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in

苏州湾隧道和东太湖隧道最新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3 17: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d13 发表于 2025-10-13 16:49
你读懂里面的文字艺术了吗

什么艺术,解释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3 2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d13 于 2025-10-13 20:27 编辑
1031794948 发表于 2025-10-13 17:20
什么艺术,解释一下


跨区项目 区里不实施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的回复有点新意

市民朋友您好,东太湖隧道施工工法经院士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评审,综合考虑施工安全性和投资经济性,推荐采用围堰明挖工法穿越东太湖。由于目前太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脆弱状态,为防控施工阶段水环境恶化风险,经征求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监督管理局,建议一跨或盾构形式穿越。工程正在进行工法优化,适当延期开工,工期四年。 承办单位:苏州城投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5-10-22 15:04
这次的回复有点新意

市民朋友您好,东太湖隧道施工工法经院士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评审,综合考虑施工安全 ...

那就是建桥了,盾构不太可能吧,为了这短短的几公里路程专门定制一台盾构机,那得多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5-10-22 15:04
这次的回复有点新意

市民朋友您好,东太湖隧道施工工法经院士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评审,综合考虑施工安全 ...

就是说本来的工艺是明挖的,结果环评这块生态部太湖管理局要求盾构,所以目前在修改施工工法了?明年能开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洲府尹 于 2025-10-22 16:26 编辑
yzb921125 发表于 2025-10-22 16:11
那就是建桥了,盾构不太可能吧,为了这短短的几公里路程专门定制一台盾构机,那得多浪费


看这措辞感觉是这样的那就不叫东太湖隧道了,是东太湖大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風雲无忌 发表于 2025-10-22 16:11
就是说本来的工艺是明挖的,结果环评这块生态部太湖管理局要求盾构,所以目前在修改施工工法了?明年能开 ...

围堰明挖→一跨或盾构,感觉最后选择一跨的概率更大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yzb921125 发表于 2025-10-22 16:11
那就是建桥了,盾构不太可能吧,为了这短短的几公里路程专门定制一台盾构机,那得多浪费

盾构机可以用二手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5-10-22 16:26
围堰明挖→一跨或盾构,感觉最后选择一跨的概率更大一点

随便一跨还是盾构,赶紧动起来才是,主要是苏州湾大桥是真的堵,天天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桥挺好,留有非机动车道,方便你我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6: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25-10-22 16:28
盾构机可以用二手的呀

隧道建设成本起码是大桥的3-5倍吧,而且隧道的排水、通风、防火等系统终身维护成本也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7: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太湖隧道施工工法经院士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评审,综合考虑施工安全性和投资经济性,推荐采用围堰明挖工法穿越东太湖。由于目前太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脆弱状态,为防控施工阶段水环境恶化风险,经征求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监督管理局,建议一跨或盾构形式穿越。工程正在进行工法优化,适当延期开工,工期四年。 承办单位:苏州城投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7: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孟德斯鸠 发表于 2025-10-22 16:28
盾构机可以用二手的呀

不仅可以用二手的,甚至现成的都有,通苏嘉甬的红船号直径14.82米,济南的双向六车道隧道直径14.5m,红船号还略大一点,挖完从苏州东隧道拉过来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3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Permanent 发表于 2025-10-22 17:46
不仅可以用二手的,甚至现成的都有,通苏嘉甬的红船号直径14.82米,济南的双向六车道隧道直径14.5m,红船号 ...

有个疑问,14.5米怎么做双向六车道,平均一车道才2.4米,这么窄能开汽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3 10:2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院士的专家团队是对的,生态能有多大的破坏,就那么一小块区域,后期很容易恢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0 10:47 , Processed in 0.05068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