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3 00: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他是师从扎哈没错,扎哈早期的作品也经常被评价为解构主义。但对她的解构主义的评价是离不开彼时彼景的,在当时建筑界还在普遍信奉构成主义的时候她的确是那一派反传统反秩序的先锋中的先锋。而建筑学发展到现在扎哈风格俨然已经成为很多建筑师的新“传统”新“范式”,其解构性和先锋感也在被逐渐消解,而马岩松作为弟子之一就离解构主义更远一些了。
单从这一建筑作品来说,我认为与他所阐释的“山水城市”的概念是相违背的,城市化进程过快侵占山水空间,此时我们需要反思,要让城市给山水让步,这是很容易理解和被接受的概念。但山水和城市其实是两个相悖概念,两者若想共存必然会面临孰先孰后的问题,山水先还是城市先?假山都不能算山,假水也不能算水,那么连假山假水都不存在,只是山水形状的建筑造型就是山水城市了吗?这是不是有点乌托邦幻想了?简单的用传统水墨画来“赋形”一座办公楼,并称之为“山水城市”,不仅是对水墨画的不负责,也是对山水的霸凌,更是对城市和“人”的轻视。如果真要说哪里和他想传达的山水城市的人文精神有关系,那也就只剩下“这样的造型会让人联想到山水”了,从这一诱导联想的功能来说,倒还不如公园里的假山假水来的简单明快,况且站在这么一大块尖锐的黑色体量的阴影下,我相信少有人会有身处山水的心情。(个人观点)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