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19 0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上讲,西方的古城和我们的古城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欧洲现代化太早了,19世纪欧洲就有上下水系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欧洲的古城都拥有了电力,那个年代的欧洲建筑保留到今天完全有其实用性。我们的现代化开始的太晚,古城里那些民国建筑说白了和16世纪的明朝建筑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过时的工艺和材料使得如果修旧如旧的话,维护的成本和频率都是很高的。所以我们今天没法大规模维持一个老城区的现状,除非像乔家大院一样把人迁出去,空留景点。而我们的明府城,如此大的面积,显然是必须要有居住性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明府城民房也没有多大的文保价值,很多都翻盖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我认为这些建筑完全可以拆了重修成适应现代化的北方风格民居,一二层均可,不建三层以上建筑。临街的就改成商业。只保留文保单位,修旧如旧,可以利用拆掉的民居的材料。如果文保里面有居民,就迁出来,打造成原貌景区,保留街巷和城市脉络,房屋的宅基地之类的都尽量不变。此外就是电线全部入地,拒绝土味亮化,细节精致一些。这样就行了。坚决杜绝像聊城那样的整个推平重建改的面目全非,这个才是断绝文化的过程。如果有魄力把县西巷以东,明湖小区拆了,那也许可以对着济南古地图和60年代卫星地图恢复古城面貌,像明水似的建个新古城。毕竟这一半已经破坏完了,也没办法了。
至于商业卖什么,不是重要问题。米兰的老建筑也卖星巴克优衣库,日本京都御苑门口就是麦当劳,也没妨碍人家天天游客如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