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5 14: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牡丹文化小镇项目
一、项目简述
项目计划用地15.5平方公里(即23250亩),建设周期5至6年。依托洛阳牡丹的品牌效应,建设集牡丹种植、观赏、以及牡丹茶、牡丹饼、牡丹瓷等牡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建设牡丹文化展示博物馆、工作室、牡丹画创作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洛阳牡丹文化小镇。带动洛阳地区的旅游,推动牡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项目地址
项目位于老城区邙山办事处,华山北路以东,定鼎北路以西,北环路两侧区域,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洛阳北郊机场、连霍高速、310国道、北环路、国花路、华山北路、王城大道、金谷北路、定鼎北路、在建的地铁2号线形成了陆路交通、航空运输优势。项目区内有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洛阳国花园、洛阳牡丹园、天香牡丹园等五所牡丹园,拥有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牡丹基因库,承担着全国牡丹种子资源收集保护、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组培及开发利用等职能,洛阳牡丹享誉海内外。
三、投资总额
60亿元人民币。
四、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形成三大产业区域,其中北侧为牡丹田园综合体,南侧为核心区和配套区。以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积极构建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好五个社区,大力倡导绿色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同时加强社区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小镇内道路等基础实施,吸引项目、资金、人员聚集,逐步将洛阳牡丹文化小镇打造成老城区产业升级新载体、文化旅游新亮点、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核心区建设牡丹展示交易中心、牡丹大学、牡丹修养中心三大项目,并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
(二)牡丹田园综合体。建设牡丹种植示范区、休闲活动聚集区、居住发展区、社区配套等设施。
(三)配套区。建设物流服务、宾馆及餐饮旅游服务设施、居住设施。
(四)洛阳全福食品公司年产6000吨牡丹饼研发、生产项目,洛阳美陶公司年产1万件牡丹瓷项目,土桥苗木花卉公司年产催化牡丹30万盆项目,国际牡丹园和国家牡丹园年产10万盆催化牡丹项目,四季牡丹馆项目,牡丹产品展示大厅项目。
(五)建设牡丹风情小街,牡丹博物馆项目,河洛文化广场项目,牡丹主题广场项目,文化演艺大厅项目。
(六)牡丹食品和工艺品生产工业游项目,牡丹观赏游项目,小吃街项目,购物街项目,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旅游观光车换乘中心项目,大型游乐场项目,儿童游乐园项目,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
(七)梦想小栈项目,互联网村项目,众创空间项目,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八)加快建设好中电阳光新城、东方光源经济适用房社区、中沟村区域新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社区、云顶绿城、元阳隆城棚户区改造等五个社区,把特色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
(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区域内综合道路交通体系,重点建设四纵五横主干道路网,四纵为已建成的王城大道,需修建贯通经三路、经五路、嵩山北路;五横为已建成的310国道,需新建贯通道北六路、北环路、安顺街、康乐街,同步配套建设供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五、投资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洛阳牡丹文化小镇所在的邙山办事处,2001年被农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 “中国牡丹之乡”。“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最早的牡丹栽植地就在邙山,邙山因地势较高,阳光紫外线照射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牡丹种植。
牡丹产业发展优势。目前,老城区牡丹产业链条基本完备,现有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等5个牡丹观赏园,年催花牡丹40万盆,全市催花牡丹技术研发始于老城区,牡丹观赏园数量、催花牡丹销售额老城区一直在洛阳市位列第一,牡丹观光旅游及催花牡丹销售综合收益达5000万元。全福食品公司牡丹饼、牡丹酒已批量生产,牡丹画创作与装裱已初具规模,李学武工作室、郭爱和制作室的牡丹瓷、牡丹三彩釉画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六、效益分析
洛阳牡丹栽培历史悠久,牡丹文化节兴办三十余载,“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被称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在洛阳“牡丹花城”这张蜚声中外的名片衬托下,老城区区非常适宜规划建设洛阳牡丹文化小镇。以洛阳牡丹为旗帜,建成全国牡丹研创第一小镇。通过3至5年努力,逐步形成牡丹种植、观赏以及牡丹产品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等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约10万人到小镇居住,最终将洛阳牡丹文化小镇打造成为创新产业平台和5A级旅游景区。所需客源人群以郑州、洛阳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为主,潜在国际、外省、河南省其它地市客源为辅,并对接来洛阳旅游的群体。据报道洛阳全年计划接待游客1.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本项目建成后:1、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2、容纳20000人次道家养老养生。3、理疗保健1200万人次。4、年综合销售收入30亿,利税9.36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