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zbd000

《中国制造2025》武汉准备好了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让机器人拖了“中国制造2025”的后腿
机电 来源:中华机械网 2015-05-27 阅读:10137 评论:0

  中国曾经以“世界工厂”引以为傲,但是这一地位现在正面临着挑战。一方面,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人力成本优势日渐凸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在华企业把工厂外迁。与此同时,美国也正在为制造业回流做出努力;另一方面,中国新生代员工对传统的流水线工作不再感兴趣,造成众多企业劳动力严重缺失。此外,一度以牺牲环境换取GDP增长的生产模式也为人们所诟病。不得不说,中国制造业已经被逼到了不变不行的紧要关头。
  如何继续保持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与环境友好相处,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两大难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中国正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为制造业寻找出路。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鼓励中国企业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动员全社会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在确立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后,李克强总理随后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立了重点扶持机器人等十大领域的决定,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显而易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作为未来国家级重大战略的组成部分,工业自动化被认为将是其中一个具备中长期高景气度的分支,也正是当前中国所要努力践行的。
  即将于2015年9月23-25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5 年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是一场集工业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生产及过程自动化、电气系统、工业 IT 与制造业信息化、微系统技术、机器人应用为一体的工业自动化行业盛会。来自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物流设备等几十个行业行业代表将展示最新的机电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示先进制造的魅力,同时参展的产品和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
  工业机器人作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中坚力量,正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的用工模式,以人为主的生产模式正逐步向以机器人为主的模式转变。在用工荒和安全法规的压力下,众多企业都表现出了迫切的机器人换人需求。企业也开始逐渐接受机器人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5万部,中国买走其中约5.6万部。预计2017年之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拥有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市场的不断升温,机器人及成套装备成本快速下降,也导致了机器人应用市场拐点的提前到来。在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一场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风暴正在席卷全球。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将长期保持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的地位。
  当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拥有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机器人产业颠覆了我国制造业过去数十年靠人口红利走“低成本、低端化”的老路,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立足点是品质和创新。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于缺少技术创新,同时基础相对薄弱。诸如国产高端、特殊传感器、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数控系统方面,此外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低于5%,而且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
  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在我国的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的需求量会猛增。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将难以实现。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由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所以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因此,政府与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而重视发展,不仅要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大,更要追求产业高精尖化发展。当前发展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只要加以重视和改善,中国机器人产业仍将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
  总而言之,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中国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这取决于我们能否以一个正确的态度直面当前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创会“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武汉举行
2015-07-02 18:1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分享到:
0
中新网武汉7月2日电 (记者 曹旭峰)第十五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简称“华创会”)“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2日在武汉举行。

此次高峰论坛上,来自欧美制造业领域专家及千人计划专家近百人,围绕着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发展阻碍等建言献策。

千人计划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硅谷、加州)科技委员会主席周楚新博士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稳中有速地发展多年,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污染、且忽视技术创新,“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通病,并在未来竞争中逐渐成为无法规避的短板。

来自德国一企业亚太项目经理陈韬则认为,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前景非常诱人。但是,目前中国生产高档气车所使用的车身模具,尤其是高中档轿车模具还要依靠进口。

“中国汽车业转型升级呼声一直很响亮,但是中国制造‘低端化’的情况未显著改善,将影响到中国整体制造业的整体提高。”陈韬表示。

第十五届“华创会”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主办,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嘉宾参会。(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0: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在建首条飞机生产线 发布时间: 2015-07-06 15:41:23来源: 湖北日报【关闭】 今日热点:
"大师"王林被指非法行医:当地称未发现证据女儿患病获近4万捐款 去世后父母挨个退钱央视曝苹果手机偷跑流量 每月可耗60元流量费南昌大学叫南大南京大学不干 俩山大仨华师咋整媒体揭医托骗人全过程:病人消费一万 医托拿七千中国年使用16万吨抗生素 近六成儿童尿液含抗生素
    2015全球华人航空产业论坛暨第六届田长霖黄陂专场昨日在武汉市黄陂区举行。论坛透露,武汉首个飞机制造项目——卓尔航空飞机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厂房封顶。
    卓尔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徐强博士介绍,2013年10月,卓尔航空集团在汉成立,由卓尔控股集团与美国TFH控股公司合作,计划投资百亿元在黄陂进行通用航空器制造、加工、维修等相关航空产业。目前,位于黄陂临空产业园的飞机生产线相关运营管理等工作正在推进中。
    除了武汉航空项目外,与会嘉宾也对航空产业进行探讨。
    2010年起,田长霖论坛纳入华创会系列,每年在光谷举行。今年恰逢田长霖80周年诞辰,论坛首次移师其老家黄陂,旨在推介田长霖先生的事迹与著作,推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大产业对接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bd000 于 2015-7-7 10:34 编辑

