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9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高铁南站片区将开展城市设计 打造城市形象新窗口
2015-10-9 18:08http://365jia.cn/news/2015-10-09/3D2D2AF1C9709E4C.html
作为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合肥高铁南站目前已是合肥市南部城区重要标志性形象门户。为进一步将高铁南站打造成合肥城市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合肥高铁南站将开展城市设计,10月9日,深化设计项目启动招标。
合肥高铁南站位于合肥包河区,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共同组成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形成以合肥南站、合肥站为客运系统、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环形格局。高铁片区已成为皖中地区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市南部重要标志性形象门户和城市南部活力中心,今后将形成以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带动包河区乃至全市服务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将合肥高铁南站打造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南站片区将规划核心区范围,东至庐州大道,西至潜口路,南至高铁路,北至祁门路,总用地面积约为1217亩。
其中,在景观风貌特色方面,规划要求组织策划片区景观游览项目,明确街头公园、广场、绿地、小品和雕塑等位置,做出相应的景观设计意向图。另外,提出高铁南站片区夜景景观系统的构想。
在交通网络与交通组织方面,要研究轨道站点及交通枢纽周边土地利用,合理解决交通转换。加强道路交通特别是高铁南站及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设计与研究,形成便捷的进出系统,严格控制交通性主干道两侧出入口,处理好各类停车和人车集散。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形成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网络体系,注重车站与周边地区地下建筑空间的连通及竖向上的衔接。
高铁南站“门户”的定位及其交通环境的客观条件,要求设计必须采用创新思维设计“高密度,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建设绿色建筑和生态特色街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