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历史】连载版(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06: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江广富林遗址迎最大规模发掘( 2012年4月14日 )



  松江广富林遗址迎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由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家单位联合开展,开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原计划从2月中旬开始发掘,但前段时间由于天气原因,进度受到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08: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最早会馆亟待修缮保护( 2012年4月21日 )



上海最早会馆亟待修缮保护

  商船会馆是清代上海从事南北沿海沙船运输业商人的同业公所,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集资建造,内有双合式大殿,殿前为两层楼戏台,上有八角形藻井,殿前左右两侧各建二层楼的厢房作看戏用;殿后有集会议事的大厅,殿右有二层楼的会务楼。会馆是上海以港兴市历史的重要见证,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4: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7: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尹奉吉义士义举80周年纪念活动在鲁迅公园举行( 2012年5月8日 )
  日前,尹奉吉义士义举80周年纪念活动在鲁迅公园梅园举行。虹口区政协主、梅轩尹奉吉义士纪念事业会、韩国驻上海领事馆等单位代表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 相关领导在致辞中指出:尹奉吉义士不仅是韩国人民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人民所尊敬的抗日英雄,其义举所彰显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历经80载,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中韩双方在义举发生地隆重举行纪念仪式,将更好地重温义士义举,加深中韩两国人民对那段患难与共的历史的了解。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尹奉吉义士为了韩国的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献出了宝贵生命,他反抗侵略的爱国情操至今对后人仍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今年正逢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与虹口区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中韩双方的民间交流、合作和友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5: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

本市举行纪念徐光启诞辰450周年研讨会2012-05-12

市档案馆获德国友人捐赠 百张珍贵老照片唤醒“上海记忆” ( 2012年5月23日 )



德国友人沃夫冈的父亲瓦尔特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外滩照片与今天的外滩景色对比。
  5月22日,140余张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市井风貌的珍贵老照片,由德国友人沃夫冈先生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
  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纪念中德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市档案馆入藏德国友人捐赠的 “老上海记忆”,不啻是收获一份凝结着两国民间历史文化情谊的独特礼物。
  据介绍,沃夫冈先生的父亲曾在20世纪30年代以独立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从事了长达十几年的摄影工作,尤其是在上海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0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

2012年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2012-02-29
本市首次发现131年前租界外洋行地界碑2012-03-01

上海音像资料馆发布延安珍贵历史影像资料2012-05-22
市档案馆获德国友人捐赠 百张珍贵老照片唤醒“上海记忆”2012-0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06: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海域发现多处沉船遗迹 将建水下考古基地2012-06-07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484655.html
  明天是世界海洋日,首次上海海域文化遗产保护联合执法行动今天启动,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经在吴淞口、浦东、淀山湖等水域发现了多处沉船遗迹。
  今天上午海监海事文化执法大队等10家单位,在长兴岛启航,开展联合执法。保护上海海域内的文化遗产。市文物局介绍上海从地理位置来讲,是古代著名港口海运的必经之地,水下遗产丰富。
  市文物局副局长 褚晓波:“长江以前在唐宋的时候在扬州港,它是长江的内水港,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所以水下会有一些水下的遗存。”
  上海海域面积约9000千平方公里,江海岸线788公里,经过4年的水下文物普查。文物部门分别在吴淞口、浦东、淀山湖等水域,发现了多处沉船遗迹,目前已在这些遗迹周围,划定了保护水域范围,禁止开展捕捞作业,防止有人私自打捞文物。
  中海海监上海市总队副总队长 丁曜:“请渔船也帮我们关注,如果发现有疑似的盗捞海域文化遗产的线索向我们举报。”
  据介绍今年上海已经把建立水下考古基地,列入了重大文化项目工程。

4000年前历史在此逐步还原 广富林:上海考古发掘之最2012-05-22

上海文保中心今揭牌“数字外滩”将亮相2012-06-06
  今天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将开展文化遗产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研究文物勘察规划,文化遗产调查,考古发掘等工作将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和信息资料中心,市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系统项目也正式签约,今后市民可通过市文物局网站浏览数字外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

