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21 0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圣轩 于 2020-7-21 00:09 编辑
除了财政支出,还有卖地等ZF基金,此外还有内生动力依靠上市公司圈钱。
前面已经说了,芜湖财政支出弱势。 受制于人口,卖地收入也常年落后。
最后剩了内生动力,更是触目惊心,差距远比看见的大。芜湖所吹嘘的海螺集团、长信科技等利润好的,实际都是省属企业,利润都在省里分红。
长信科技本来是不错的,前几年资金遇到压力,市里没钱兜,结果省里低价入股了,仅仅几个亿就成了大股东,现在一年利润都不止10个亿。还有大陆电子,当年只需要7个亿,这么优质的企业,市里没钱入股。
再说说现在芜湖和合肥的真实差距,就如同科创板的差距一样,现在芜湖1家也只有1家奇瑞孵化的企业,目前没有第2家后备的。 合肥已上市3家科创板,剩余7家待上会的。1:10的差距,也基本是芜湖 合肥的直观差距了。
其实不想多说的,芜湖现在远比看上去的弱小,在同类城市中没什么优势可言,岌岌可危。曾经的一点家底,挥霍殆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