业,但美国也有全球最高的人均医疗开支,后者养活了前者。

国内这个大环境对创新药企业不友好,现在大概最好的路子是出海,但是国内药企的出海商业化能力普遍欠佳。去年恒瑞医药把一款自研的单克隆抗体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授权给一家美国小公司,然后人家几个月之后转手以10亿美元预付款卖给了GSK,这事儿就是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青 发表于 2024-11-28 09:58
看看隔壁常州,新能源产业从零配件到整车迅猛崛起,苏州确实错过了。新能源车只是一个方向,就像上面说 ...

苏州在to C终端领域没有巨头型企业,可能有一个次要因素是证券化操之过急了。
有些企业可能是对赌协议签署的对赌时间点太靠前,一到了某个不太大的规模就启动IPO,上市之后,财务方面经常需要面对公众股东的需求做一些短期行为,放弃一些长期行为,这可能导致一些苗子没有长成巨头。

苏州有个旭创光电,虽然不是to C,但也是证券化早了点。当年它如果不选择被山东的中际装备收购,而是选择坚持到科创板开启之后自己IPO,现在就是苏州第一家市值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childish 发表于 2024-11-28 11:35
主要是高校多吧,劳动力便宜。我知道不少公司把部分或者整个研发中心放在武汉的,就是这个原因。996、大 ...

高校多,招实习生也方便。
以前我在的公司的北京总部,一层楼有四分之一是实习生,公司常年都招实习生,一方面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其实是预招聘,通过实习来考查未来员工。这对某些智力资本需求比较大的研发型企业或者是总部职能比较强的部门,挺方便的。

我很难想象没有985、没有211的三四线城市能吸引到什么跨国公司总部落户,连个实习生都招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imi 发表于 2024-12-6 15:21
苏州在to C终端领域没有巨头型企业,可能有一个次要因素是证券化操之过急了。
有些企业可能是对赌协议签 ...

这个公司我知道, 有朋友在里面, 经常说到当年公司上市太着急了, 现在这么牛逼的公司, 不算在苏州的上市公司里, 真是便宜烟台中际装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6: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watchtv 发表于 2024-12-6 10:34
正解。南京哪还有什么所谓的教育中心定位,拥有的众多高教资源本来就是得益前朝遗留,无它。

52年开始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南京的前朝遗产已经失血过一次了,这里面失血量怎么控制的?那些走掉的院系为什么没有留下来?自己品吧。

你当首都时,上头可以合并江苏9所公办学校创建了第四中山大学(即国立zy)给你。

你不当首都后,上头可以将部分院系调整去别的城市。

再说一个例子,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来自瑞金,1958年迁到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来自上海,1956年迁到西安
长安大学,来自北京和兰州的学校合并而成
第四军医大学,1954年合并了来自南京的第五军医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合并了北京机械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前身是北京轻工业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已并入西北工业大学),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往西安改名而来。

你问一声哪个城市是西北的教育中心城市,都会告诉你是西安。华东是上海和南京,华北是北京,华南是广州,华中是武汉,西南是成都。其他省会则基本都是自己省的教育中心。

依赖公共财政的东西,得与失由不得你自己。上头给你高位,幸甚,给你低位,悲乎,机场都不给,更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imi 发表于 2024-12-6 15:07
生物医药产业有个bug,国内患者人均支付能力欠佳,无法承担高额药费,而且医保基金现在主要考虑覆盖的广 ...

请教个问题,医药产业对就业岗位的贡献水平如何?数量和质量(收入)两方面聊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imi 发表于 2024-12-6 15:26
高校多,招实习生也方便。
以前我在的公司的北京总部,一层楼有四分之一是实习生,公司常年都招实习生, ...

现在交通方便了,学生又是活动的,苏州有没有什么办法去缩小和教育中心城市的差距。比如实习期免费住宿、入职后廉租公寓、外地面试报销路费住宿、zf组织企业多去跑跑高校,拉近苏州企业和其他城市的大学之间的距离等等,尽量缩小双方在高校资源差距造成的人才资源上的劣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6:55 , Processed in 0.0491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