上海文化遗产和名人故居导览图出炉 免费供公众取阅2012-06-06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2012-06-07

《档案里的金融春秋》首发又一批档案开发2012-06-09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484973.html
  今天是第六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档案春秋杂志系列丛书,档案里的金融春秋,举行首发式。市政协副主席吴幼英出席。上海市档案馆同时向社会开放了第24批共17592卷档案。其中包括上世纪30年代,南京路上的大兴公司股票样章,上海建设铁路新客栈的请示报告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6: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双休日8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2012年6月9日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484966.html
  今天是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这个双休日上午9点到下午4点上海80处文物建筑免费对公众开放,不少曾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中的市民特意前往重温了往日的温馨记忆。
  早上8点半不到,位于愚园路的市文物保护单位王伯群住宅已经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客。
  王伯群住宅工作人员 :“8点钟左右就给他们陆续陆续上去了。”
  “到现在已经放进去多少人了?”
  王伯群住宅工作人员:“五六十人有了。”
  该三层建筑为原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的别墅,平时并不对方开放,无论走廊,平台,建筑结构还是地面马赛克,门框都保留了30年代的原貌。
  市民:“我们住在附近不远,来了多少次都没有机会看。”
  市民:“小时候在这儿长大的,经常在这儿玩的。”
  万行度路上的丰田纱厂铁工部旧址平时也不对方开放,今天也迎来了不少怀旧者。
  市民:“这个厂原来是国棉五厂,原来实际上我就是棉五厂的员工,所以说对丰田的纪念馆是比较有点感情的。”
  泰安路上的赫鲁厅旧居虽然只开放了一楼的客厅以及花园,但参观者也心满意足。
  市民:“我们印象很深的,满足了,我们来觉得收获很大。”
  双休日两天,8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机会难得,不少市民都准备多跑几处,也呼吁今后文物建筑的开放时间能够再放宽一些。
  市民:“一年只有一次,可能少了点。”
  关于文物建筑免费开放的更多情况敬请留意稍后播出的新闻透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05: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

