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北京中轴线

[城建规划] 脚踏实地,重识旧城【分区规划】正在更新:交民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bj8721


    原来您家就在先农坛呀!南城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这些信息主要还是分析控规。以北京控规的严肃性,基本可以信赖,一片区域的用地性质、密度、功能等等除非有大调整,一般都是按照控规走。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纳入功能区,这时候控规一般就要调整了,但是常去走走,多翻翻以前和现在的项目资料,慢慢就会有一种敏感度,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2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北京中轴线
不是先农坛,是天桥,2.2区域的最北边.我特关注南中轴和留学路的改造.南中轴应该属于东城对吧,但那个复建的"天桥"好像是西城建的,因为那儿有个文字说明的石碑,落款是西城.这事让我觉得很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bj8721


    中轴两侧的区属是拧着的,永定门外是东城,天桥演艺园区这一段整个都是西城的,到了前门大街直到到故宫又是东城,景山地安门内里皇城又是西城,鼓楼北又是东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5: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北京中轴线

这次更新咱们讲一下宣外-永安区域。从图中就可以看出,这片区域的遗存分布和规划复杂程度是非常高的。既是北京旧城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部分,也是命运最为坎坷的一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北京中轴线


    1. 大吉片。曾经计划要纳入文保区,但是终究没有抵御住开发的大潮。这片金中都东侧的城区在存在了九个世纪之后终于要消失殆尽。一百年前,菜市口见证最后的凌迟,时至今日,菜市口亲受凌迟,几十座会馆和名人故居就此湮没无闻(实际上大吉片的民居保存质量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南海会馆附近比较破得不成样子之外),几年前民间的“守望大吉”活动也销声匿迹。北京城里中信集团最大的两个工地,一个是中国尊,一个就是大吉片中信城。当时项目塔吊上写着“中信集团-使命造城”,令人唏嘘。
几年前迫于舆论压力,一些被拆除的建筑被原样重建在地块西南角,成了一座耻辱碑。不过现在就连舆论也可以轻易被误导。南锣鼓巷南口修地铁站,拆迁了一些建筑,其实遗存寥寥,结果惹得舆论大哗,说“不得了啦!南锣要拆迁啦!”却没人看一眼寂寥的大吉片。
未来这一片是中信城住宅区和金融街的广安中心商务楼群。

1.1. 粉房琉璃街留存区。这片区域在大吉片控规确定后定为R1住宅用地,也就是院落式用地,这意味着该区域未来会保留原有风貌,新建建筑也会以传统形式为主。大吉片的遗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6: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14-4-14 07:29 编辑

回复 35# 北京中轴线


    2.中山会馆区域。就在大吉片被拆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中山会馆得到了高调的修缮,一座完美的牌坊立了起来。
会馆南侧是国家电网菜市口展示馆项目(大致名称),而东侧也已经规划为二类住宅用地,以后大概也就是一座孤零零的会馆了。

3. 法源寺文保区。宣南唯一的正牌文保区,原辽南京、金中都城区,元代“南城”,明清外城。目前状态稳定,外来人口比重大。

4. 菜西片。曾经有过各种规划,但都以高层住宅楼为主。现在依然在痛苦的拆迁中。

5. 牛街礼拜寺。最初这一片也是要纳入文保区的。结果还没纳入,都拆差不多了,文保区的名额于是给了法源寺。

6. 棉花片。当年宣武区国际传媒大道宣传得如火如荼,到最后这个规划渐渐隐匿无踪,剩下的项目也就是棉花片的出版总署和知识产权局了。后者的建筑设计颇为知名,但还没有动作。这一片也是以拆得七零八落的旧城为代价的,但是规模毕竟不及大吉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4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丅超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6: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北京中轴线


    7. 梁家园一区。这片区域不易命名,因为既不是文保区也未纳入协调区,而是在控规上以“多功能用地”存在。在目前前公孙园胡同已经有拆迁的情况下,很难确定未来是否能有留存。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域西北部规划有一片绿地,目前尚不知会以何种形式实现。

8. 琉璃厂文保区+协调区。著名的琉璃厂文玩一条街在区域北侧。这条街当年其实也是拆旧盖新,钢筋水泥,引起不少争议。但是这个将近30年前的旧城改造项目施工质量相当好,尺度宜人,以至于今天几乎融入旧城,成为原生态街区了。近几年区域南侧也纳入协调区,未来以修缮为主。

9.庄胜项目。旷日持久的拆迁与建设。东侧住宅用地始终没有完成拆迁,在此处尚有保存较好的院落和一处文保单位的情况下,拆迁显得非常尴尬。最近似乎定下设计来了。

9.1. 庄胜SOGO百货。宣武门的老牌商业设施。

10. 宣西协调区。这片广大的区域,按照最初的规划,也是要拆平开发的。但是后来可能是某位领导考虑到如果再拆宣南就彻底消失了,决定取消这里的危改项目。不过尽管如此,这里的留存情况也不容乐观,达智桥一带房屋破损严重,亟待修缮。未来可能有小规模商业或者高档四合院等开发模式。

