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2-24 20: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西洋建筑 除开河西的纱厂有历史渊源 全部都是翻版了别人的 广泛存在于中国中部等新城建城市但并没有历史审美基础 所以容易过时 加上国内普遍蛋疼的物业和细节执行 最后肯定是半拉子工程 , 洋不洋 中也不中 沦为城市落后和破败的纹身 肯定有很多人说 现在这么开放 要得就是西洋啊 我只想说 这种重新翻建(模拟和拷贝国外的历史建筑)在有文化渊源的西方都很少搞了 更别说中国 北上广 再也没有这些搞法了(历史建筑 修旧如旧除外) 这就是趋势 长沙接了别人落后观念的而已 我承认目前无法改变 但是我希望IFS等建筑的出现可以开阔长沙城建的视野 有人会说你这也太小题大做了 我想说所以必须说出来 这反应了长沙城建发展和城市观念处于初级阶段 有人不同意 说我装高逼哥 装逼就装逼 不同意就不同意 我们2年后再看这堆建筑的下场就知道了。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