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4 12: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海未来很惊艳!首届前海规划建筑周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 2014-06-24来源: 深圳商报作者:
前海首届规划建筑周正式拉开帷幕。以“未来即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设计大师的规划智慧和经验,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前沿的建筑语言勾勒出前海未来“城市、建筑、生活”的美好蓝图。
前海新闻网讯(深圳商报记者 胡思幸)昨日(23日),前海首届规划建筑周正式拉开帷幕。以“未来即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设计大师的规划智慧和经验,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前沿的建筑语言勾勒出前海未来“城市、建筑、生活”的美好蓝图。
昨日,前海合作区大型机械正在忙碌作业。 记者 钟华登 实习生 王凯强 摄
未来的前海,通过重构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关系,追求以人为本、和谐开放的现代城市生活,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致力打造21世纪城市建设的新典范。
城市未来:建产城融合的活力水城
前海,占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建设规模2600万~30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65万、居住人口15万,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四大产业。
据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蔺宏介绍,前海依托优越的海、湾、河自然条件,形成“三区两带”的空间格局,桂湾、前湾、妈湾片区分别定位为核心商务区、综合发展区和保税港片区。滨海休闲带和综合功能发展带连通三大片区,实现工作与生活、商务与休闲的相互辉映。
记者了解到,在前海的整体规划中,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前海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处长胡灿介绍,前海规划以“护水、观水、亲水、乐水”为核心理念,通过双界河、桂庙河、前湾河三条水廊道为基础,建设形成多种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的滨水城市生活走廊。“简单来说,未来的你来到前海,5分钟可达公园、广场、街头绿地、骑楼等,真正实现让绿色和水系触手可及。”
胡灿进一步表示,有了天然的水生态系统,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复合、多元的空间,这就要求前海必须倡导土地混合高效利用,实施都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建设互联互通、均衡多元的立体城市空间。
对此,参加昨日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们也一致认为,在前海水城的规划设计中,人本、创新、生态的规划理念,开创了产城融合新模式,可谓独具匠心、特色鲜明。未来前海建设也必须坚持以街坊为基本单位、城市综合体为主要模式的整体开发,鼓励集中成片开发,提倡土地功能混合、建筑空间的高度复合,构筑多样化和系统化的城市空间。
胡灿说:“未来的你,来到前海水城,会发现这里是滨水个性之城、是紧凑集约之城、是产业活力之城,又是一个立体交通之城,更是一个低碳生态之城。”
建筑未来:或将诞生比肩全球的经典
“未来的前海,一定会成就经典的建筑案例,或许会诞生世界级的经典建筑设计,从而成就一大批建筑设计师。”胡灿说,建筑是凝固的语言,对于前海未来的建筑,他有着诸多的期待。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的前海将集聚以城市综合体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一大批高层建筑,建筑设计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将被广泛应用。例如,前海要求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认证要求,其中二、三星级占比分别达50%、30%以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等。
“前海的建筑一定是高要求、高规格、高标准。”前海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叶伟华说,现已开工的包括卓越、华润、万科、香江、世茂、地铁集团等公司的项目,全部聘请全球知名设计公司,设计方案经过多次修改才成型。”例如地铁集团负责建造的前海地铁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已完成一单元城市设计优化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设计的前期工作。
据叶伟华介绍,前海地铁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计划日均客流量达75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该项目集综合交通枢纽和超大型城市综合体于一体,无缝连接高端办公、商务居住、金融贸易、商业休闲、文化艺术娱乐及现代服务等功能,实现“站城一体化”,构建立足深圳前海,辐射珠三角、香港地区的集约型、立体化24小时活力社区,塑造国际化的现代城市窗口形象,形成前海片区的地标和区域核心。
在叶伟华的描述中,你来到前海,抬起头能看到媲美维多利亚港湾的天际线,看到象征着公平与正义的前海法律中心,看到象征着艺术与时尚的博物馆、艺术馆等等。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前海,你能时刻触摸建筑之美,体悟设计师的灵感和用心。
生活未来: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城市的美,体现在规划设计之美,建筑之美。而一座城市令人难忘的美,更多表现为一种文化和情怀。对于像前海这样的新城,它或许没有太多的历史积淀,但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来源于规划设计的以“人”为本。
叶伟华说,在前海没有大广场、大马路、大公园。但在这里,100米可达公园和绿地;200米布局有公共交通;500米内办公、餐饮、酒店、购物配套齐全; 1000米内文化、体育、教育、医疗设施全面覆盖。
在这座新城里,先进的空间规划、完善的功能布局和卓越的建筑品质,与一流的法制环境、多元的文化氛围相匹配,焕发出独特的城市人文魅力。“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凸显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例如我们设计的慢行系统,打破以往城市设计以车为主,更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据胡灿介绍,前海构建系统性自行车通勤接驳网络及健身休闲网络,规划布设自行车道约36.83公里;坚持连续通达和人性化原则,营造人性化、高品质的步行环境,规划布设步行道约127公里,无障碍设施设置率达100%。
“此外,我们的地下空间全部打通,地下四层可以看到天空。”据他介绍,前海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公共活动和功能紧密结合,以适宜步行为导向,形成以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复合开发的网络状、树枝状的地下复合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