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4-19 15: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街更名中山路已公示 口水战继续
■链接
每个时代,路名都有时尚风
全国的中山路足有上百条
中山路是无锡最繁华的商业圈。这条路名全国好多城市都有,足有上百条,这一命名多与孙中山有关,是那个时代的地名时尚,也是中国以人名重名最多的一条道路。
中山路原名北门城内大街
打铁桥———书院弄口———迎祥桥———监弄口———仓桥下———盛巷桥街———推官牌楼———寺后门———新市桥———寺巷口———大市桥———凤光桥———二下塘,闭上眼睛,老无锡华钰麟都能说出当年中山路沿路的一个个地名。他表示,中山路原来就叫北门城内大街,其中大市桥是最热闹的一段。百姓结婚,都会到北门城内大街来置办嫁妆,同时这条街上的出售文房四宝的笔墨庄也很有名,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1937年底,日本入侵无锡,放火烧掉了城内四条最繁华的街区,包括北大街工运路、北门塘上、马路区和北门城内大街,而北门城内大街烧到三阳为止。
1938年,人们在一片废墟北门城内大街重新修路,修建至凤光桥,也就是现在的烤鸭馆为止。当时为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取名为中山路,南端的中山路则是在1976年才建起来的。
中山路存在于不少城市中
全国各地有许多中山路。古运河研究会的曹荣之表示,在辛亥革命时期,取这样的路名是一种时尚。在他印象中,在台湾,也有很多城市道路以中山路为名。
在网上,不少网友们也纷纷发帖晒出自己所在城市的中山路。上海的网友表示,家就在中山北路普善路上;广州的网友说,当地有超多中山路,他们那里有中山一路,还有中山四、五、六路;青岛网友表示,该城中山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闻名全国的商业街,是青岛的“名片”。据悉,中山路最早出现在南京、广州、上海、芜湖、南昌、青岛、湛江等城市,其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相继将原有或新建、改建的重要道路用中山路命名。曹荣之表示,中山路多在繁华地带,在各地都是商业重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命名时尚
无锡市地名办表示,在古代并没有专业的地名命名机构,很多地名都是百姓约定俗成。比如在北塘一带的茅蓬沿河、桃枣沿河等都是以因为行业集中而由百姓叫出来的。在有些城市,地名命名会以城市名来命名道路,这样在选名范围上比较宽广、整齐,显得很有气魄,比如上海知名的南京路等都是以城市命名的道路,这种命名方法也曾非常风行。
无锡有人民路、解放路,其他城市也都有,地名办表示,这是建国初期的一种时尚,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意思。曹荣之还记得,人民路是建国后无锡最早通过拆迁建成的道路,原本那里有不少居民区。而解放路原本没有路,1950年4月,他们看着城墙拆除后,建成环城的弹石路,以庆祝解放而命名。
据介绍,国家级的地名机构直到1979年才成立,无锡则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地名管理机构。2010年,chutai了《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对地名命名进行规范和指导。而一些地名的命名也更具诗意,比如太湖新城的地名大多与湖有关,比如南北走向路名中都有“湖”字,如五湖大道、贡湖大道、南湖大道等,而东西走向的道路中,多与太湖的别名有关,如震泽路、具区路等。(黄孝萍)
■观点
对于中山路延伸的思考
近日,关于中山路向北大街和青石路延伸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已有不少意见在报纸和网络上发表。这里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想法。
路名的基本功能是导向和定位。人们要去某一地点时,脑海中或有意,或无意,会出现一幅地图,道路和地点就像座标图上的线和点。道路的命名,应该有助于人们这样一个认知过程的实现。看一下北京的路名,十分清晰。某某门外大街,某某南大街,某某西路,等等。人们可以很容易了解要找地点的方位。无锡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的命名绝大多数是符合科学的,但也有一些遗憾,有的已难以改变了。
分析一下一些路名的命名,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同一名称的路在形态上应该比较接近于直线,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中间如果被广场、其它大路分隔,可用某某东路,某某西路区分。无锡市的人民东路、人民西路的处理就比较好。而无锡市的健康路,从体育公园往南不远就拐向西,向前行变成了红星路。笔者几次听到来锡的外地人对此有抱怨。类似的情况市内还有一些。
二,同一路名的道路长度应适当,以方便定位。锡沪路、锡澄路都很长,都得讲清哪个区段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渐渐地人们对这两条路的概念模糊了,而以东亭、梨花庄之类的地名代替。湖滨路在无锡很有名,也很长,但中桥以外的湖滨路在哪里,恐怕很多无锡人都弄不清。所以,道路的命名是有一些科学规律的,应该以人的认知规律为基础。
由此看来,中山路向北延伸,路是弯的,到了青石路底偏向西北了,同现在的中山路实在不是一回事。中间有胜利门广场、莲蓉桥、春申路几个节点,这样形成了几个区段,对于人们的认知,分辨十分不便。因此,道路的命名改名应遵循科学规律,以方便出行,方便交通。
另外,关于文化方面,除了要考虑历史文化传承,还应考虑文化的品位,多一些特色,少一些雷同。不要总想着以中山路、人民路命名。总之,希望中山路延伸决策时,能多一些科学,多一些文化。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 ... LLCC=871671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