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aohui

海尔国际广场建设项目环评公示(确定有200+写字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1 15: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也很好,关键是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5: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客观一点啊?就是香港,专业写字楼也仅限于中环、尖沙咀等两大CBD,其余的也是写字楼和公寓 ...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5-4-11 14:29

说的振振有词好想你对武汉对香港很了解似得!不过劝你在“打哇哇”之前最好先做一番了解,别的且不说,就说你头像上的建设大道片区,麻烦你数数在民生所在的取水楼片区和中华城所在的香港路片之间,充斥着多少这种“商住楼”?甚至连口口声声要打造地标的中华城不也附带了几栋商住吗?还有你提到的中南路,也麻烦你去数数去看看?至于那些所谓的“副中心”街道口之类的就更不用提了!此外你反问我武汉几个城中村,不怕人笑你无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5: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5-4-11 15:53 编辑
说的振振有词好想你对武汉对香港很了解似得!不过劝你在“打哇哇”之前最好先做一番了解,别的且不说,就 ...
goldsachs 发表于 2015-4-11 15:41



    如今武汉80%的城中村均已消失,未被拆迁的其实已经办完土地出让,仅仅是项目还未开工,所谓城中村早已是过去时,你家就不要再随后打哇哇。

再则,建设大道新华路多为专业写字楼,所谓公寓混搭也是你随口打哇哇的语言。不懂不要装。建设大道新华路是汉口甲级写字楼和乙级写字楼最集中地段,少数个别公寓屈指可数,这是现实。就是王家墩CBD,那些SOHO也不是住宅办公混搭,而是公寓式办公物业,虽然不是乙级写字楼,但也是纯办公物业,入驻的企业摆在那里。至于中华城,一栋高端写字楼(受否甲级不敢肯定,但乙级是肯定达到标准的)+2栋商务公寓很正常,写字楼是写字楼,公寓是商务配套。这类与所谓公寓混搭完全谈不上,只能说你对写字楼物业外行。

稍微多关注高楼迷,就会得出清晰的结论,类似你这样的网闹可以休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6: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街道口之类中小型创业型企业扎堆的地方,只能开发商务公寓及不同写字楼,这类地方出现一栋甲级写字楼到还反常了。

中南路有很多机关和大区级机构,所以出现金融机构及设计单位自持的高端办公物业,也有保利那一条边纯甲级写字楼和乙级写字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武汉80%的城中村均已消失,未被拆迁的其实已经办完土地出让,仅仅是项目还未开工,所谓城中村 ...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5-4-11 15:48

看来无非也就是个键盘侠啊,麻烦你先去走走建设大道再来用“屈指可数”这样的形容此——当然我不清楚你对这个词的概念——如果你认为50%以下或是40%以下可以归结为这么一个词,那我除了佩服你的气魄之外,我无话可说。还有这个王家墩,如果一个城市的cbd能够容许如此庞大比例的住宅楼和soho,那这个cbd能算档次高吗?
拜托不要把这个论坛变成罔顾事实随意开炮的网闹俱乐部,亏你还挂那么多勋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无非也就是个键盘侠啊,麻烦你先去走走建设大道再来用“屈指可数”这样的形容此——当然我不清楚你对 ...
goldsachs 发表于 2015-4-11 16:17



    王家墩不可能全部是写字楼,1000万平米都是写字楼这是什么概念,你把武汉当上海和香港了?城市定位达不到是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步,这是其一。

其二,CBD和区域性商务中心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大都市,CBD只能是1-2个。CBD是区域总部机构、金融、贸易、保险、证券等办公机构的集中地。所以CBD一般都是由甲级、乙级及普通写字楼组成,同时需要商业配套,包括高端住宅区的配套(泛海的住宅就是)、购物中心配套,有的甚至包括国际教育机构陪同等。目前武汉只有王家墩CBD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

其三,一个城市出了1-2个中央商务区(CBD)外,其余的属于区域型商务中心区,也有区别,如光谷、街道口等,这类区域一般是专业写字楼+商务公寓的组合。而中南路、中北路、汉街则是写字楼比重高一些,公寓少一些。

你所看见的就是这样的内在规律。
至于中华城、王家墩的例子,则说明你不了解CBD的一般开发规律,以及商务中心楼宇的规划设计。

我从事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的招商与营销推广,敲键盘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你每天在办公室不也敲键盘嘛,你回家上网要打字也一样敲键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21: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置有这样的项目已很不错了,古田片正在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21: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scorpiol


    - -,我很讨厌中恒吗的,招商要接手五里墩他不放,自己又没资金搞。艹,真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质估计很符合硚口的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1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corpiol


    - -,我很讨厌中恒吗的,招商要接手五里墩他不放,自己又没资金搞。艹,真是累。
动感小车车 发表于 2015-4-11 21:26


中恒就是个眼子,那几栋住宅楼比还建房还不如,又毁了一块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1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aohui


