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zbd000

[江城资讯] 2016年7月18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15: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vuco 于 2016-7-18 15:11 编辑

原标题:出行必备!武汉已调整这5处拥堵路段通行方式…… 

 17日,武汉交管部门宣布,根据市民群众的意见呼声,调整了5处拥堵路段的通行方式,明显提高了通行效率。5处道路分别是南京路、金桥大道下兴业路高架匝道、街道口、南湖大道和园林路临江路段。

  道路通行方式、红绿灯设置、标志标线和交通设施设置是否合理,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6月份,武汉市交管局邀请广大市民提出意见建议,共收到市民各类意见建议100余条。经过路面执勤民警、交通专家和市民代表共同分析研判、实地勘察,目前已对5处路口路段交通方式和设施进行了调整优化。

  南京路从江边进隧道改为单向通行



  市民徐先生反映:每天下班,从沿江大道进南京路走隧道,短短几百米,经常需要半个小时。

  执勤交警:南京路双向仅两车道,有市二医院大门和长江隧道入口。观察发现,南京路(沿江大道-胜利街)路段,由南向北进隧道的车流量远大于由北向南。

  优化方案:将南京路(沿江大道至胜利街)路段改为由江边向隧道口单向通行;南京路信号灯关闭3处、调整4处,增设标牌6处,取消停车泊位2处。

  效果:改为单向通行后,经过两周适应期,高德地图拥堵指数明显下降,平均车速由10公里/小时左右提高到20公里/小时以上。

  金桥大道兴业路匝道下桥后禁止左转



  市民张先生反映:我住在兴业路,每天从金桥大道回家,下匝道总是不通畅。

  执勤交警:金桥大道粉业路下桥匝道距离兴业路口距离近,流量大时,下桥的左转车辆与地面层直行车辆冲突。

  优化方案:高架下匝道车辆禁止左转进入兴业路,改为直行300米在路口左转调头。

  效果:“禁左”之后下桥匝道不堵了。

  省妇幼医院通行改由东门进南门出



  市民徐先生反映:街道口排队进入省妇幼的车辆造成路口拥堵。

  执勤交警:街道口车流量大,高峰期车辆进入医院不畅,进出车流有冲突。

  优化方案:对进入省妇幼医院的车辆门采取“东进南出”办法,打开劝业场路口,街道口车辆一律进入珞狮北路在此调头,由东门进入,紧急情况除外。

  此外,交警还调整了街道口十字路口信号灯放行方式,将4个方向逐一放行改为“双左、双直”,根据流量变化特点,将全天分为5个时段,分配不同的放行时间。

  效果:街道口及省妇幼医院门前拥堵明显缓解。晚高峰时,过去往往要等等待5-6个信号灯,变成2-3个信号灯就能通过。

  南湖大道珞狮路东西方向“禁左”



  市民吴女士反映:南湖大道珞狮路路口(壕沟)车流量非常大,每次等红绿灯的时间非常长。

  执勤交警:两条主干道在此交汇,高峰期4个方向车流量饱和。调信号灯难以解决问题。

  优化方案:禁止南湖大道东西两个方向车辆左转,一律右转或直行后调头;禁止老南湖路车辆左转,车辆一律右转至南湖大道或珞狮路通行;将珞狮南路辅道设置为调头专用车道。

  效果:调整后壕沟路口通行平稳,再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拥堵。

  园林路临江路段设护栏阻止乱停车

  市民刘先生反映:园林路附近,夜间大量车辆违停,造成早晚进出困难。

  执勤交警:园林路(和平大道至临江大道)是新改建道路,因紧邻奥山世纪城商圈,周边小区居民多,夜间车辆随意停放突出,甚至停在路中间和公交站内。

  优化方案:设置道路中心隔离护栏,为防止夜间车辆随意停放在路中间,阻止车辆随意调头。施划3处人行横道线,并调整了和平大道园林路口信号灯配时。另外,交警在此路段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内施划停车泊位168个,协调周边商场、小区进一步开放停车场,规范停车。

  效果:该路段停车秩序迅速好转,市民投诉大幅下降。




[size=6]城市硬件是支撑格局,但管理“软件”是完善细节,二者缺一不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KANAE 发表于 2016-7-18 11:52
阮成发事件暴露了中国底层人民的劣根性:见不得别人好,看到武汉发展的快自己老家越来越没落心里不爽巴不得 ...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到广州深圳去打着工,生怕武汉发展好了显得他们不那么上进高端,最爱看武汉出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6: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场如战场 造谣背后可能性太多了  真希望警方能追查到底 看看什么势力什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KANAE 发表于 2016-7-18 11:52
阮成发事件暴露了中国底层人民的劣根性:见不得别人好,看到武汉发展的快自己老家越来越没落心里不爽巴不得 ...