11.广安片。后来划归了广安产业园,然后并入了中关村体系,最近又纳入了金融街地盘。有几版设计方案,但是尚未定夺。未来是金融街式高层商务楼宇。

12.长椿寺。明代古寺,所处的街区是原唐辽时期幽州地界,只不过已无甚遗存。

13.报国寺-宣武艺苑区域。报国寺目前为古玩市场,文保环境有些混乱。宣武艺苑为北京的一座老牌开放式小公园。目前这两个区域间并不相连,有一些排房。其实以后若能相连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6: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宣南-永安这片区域,可算得是北京城市发源地,但是真正能确保留存的旧城区,不过是法源寺和宣西两片而已,菜市口四周大片非常珍贵的街区已毁于一旦,令人叹惋。前两年政协出了一个北京文保报告,说北京的文保局面“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我觉得他们有点太悲观了。让我总结的话,我会说,北京的文保局面“整体好转,最不该恶化的局部急剧恶化”。
我个人是非常支持撤销宣武和崇文两个区级行政单位的。旧城就一个,就这么大,不可能承载四个区区区有野心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北京中轴线


    这次更新就到这里,下回介绍崇外-龙潭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3: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北京中轴线

这次更新的内容是属于老崇文地面的崇外-龙潭一带。

明清两代,这片区域除北部留存有较为繁华规整的商业和住宅街区之外,南部以水泡子和空地居多。目前也属于旧城遗存比较有限的区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北京中轴线


    1. 崇外新世界。当年新世界集团几乎包办了崇外地区的“旧城改造”。十几年过去,今天的崇外区域连带路东的国瑞城和搜秀形成了西单之外的又一个年轻人导向的商业集中地。新世界商场西侧尚有李莲英故居院落一处文保单位。近年该商业圈开始向两广大街以南发展,开始运作“K11”项目(这片区域东南角的拆迁空地)。该项目地块的拆迁和设计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因其相当靠近天坛,联合国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建议,未来该地块以切割式立面的中低密度商业为主,限高18米。

2. 花市。曾经是外城东部留存质量最好的旧城居住街区之一。后来在危改项目中彻底湮灭。目前尚保留了花市清真寺和数座翻新过的院落。

3. 崇外6号地。风口浪尖上的南城危改项目。宣武有大吉片,崇文有6号地,皆是命运不容乐观的旧城遗存。自2007年开始运作,目前依然处在停滞中。由于新世界K11所引起的关注,这片广大的保存质量很一般的旧城区域可能将不会采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但是具体情况尚不明确。

4. 光明西里。建国初年的住宅建筑遗存,与甘家口一带的百万庄住宅区约略同时,是有代表性的建筑质量上乘的北京早期规划实例。

5. 国家体育总局。各种训练馆。

6. 四块玉。最近刚刚纳入“龙潭湖西区”,开始进行控规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4: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北京中轴线

四块玉地区调整后控规供大家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4: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14-4-20 04:13 编辑

回复 43# 北京中轴线


    7. 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最一开始是这么叫,因为离国家体育总局非常近。但是后来大概意识到,中国的体育产业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如此规模的功能区,于是在新东城接手之后,引入了一个与西城区的天桥演艺园区遥遥相对的天坛演艺区。
最近该区域的开发概念又发生了变化,大概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天坛演艺区泛化为“天坛功能区”,力图借助比较宜人的环境盘活这片不太受重视的旧城区域。

最近的规划方案供大家参考。
平面图

效果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4: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14-4-20 04:32 编辑

回复 44# 北京中轴线


    8. 明城墙左安门遗存区。

北京的外城除了永定门城楼得以恢复之外,目前几乎完全处于灭失状态。但是在早已被拆除的左安门下,两座城门值房中的一座默默地留存至今。这处一直被当做社区图书馆使用的悬山小殿在去年由区级文保单位直接晋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说明国家文物局开始对北京市的城墙遗存进行全面管理,也直接避免了出现乱修乱动的情况。
该区域的一个重点工程便是目前在进行中的外城东南角楼修复。该工程也历经了不少调整,涉及路网、水文、拆迁和最重要的原址考证。今年年初在南城文史专家王世仁先生的指导下,根据左安门值房的位置和城砖残留,重新确定该角楼位置,确认该角楼的一部分基址已经湮灭于河道现状(这与当年永定门基址的情况非常类似)。该工程预计年内完成主体。

角楼原址示意。对比最初东城区公示设计,要更偏东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6:05 , Processed in 0.04656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