    坐等草灰以后更新进度
灭世王朝 发表于 2015-4-11 23:21


效果图都还没出来,我喜欢现代感十足的摩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1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goldsachs


    您老家也是城中村的吧,等着拆迁发财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13: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墩不可能全部是写字楼,1000万平米都是写字楼这是什么概念,你把武汉当上海和香港了?城市定 ...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5-4-11 16:32

说的头头是道,不错,不愧是个做地产的,看来你的业务水平还没烂到砸你家牌子的份上,那么我也敬你三条:
其一,就CBD的结构而言,中环、陆家嘴暂且不说,麻烦你去珠新和天府看看,人家的住宅、商住占比多少?此外,不要动不动拿城市定位说是,武汉怎么就不能比肩沪港了?如果张之洞也按照你所谓的“内在规律”办事,那武汉现在还是农村一个!请你记住武汉精神:敢为天下先!
其二,你的第二条貌似说出了CBD的定义,不过对不起,我不认为你背课本的水平可以及格。因为你忘记了一点:离开各成分的组成比例,而片面的谈组成成分本身等于废话!就好比甲醇和乙醇都是碳氢氧化合物,你能说它们是一个东西吗?如果按照你的定义别说京港沪,就光武汉CBD就可以数出10处来——因为有甲级写字楼的地方旁边必有住宅和次等写字楼还有购物中心。当然,如果按照国际级标准,以王家墩除了基础设施,其他远没有达到CBD的标准,因为住宅、商住占比太重,即便和同类1.5线甚至是二线城市相比这个比例仍太大,并且除了武汉中心,其他写字楼甚至难以达到甲级标准,显然,泛海浪费了武汉市给其注入的大量基础设施支持。
其三,武汉最不缺的就是糯米包油条——就你所说的专业写字楼+公寓,而且通常是一幢写字楼和n撞公寓的组合,如果这种组合放在八大家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作为一个要当国家中心的城市的副中心及以上,这种糯米包油条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但很遗憾的事实是:即便王家墩也落入了这个套套,更别说街道口或是江滩了。
最后奉劝你们做商业地产的一句:城市的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别光想着节约成本,循规蹈矩,小富即安,投入稍微多一点,把产品质量坐高一点,即是对城市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腰包负责,因为作为烙饼人,饼子烙大了最终收益的是你们自己,比如万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13: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85424923
很荣幸,我恰好是你的第888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14: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头头是道,不错,不愧是个做地产的,看来你的业务水平还没烂到砸你家牌子的份上,那么我也敬你三条: ...
goldsachs 发表于 2015-4-12 13:48



    你只看到表象,看不到实质,因为你不是做地产的。

万达和王家墩,均为大项目,是一个开发商。所以可以从容规划,或者说叫高起点规划。于是泛海可以搞写字楼+住宅+购物中心+教育配套的产品组合,万达更是将文化产业比重首次提升到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步,2011年在汉网和东湖的《我看楚河汉街》就做过比较分析。

但是,众多中小型开发企业显然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像泛海和万达那样可以动辄上千亩的拿地,而这类开发商是国内主流。他们只能做你说的糯米果油条。再则,从土地供应角度,主干道沿途土地供应很少有连片拿出来做开发的,国内大城市都如此,所以开发商只能修1栋楼或几栋楼,出于资金回收压力,自然很多是写字楼+公寓的组合。绿地敢于在武汉建设600+,但其产品不也是写字楼+公寓+住宅?难道绿地没有追求?没有实力?

再看北京国贸中心,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端甲级写字楼,地段就在建国门,可谓全方位符合李嘉诚的地段论。但其一期产品也是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端公寓。十多年后才修建第二栋甲级写字楼。

至于你举得的张之洞和香港的例子,你还说对了,清末时期武汉地位地位类似香港和上海,当时国内就张之洞和李鸿章两大洋务派,所以李鸿章的淮系官僚把上海做大做强,张之洞把汉口和汉阳做强。袁世凯把天津做强。这就是晚清时期的政治。那时武汉有重臣,可以想,也有人给你买单。今天的武汉,连个成渝的地位都不如,谁给你买单?国务院颁发的《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已经充分体现,外来资金是看人下单,资金都是向国家政策倾斜的地方跑。

再一个,万达和泛海都是企业,如今搞开发的市场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你武汉市政府要是真有心发展武汉高端商务,犯不着将一个CBD交给一个开发商来搞,完全可以学习上海广州,由政府来强力主导,陆家嘴、珠江新城等就是政府主导的。但你武汉市自己喜欢搞一锤子买卖,将主动权交给一个开发企业,自然出现这样的结局,这能怪谁?说没有追求,开发商是追求利益,你扮演的角色“缺位“,就怨不得开发商了。这就是市场经济,谁叫你政府不做运营商,只想做翘脚老板收点散碎银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0:05 , Processed in 0.04748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