武汉国际机床展在国博开幕 聚焦智能制造(图)
2015年06月25日18:52 荆楚网 1


武汉国际机床展在国博开幕聚焦智能制造(图)
  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荆楚网消息(见习记者 曹雪)6月25,第四届武汉国际机床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展会面积达2.5万平方米,荟萃450家左右海内外知名企业,近600台(套)大型实物设备参展,其中不乏如钣金领域的通快、天田等世界五百强知名企业。其中,由华中数控领衔的湖北参展企业达50余家,武汉本地企业20家。展会将持续至28日。

  “互联网+机床”成趋势

  “互联网 +”趋势下信息化与工业化势必深度融合,智能化转变是必然趋势。智能控制装置、智能制造机器和智能终端产品将成突破口。在本届展会上,沈阳机床携带基于“i平台”打造的i5智能机床亮相。沈阳机床以i5智能机床操作系统为基础打造的“i平台”,将机床加工领域的设计、制造、服务、供应链、用户等环节集成到云端,改变传统的单机生产模式,用“互联网+机床”的思维构建一张智能机床领域的互联网。

  “机器换人”成潮流

  此次展会,机器人也应势成为一大亮点,先进机器人纷纷亮相。由ABB制造的机器人现场演绎机械手打磨、抛光、点焊和搬运技术,看点十足。华中数控顺应市场需求,最新推出一款针对机器人自动化综合型技术才培养的“工业4.0实训系统平台”,将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平台相结合,学校利用此平台可以组建一个完善的机器人实训室,开展各种机器人实训项目,此举不仅为学校培养机器人自动化方面的综合技术型人才提供硬件支撑,更用智能理念为如何改变用工难的局面提供了一个良好解决方案,进一步证实“机器换人”的潮流趋势。

  “智能制造”深入人心

  纵观此次展会,智能制造的理念也在展品中深入体现。作为全球最大钣金制造商之一的通快集团携冲裁机床和折弯机等知名产品再现锋芒,其自动化模块单元的灵活解决方案使得全程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使机器的优势达到最佳水平。日本知名品牌天田国际则系统展示了全球化高效激光加工机、数控冲床与自动化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了无人化操作,使24小时高效低成本全自动运行变为现实。

  在同期举办的“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论坛”上,武汉理工大学陈定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学冬教授等专家,围绕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和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应用展开深入讨论。由华中数控、神龙、武钢等名企及武汉理工大等高校共同参与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激光加工技术论坛”,将带动激光加工企业在技术革新潮流中脱颖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工业的短板主要就是航空了,希望这一块能有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武汉1月16日电(记者胡诚、叶艳彬 通讯员周明德)当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大关之后,武汉正加紧培育新的千亿产业板块。16日,武汉开发区召开的2015年工作会上透露,未来5年,通用航空产业有望成为武汉开发区新千亿产业。

    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汉南区区长李忠介绍,通用航空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已经完成,下一步,将推进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建设,加快通航产业园建设,并争取更多的通航项目落户。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湖北省成为国家批准的低空开放试点地区。不同于高空飞行的客货运航空,通用航空多是在3000米以下低空域飞行的轻型机、直升机,主要用于工、农、林、渔及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私人、公务飞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的提高,通用航空产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2013年6月3日,投资总额达70亿元的3个航空产业项目落户汉南区。此次签约的航空产业项目包括:武汉直升机集团公司通用航空项目、海航机场集团航空产业园项目和武汉通用航空制造与研发产业基地项目。根据此前报道,项目启动后,将在汉南区建设一个通用航空机场和一个直升机工业产业园及一个通航培训学院。

    据了解,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邻长江,视野开阔,从地理位置上适合发展通用航空。开发区有着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有些零部件生产可对通用航空器零部件提供支持。此外,武汉开发区还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这些都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基础。根据预测,未来5年,通用航空产业有望成为武汉开发区新千亿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3: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跟本人的观点惊人地相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0:03 , Processed in 0.0349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