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车辆厂,老石家庄人称之为“铁路大厂”。这座记录石家庄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厂将焕发新的生机。   1905年,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庄。“铁路大厂”伴随正太铁路的建设落成。它是石家庄最早的、当时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厂。   随后的一百多年里,“铁路大厂”作为石家庄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原点,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小村庄到大都市的沧桑巨变。   ■“铁路大厂”解体车间露天作业现场   ■厂区内的水塔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周边居民供水,现主要用于厂区消防供水   庄里首个现代化工厂被称为“洋城”   很多史学家都会这样总结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历史:火车拉来了“铁路大厂”,“铁路大厂”又拉来了石家庄的工业文明。   1905年,为了适应兴建正太铁路的需要,法国人建起了一座专门维修正太铁路窄轨机车、客车、货车的工厂——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铁路大厂”)。“铁路大厂”就是现在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石家庄车辆厂)的前身。   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的离休老干部、90多岁的崔贞喜介绍,正太铁路石家庄“铁路大厂”、焦化厂和大兴纱厂是石家庄最早的三个现代化工厂。石家庄“铁路大厂”是第一个建起来的,也是规模最大的。毫不夸张地说,“铁路大厂”的发展见证了石家庄由小村落向大城市的转型。   据崔贞喜回忆,最早的“铁路大厂”不仅是工厂,当时正太铁路局也设在工厂内,厂区还专门辟出一片区域作为正太铁路局局长和法国职员的寓所。   当时,“铁路大厂”厂区有12个门,围墙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又宽又高,里面有很多法式建筑和洋人,老百姓当时都称之为“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