上海音像资料馆发布4段珍贵历史影像 万余卷档案新开放2012-06-10
嘉定北水关遗址入选“百大新发现”2012-06-12

崇思楼维修工程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称号( 2012年6月23日 )
  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评选活动于近日结束。经过专家评选投票,10个工程获此殊荣。其中,上海徐汇中学崇思楼维修工程作为唯一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榜上有名,其保护设计工作由船建学院建筑学系的曹永康副教授主持。
  上海市徐汇中学崇思楼建于1918年,是该校唯一保存下来的早期历史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是上海市有代表性的近代文物建筑。
  由上海交大完成的徐汇中学崇思楼修缮工程设计,通过缜密勘察、科学考证,真实地复原了历史上被毁的孟莎屋顶,同时合理地解决了保护文物与重新利用的矛盾,也对该建筑上有价值艺术装饰提出了妥善的保护技术措施。正是有着科学完善的设计工作的指导,使得修缮工程能够获得成功。成为国内同类保护工程的优秀范例。
  “年度十大文物维修工程”评选始于2010年,是全国年度文物维修工程的一次大检阅,评选是从年度内数百处竣工验收的项目中选出优秀作品,旨在对全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促进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良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5: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口区:聂耳故居不会被拆 先征收后保护利用2012-06-25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487147.html
  今年是中国著名音乐家国歌作曲者聂耳100周年诞辰,近期一则关于上海虹口区聂耳旧居将被拆除的消息引发争议,据了解,聂耳旧居所属区域已被初步规划为商业与文化娱乐地块,那旧居真的要被拆除吗?为此有关部门今天向记者澄清,将对旧居先事实征收,再进行保护性利用。
  虹口区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周,市文物局来到虹口,专门就聂耳旧居的处置问题与区文化局、区规划局召开工作会议,当时就已明确,先对聂耳旧居实施征收,然后进行后续保护性利用。
  虹口区文化局党工委副书记 赵亦农:“到时候采取何种保护方案当然要经专家论证,但是这个房子先不能把它拆掉,那肯定的。”
  聂耳旧居位于公平路185弄86号旧里,它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就在于是聂耳在上海的首个落脚点。1930年7月到1931年4月,23岁的聂耳居住在二楼一间14平方米的后厢房。现在的住客刘阿姨告诉记者,她20年前搬来此处,当时房间里已看不到聂耳遗存的痕迹。她也是听慕名而来的访客介绍,聂耳曾常常到晒台上拉小提琴。现在,房间的墙上和房顶裂纹严重,涂料斑驳,多年未曾修缮。
  现任住户 刘阿姨:“我觉得如果要把房子留下来,就应该让我们人都出去,像模像样弄间纪念堂。”
  今年起,北外滩第二阶段的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北外滩89地块的动拆迁工作也已开始,居民们都收到了征求意见。
  居委会工作人员:“如果有价值的话老早就要维护好了。聂耳故(旧)居的牌子不是重点保护的,是虹口区文化局里的。”
  资料显示,聂耳并没有著名作品创作于此。2004年,虹口区将公平路185弄86号命名为区历史遗址纪念地。从规格级别来看,纪念地低于区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5: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七大》图片展在沪开幕2012-06-26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市文广局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协会承办的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七大图片展,今天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幕。展览通过35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展览还将以流动展览的形式,深入到本市的企业、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和社区,进行巡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6: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

《中国共产党历史日志》出版发行 (2012年6月29日)
石库门里感受革命工作 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开馆2012-06-30
《红色足迹》特种邮票发行仪式在中共一大会址举行2012-07-01

虹口明确保留保护“聂耳旧居”( 2012年7月3日 )
  从虹口区获悉,位于公平路185弄86号的聂耳旧居已被明确以“原址保留”的方式予以保护;虹口区将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具体修缮保护方案。
  这处聂耳在虹口的旧居位于北外滩89街坊内,被列入2012年虹口区旧区改造房屋征收计划范围,并已完成首轮征询。聂耳故居的去留一度引发舆论争议。
  虹口区规土局发布消息表示,虹口区政府已经就此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在启动旧区改造第二轮征询同时,采取原址保留的方式保护聂耳旧居,相关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开展。
  据介绍,这处聂耳旧居在2004年已被虹口区政府公布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虹口区规土局强调称,该区一直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建筑保护,并实现旧区改造和历史资源保护的“双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6: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饭店 重回八十年前的荣耀( 2012年7月3日 )
长文链接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 ... 11/u21ai632318.html



