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4-12 14: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头头是道,不错,不愧是个做地产的,看来你的业务水平还没烂到砸你家牌子的份上,那么我也敬你三条: ...
goldsachs 发表于 2015-4-12 13:48 
你只看到表象,看不到实质,因为你不是做地产的。
万达和王家墩,均为大项目,是一个开发商。所以可以从容规划,或者说叫高起点规划。于是泛海可以搞写字楼+住宅+购物中心+教育配套的产品组合,万达更是将文化产业比重首次提升到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步,2011年在汉网和东湖的《我看楚河汉街》就做过比较分析。
但是,众多中小型开发企业显然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像泛海和万达那样可以动辄上千亩的拿地,而这类开发商是国内主流。他们只能做你说的糯米果油条。再则,从土地供应角度,主干道沿途土地供应很少有连片拿出来做开发的,国内大城市都如此,所以开发商只能修1栋楼或几栋楼,出于资金回收压力,自然很多是写字楼+公寓的组合。绿地敢于在武汉建设600+,但其产品不也是写字楼+公寓+住宅?难道绿地没有追求?没有实力?
再看北京国贸中心,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端甲级写字楼,地段就在建国门,可谓全方位符合李嘉诚的地段论。但其一期产品也是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端公寓。十多年后才修建第二栋甲级写字楼。
至于你举得的张之洞和香港的例子,你还说对了,清末时期武汉地位地位类似香港和上海,当时国内就张之洞和李鸿章两大洋务派,所以李鸿章的淮系官僚把上海做大做强,张之洞把汉口和汉阳做强。袁世凯把天津做强。这就是晚清时期的政治。那时武汉有重臣,可以想,也有人给你买单。今天的武汉,连个成渝的地位都不如,谁给你买单?国务院颁发的《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已经充分体现,外来资金是看人下单,资金都是向国家政策倾斜的地方跑。
再一个,万达和泛海都是企业,如今搞开发的市场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你武汉市政府要是真有心发展武汉高端商务,犯不着将一个CBD交给一个开发商来搞,完全可以学习上海广州,由政府来强力主导,陆家嘴、珠江新城等就是政府主导的。但你武汉市自己喜欢搞一锤子买卖,将主动权交给一个开发企业,自然出现这样的结局,这能怪谁?说没有追求,开发商是追求利益,你扮演的角色“缺位“,就怨不得开发商了。这就是市场经济,谁叫你政府不做运营商,只想做翘脚老板收点散碎银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