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26 16: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博野的
http://www.info0312.com/html/2011/history_0608/29.html
张荫梧和北京四存中学
张荫梧,字桐轩,张荫梧系博野县小张营村人,此人为傅作义的外甥。其父和叔父皆是全县闻名的地主和劣绅。张荫梧依仗父辈的权势,自幼过着花天酒地的少爷公子生活,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人送外号恶棍儿。张荫梧读...
张荫梧,字桐轩,张荫梧系博野县小张营村人,此人为傅作义的外甥。其父和叔父皆是全县闻名的地主和劣绅。张荫梧依仗父辈的权势,自幼过着花天酒地的少爷公子生活,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人送外号“恶棍儿”。张荫梧读书,上辱师长,下欺同窗,成天带领一伙富家子弟惹祸生非。其父见他不是读书的材料,让他好赖在本县混到中学毕业,就通过一位在军阀军队中供职的朋友,将他推荐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投靠晋军阎锡山。曾任晋军山西教导团团长、师长。1928年奉军张作霖沿平汉线北撤,阎锡山出娘子关截击,打头阵的便是担任晋军师长的张荫梧。张作霖部溃不成军,张荫梧乘胜追击,直至北平。阎锡山任命张荫梧为北平市长、北平警备司令。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时,张荫梧曾任第一陆军总指挥。冯、阎在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退回山西。张荫梧与阎锡山脱离了关系,之后回到河北省,在博野、蠡县、安国、安平等县搞乡村自治。
1929年张荫梧在博野窃取了“四存小学”校长的职务。“四存小学”是在1920年徐世昌担任大总统时建立的。当时为弘扬颜习斋的学术思想,在北平成立了一个“四存学会”,后改为“习斋学会”。第二年,又在北平府右街建立了一所“四存中学”,并在颜习斋的故里——河北省博野县杨村建立一所“四存小学”。1932年初,他带领200多名亲信脱离晋军,返回故乡博野县小张营村。当时,日军已占领我东北四省,进逼山海关。张荫梧被当时抗日救国的潮流所推动,打着抗日的招牌,在本县清初著宁学者颜习斋的故里北杨村办起了私立四存中学,招收了大批热血青年,并聘清社会名流任教。
四存中学,是以颜李学派的四存(即存性、存学、存治、存人)而命名的。它虽然以尊古读书为帜,实际上是一所半军事性的学校。学校实行“三八制”,即8小时上课学习,8小时进行军事训练,8小时休息。
张荫梧到博野后,便在“四存小学”的基础上,扩充了一所亦军亦农亦学的“四存中学”。所谓“四存”乃是以颜习斋四部书,即存性、存人、存学、存治而得名的。张荫梧非常崇拜思想家颜习斋、李恕谷的学说,并依此作为笼络人心的凭藉。以后他控制了北平的整个“习斋学会”,并在各地普设分会,广招会员,还成立了若干个组织,为自己的反革命“总战略”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