和平饭店 重回八十年前的荣耀
  每个伟大的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饭店,它是座文化遗产,让人缅怀逝去了的奢华。在上海,这个标志就是和平饭店。
  集荣耀、传奇、奢华于一身的和平饭店坐落于黄浦江畔,20世纪30年代是这座豪华酒店的“黄金岁月”,这里曾是上海精英阶层的豪华娱乐场所,每晚都有奢侈的庆典活动和真正的巴黎时装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员和知名人士长期入住这里的豪华套房,酒店一度成为十里洋场的顶级社交中心,最令人向往的热门场所……
  一晃80年过去了,历经风云变幻的“老字号”、“老品牌”,如何在传承中,适应新发展,运用新战略,焕发新春,重回80年前的荣耀,并且由点到面的开创锦江国际集团战略发展的新局面,是放在当家人俞敏亮董事长及其班子面前的一道大题目。因此,从审题、入题到解题、再到答题,既谨慎设计,又从容迈步;既锐意进取、又从实际出发,给予了当代和平饭店又一次华丽转身、经典再塑。于是,有了和平饭店从修缮整治到委托管理,都围绕于锦江国际集团实现战略发展,都聚焦在落实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将“锦江”品牌“培养成稳定的国内第一品牌、高端的品牌,五到十年成为世界的知名品牌”的发展目标,为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使命。于是,有了在保持国有企业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引进世界著名高端酒店品牌管理,加快提升企业品质、助推民族品牌知名度,做响品牌、推进锦江酒店国际化发展的新举措。为此,锦江国际集团对和平饭店发展目标的定位是:通过与国际知名的费尔蒙酒店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以期借助其打造经典酒店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将修缮后的和平饭店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国际化氛围的经典酒店,显著提升饭店的营运品质和收益。同时,为旗下国际饭店、金门大酒店、静安宾馆、新城饭店等一批老饭店打造经典酒店积累经验。
  和平饭店在经历大规模修缮后又“重出江湖”,同时亮相的还有和平饭店的新管理方--锦江费尔蒙酒店管理公司。这是一家由锦江国际酒店集团与加拿大费尔蒙酒店集团合资成立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公司提出了一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和平饭店地位要与费尔蒙旗下的伦敦萨伏伊酒店、纽约广场大酒店、加拿大班夫费尔蒙大酒店和旧金山费尔蒙酒店等国际大都市的地标性酒店齐名。
  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
  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陈丹燕把和平饭店描绘得那般婉约动人:“维也纳来的咖啡,纽约来的黑色丝袜,巴黎来的香水,彼得堡来的白俄公主,德国来的照相机,葡萄牙来的雪利酒,全部来陪衬一个欧洲人在上海发迹的故事。还有那个时代的名人,美国的马歇尔将军,美国的司徒雷登大使,法国的萧伯纳,美国的卓别林,中国的宋庆龄,中国的鲁迅,他们从黄铜的旋转门外转了进来,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红色地毯上。”
  和平饭店落成时叫沙逊大厦,又称华懋饭店,其建造者是维克多·沙逊,一个英籍犹太商人,一个瘸腿大亨、地产大王、军火商,老上海们管他叫“跷脚沙逊”。1926年4月,沙逊在当时泥泞而又潮湿的外滩地界打入1600根红杉木和混凝土的地基;1929年9月,13层楼、总高77米的沙逊大厦开张,号称“远东第一高楼”。这一称号直到1934年83.8米高的国际饭店在南京路落成,才拱手相让。不过在外滩,它还是老大。北边紧挨着的,是1937年竣工的中国银行大楼,后台老板是宋子文。最初的设计高度是34层,凌驾沙逊大厦之上,但最后造出来只有17层。作为纳税大户的沙逊,通过租界卡住了中国银行的开工执照。沙逊当时的权势可见一斑。
  沙逊大厦造价为白银248万两,其建筑风格属于十九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学派歌德式,堪称装饰派艺术建筑的经典。建筑为钢架结构,钢材均由英国伦敦道门钢厂出品。在外墙设计上,除九层及屋顶采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均用花岗岩贴面。大楼的屋顶采用金字塔顶,用绿色铜皮瓦楞装饰,四方攒尖的屋顶高19米,既增加了建筑高度,又增添了美观效果。由旋转厅门进入大厦,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古铜色的镂花吊灯尽显气派。当年的饭店还拥有上海最早的电梯和一座专属的水利系统--源源不断地将源自外城的涌泉引入饭店内供客人使用。
  饭店厨房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设施,以及70名顶尖中国厨师和数名法国、英国大厨。侨民们可以在餐厅里吃到“加利福尼亚桃、波斯无花果、俄罗斯鱼子酱、德国火腿、意大利奶酪、巴黎鹅肝和澳大利亚黄油”,一解思乡之苦。更重要的是,华懋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社交中心。这里一年四季宴会、酒会和舞会不断,周六晚的华懋舞会是那时全上海人人向往的盛事。
  1956年,这座远近驰名的大饭店被收归国有,并改名和平饭店,曾经叱咤风云的沙逊从此成为过往烟云。同年,与之一街相隔的汇中饭店被并为和平饭店南楼,花岗石铭牌上清楚地刻着它诞生的时刻“1906”。从此,和平饭店的历史又往前推移了20多年,整整一个世纪的纸醉金迷、奢华往事被封存在了坚实的花岗岩里。1984年3月,锦江集团成立,和平饭店归为其下属企业。
  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和平饭店,静静坐在大堂爵士酒吧听一曲音乐,抽一支雪茄。在各种旅游手册上,和平饭店也无一例外都被列为游览上海的“必到目的地”之一。
  5亿巨资只为“修旧如旧”
  经历了二战和多次易手的和平饭店已经有些 “疲惫”。1996年,饭店进行了一次大修,花了6000万元整修内部。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硬件已经老化,电梯和空调系统也都是超龄服役,非常需要一次彻底的、兼顾历史与未来的重修。
  始于2007年4月的和平饭店修缮工程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修缮。为此,锦江国际集团一共投入了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整旧如旧”是此次修缮工程的核心原则,要确保酒店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保存或修复到上世纪30年代的样子,而不是凭空想象或重新构思。于是一大批专家被招募到重修团队,担任历史顾问。
  按照这种回到“老上海”的思路,老和平饭店底楼原来的拱廊商场被彻底摒弃,恢复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丰”字型大堂结构,并在饭店四面均设有旋转门。当年饭店最为辉煌的八角庭大堂数十年来一直被层层搭建物所覆盖,作为外贸商场对外营业。在此次修缮中,和平饭店的被完整复原,八角庭大堂的玻璃天窗也得以重见天日。除此之外,珍贵的拉利克艺术玻璃也继续保留。在和平饭店的几个餐厅和会客室里,镶嵌着若干块半尺见方的拉利克艺术玻璃饰品,令人叫绝的有花鸟屏风,有飞鸽展翅,有鱼翔浅底,置身其中,恍若一个水晶世界。这类玻璃制品远看是乳白色,近看则是暗蓝色,迎着光看则呈鲜红色,犹如一团火,奇妙无比。拉利克艺术玻璃是上世纪风行全球的,尤其体现了欧洲珍贵的特种玻璃的艺术。和平饭店在8楼设置了“拉利克廊”,以作展示。
  曾经被美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上最好的十个爵士酒吧”之一的和平饭店爵士酒吧也被保留,其中的老爵士乐团,平均年龄超过70岁,在和平饭店歇业整修期间,他们一度移师到上海华亭宾馆进行演奏,在新和平饭店装修完毕后,他们回到了原来的领地。饭店还特意规划设计了专门用于收藏、展示和平饭店发展史料的博物馆——“和平收藏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修缮后的和平饭店约有270间豪华客房和套房,比原先客房数量减少近100间。其中,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被保留下来。沙逊曾经居住过的10楼套房被改建成了“沙逊总统套房”,连沙逊时代窄小的电梯间也被原样保留下来,成为VIP专用电梯。
  在客房数量上做“减法”的同时,和平饭店在另一些方面做起了“加法”,如在位于酒店后部附属的一座低层建筑里设置豪华水疗和游泳池,带罗马立柱的游泳池实现了自然取光,这一做法改变了原来饭店没有游泳池的状况,与其奢华酒店的地位相匹配。在后台,包括通风、抽水和暖气设备在内的一整套机械和电力系统都按照五星级酒店的要求,进行彻底改造并隐藏起来。此次修缮中还增加了现代酒店的客房设施,如37英寸立体声等离子电视、浴室的液晶电视、蓝光影碟机、无线网络连接和即插即用的宽带网络等。每个客房内还安装了INNCON智能客房集控系统传感器,当客人开门进入房间时灯光和空调会自动启动,客人离开房间后这些设施都会自动关闭,以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
  回归上海“社交中心”
  “重出江湖”后的和平饭店中文名称不变,英文名称变更为“Fairmont PeaceHotel(费尔蒙和平饭店)”,其各项消费比修缮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恢复营运初期,标准客房每间每晚定价为2300元,另加服务费;而套房的价格则在6000元至7000元之间。和平饭店婚宴的起订价高达8888元每桌,堪称沪上最贵的婚宴。
  1929年8月1日,华懋饭店竣工开业时,维克多·沙逊被很多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酒店已经过度饱和的上海,这样一家奢侈昂贵的酒店会不会揽不到生意?80年后,和平饭店管理者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是否已经饱和的质疑。
  对此,锦江国际集团抱有充分的信心:修缮后的和平饭店在“锦江酒店”与费尔蒙酒店集团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其历史文化价值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其营运品质和收益将会得到显著提升,成为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独具魅力的地标性酒店,再现其远东第一酒店的历史风貌。
  “担心吗?确实有一点。但从更大的图景来看,上海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方向努力。世博会和迪士尼都来了。这个城市有很大的潜力,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是空前的,因此我们相信大部分奢侈酒店都有足够的生意做。”来自费尔蒙的饭店管理方表示,并且进一步认为:“而且和平饭店比较特别,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都知道它,不论在亚洲还是在全世界,这使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越众而出。”
  饭店管理方还认为:“重修”意味着一切都将被恢复到80年前的样子,包括如何将酒店重新带回上海滩“社交中心”的地位,“和平饭店希望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如果你来到上海,却没有去和平饭店,上海之行就不完整。希望娱乐明星、政治家都来这里。”
  就在2010年8月上旬,美国著名老牌影星罗伯特·德尼罗来到上海,才得知和平饭店已经恢复营运,连忙抽出时间赶来饭店,一睹为快。
  2010年9月8日下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偕夫人连方蠫等一行五十余人,在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市有关方面领导等陪同下,特地来到和平饭店参观,并接连两次欣然提笔为和平饭店题词。
  和平看点
  九国套房
  九国式特套房,是从当年华懋饭店开设之初保留至今的客房。不仅在上海,在全国各饭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分别为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等九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堪称一绝。它们分布在5、6、7楼的东端,面临黄浦江畔,由卧室、会客室、餐厅组成,倚窗而望,海派风姿,尽收眼底。九国式房间,按照各国建筑风格设计装饰。如印度式房间的会客室房顶是两只曲线形球根状的园顶,配以精美的波斯图案,光彩夺目;正面一排窗户,由红、黄、兰、白相间的玻璃拼成的图案,阳光透过玻璃折射进来,呈现出艳丽的光彩。法国式房间装有壁炉,壁炉上面装有可放圣母玛利亚雕像的半圆型孔格,孔格两边有两盏长明不熄的蜡烛灯(现用电灯代替),整套房间都是白色,给人以素洁、典雅之感。日本式房间素色的墙壁,矮矮的房顶,方格的天花板,富有民族特色。
  八角庭
  八角庭位于大堂中部区域,中心为大楼中部天井。八角庭的屋顶为钢框、玻璃面结构,作等角、等边的八边形几何分割的设计,相对于下接墙体立面的装饰线条和图形处理,呈简约效果。八条接顶屋脊上的彩绘图案清晰可见,由顶部向墙下延伸的四角也恢复了其原有的花卉式样,其间精致、古朴的雕刻饰物,即充实、又衬映了整个环境。屋顶的中心,又采用重顶,便于空气对流,新风引进。修缮后的八角庭,屋顶采用深黄色的大块玻璃,使直射八角庭的阳光为之柔和,也使整个八角庭的端庄氛围,添进了一抹明亮、温馨的色调。在八角庭四面照壁上,饰以四幅银箔浮雕"外滩印象",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对包括和平饭店在内的外滩、浦江两岸的旧时境况作了艺术刻画,与饭店及建筑的历史取得了呼应。
  屋顶露台
  和平饭店的顶层露台很有名,其中英国维多利亚式的屋顶花园,被称之为 “上海最浪漫的地方”。凭栏远眺,江风猎猎,憧憬迷思,外滩的浪漫与休闲气质,人们从和平饭店的顶层露台开始感受到的。
  拉利克艺术玻璃
  拉利克艺术玻璃是上世纪风行全球的一种珍贵的特种玻璃艺术品。这种玻璃在烧制过程中溶入了锑和砷以及钻,使之含有特殊的色彩效果,分为透明和磨砂两种。拉利克玻璃远看是乳白色,近看则是暗蓝色,迎着光看则早鲜红色,犹如一团火,奇妙无比。这些艺术品为和平饭店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今,拉利克艺术玻璃已经成为珍贵的文物。和平饭店特在8楼设置“拉利克廊”,以作展示。
  和平收藏馆
  和平饭店在修缮整治工程中,还特意规划设计了专门用于收藏、展示和平饭店发展史料的博物馆,这已经成为本埠高端酒店中独特的“亮点”。
  岁月留痕
  “矗立在南京东路外滩的一座大厦——著名的和平饭店预定于本月八日起正式对外营业。这个饭店设有二百多间舒适的房间。八楼的大厅将作为餐厅开放。”
  ——1957年3月6日《解放日报》第4版《和平饭店对外营业》节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沪时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的中英经贸合作座谈会,有五百多人参加,晚上英方还举行盛大宴会。这是‘和平’三十多年来一项最大的接待任务。在新任总经理的指挥下,饭店以良好的服务完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受到了英方的赞扬。”
  ——1986年12月16日解放日报第1版《一批年轻人掌管上海各大饭店》节选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昨天启程东渡扶桑献艺,这是解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支
  爵士乐队出国表演。这支乐队由上海交响乐团退休的首席小号手周万荣等6人组成,他们在40年前就是‘百乐门’、‘大都会’等的乐手。1980年,他们再度围聚在和平饭店酒巴献技,形成了独特的爵士风格,保留曲目多达500余首。”
  ——1987年7月15日解放日报第3版《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赴日演出》节选
  “蜚声中外的上海和平饭店放下大店名店架子,用优质的服务和低廉价格,热情
  欢迎广大市民光临。即日起南楼底层的鹤寿厅、西餐厅和商场向广大市民开放,
  两个餐厅均由特级厨师掌勺,增设了各种规格的和菜。本周内还将对外增设一个熟食与点心门市部及一个冷饮部。”
  ——1989年6月20日解放日报第2版《放下大店名店架子为民服务》节选
  “本市堪称‘元老级’酒店的和平饭店,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跻身五星级涉外酒店
  行列。开业有40多年的和平饭店南楼为上海现存最早的旅馆,北楼是外滩最早
  兴建的哥特式建筑,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均被列为上海近代优秀保护建筑。”
  ——2000年5月19日解放日报第3版《和平饭店跻身“五星”》节选
  大事记
  1929年
  1929年9月5日,总高77米的沙逊大厦即华懋饭店建成开业,造价超过白银248万两,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1933年
  1933年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入住华懋饭店,美国魏德迈将军、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等均光临过饭店。
  1936年
  1936年3月,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51号房间。英国剧作家卡活尔爵士最有名的一部戏剧《私人生活》在314号房间写成。
  1946年
  1946年美国陆海空军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占用了华懋饭店四、五、六楼的全部房间。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也常住华懋饭店。当时陈香梅也常来这里。
  1964年
  1964年1月 周恩来总理在九霄厅会见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后中法宣布建交。
  1971年
  1971年4月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途径上海期间入住和平饭店,并为其在和平厅举行了盛大欢迎宴会。
  1998年
  1998年10月14日 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和平厅举行“汪辜会谈”。
  2010年
  历经三年修缮,耗资5亿港元,已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滩标志性建筑、曾有“远东第一楼”之称的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12:12 , Processed in 0.04889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