全国gdp增长率6.7%,而武汉则在8%左右,武汉高于全国说明必有一些其他城市低于全国,每年新出炉的饼子就那么大,武汉划得多了自然就有一些地方划得少了。要不然这几年尘嚣而上的武汉吸血论从何而来?还是保持一个客观冷静的心态吧,就像这十几年北京像开了挂似的疯狂发展,有点什么动作我们不也是说这说那么,差不多的道理吧。同样的还有美国等国家不断的指责中国发展搞的其他国家工业萎缩失业上升等鬼事一堆。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武汉建设的越来越人性化,同时让周边地区更好地吃到武汉发展的果实,这种言论总是会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6: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支持大武汉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8: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中外商企竞争进入2.0时代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江萌 黄磊

【阅读提示】

      武汉历来为全国商业重镇。清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称:“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向全球敞开大门。在此前后,以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为首的外资超市大举入汉,与武汉本土商业短兵相接。武汉第一轮中外资商企竞争硝烟四起。
      武商、中百、中商、武汉工贸等本土商企积极应战、调整业态,引领中部连锁商业风潮。
      10多年后,武汉商业第二轮“龙蛇之争”风波再起。
      境外资本挟商业综合体之势,以三环线为商业圈,在中心城区边缘密集开店。去年,武汉宜家荟聚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经开店相继开业。近日,日本永旺、瑞典宜家、新加坡凯德纷纷透露,将在武汉大规模投资建设购物中心(即融吃喝玩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连一向稳健的麦德龙也在汉跃跃欲试。
      武汉中外商企竞争进入2.0时代,昭示着商业大变局的来临。

【新闻背景】
   武汉商业竞争1.0时代:
    超市的黄金十年



      武汉商业竞争1.0时代,是中外资超市鏖战的十年。
      中国入世前后,连锁超市开始取代百货成为商业发展主流。1997年底,武商集团率先创办武汉第一家仓储式商店——武商量贩。中商集团亦跟进建成徐东平价。紧随其后,时任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大胆拍板:将公司重点从百货业转向连锁超市,程军出任中百仓储超市总经理。1998年,中百仓储首家门店亮相汉口唐家墩。
      1999年7月,武汉工贸总经理李丰意识到家电销售渠道将由批发向零售模式转变,在唐家墩开设我省第一个专业家电零售卖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此前后,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等外资超市巨擘先后来汉,与本土巨头贴身肉搏。
      以程军、李丰领衔的武汉本土商业连锁,深挖本土消费需求,一路攻城拔寨,扩张网点。在与外资超市对垒中,频奏凯歌。2001年,中百跻身中国连锁业20强,此后,中百仓储销售规模、利润总额曾多年位居武汉连锁商业第一位。
      来自武汉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之前,武汉3000平米以上的超市仅有14家,营业面积总和11.57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时,全市3000平米以上的超市达119家,营业面积总和超80.61万平方米。
      在武汉中外商业竞争的1.0时代,本土连锁超市前三强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的网点规模和销售额领跑商界,江城商业业态迎来全新升级。

    外资购物中心大举扩张

      武汉市商务局官网上一则300来字的消息,吸引了武汉商界的眼球。
      消息透露,德国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席龙近日拜访武汉市政府高层,提出将加大在汉投资,准备在武昌汪家墩建设具德国风情小镇形式的大型广场,同时新开3家大型购物中心。
      麦德龙武昌店一位中层管理人士透露,在武汉的购物中心将是麦德龙在中国的全新业态。为了这一天,麦德龙已经准备多年。
      无独有偶。6月20日,永旺梦乐城(湖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村上征典向本报透露,永旺在汉将大举扩张,计划建设5家以上永旺梦乐城购物中心,并每年在汉新建永旺超市。
      瑞典宜家也宣布,将在东湖高新或洪山区一带择地建设武汉第二家购物中心,规模超过其在北京、无锡的投资。
      收购民众乐园后,新加坡凯德在汉接连兴建凯德广场武胜店、凯德1818、凯德西城;香港恒隆举130亿元巨资于武广之侧打造武汉恒隆广场;香港新世界旗下K11购物艺术中心即将入驻汉口航空路和光谷关山大道……一大批外资购物中心重兵围城。
      宜家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说:“20年前是百货时代,10年前是超市时代。现在,商业综合体的时代到了。”
      武汉市商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市商业业态正迎来由超市向购物中心(或称商业综合体)的大爆发期。2010年前,全市购物中心仅有10家,去年底猛增至46家。今年,还有18家购物中心计划开业。这其中,房地产商和外资商业企业投资占了相当比例。

    变局的种子在6年前种下

      丁晖说,建购物中心不是一时兴起。早在2010年,宜家就已着手与武汉洽谈。宜家购物中心只选择全国GDP排名前15位、且人口超过500万人、汽车保有量较多的城市。武汉成为宜家相中的第一批城市。经过几年建设,武汉第一家购物中心终于面世。
      似乎是一种默契。宜家的竞争对手日本永旺同样是在2010年后来汉,他们发展重点也倾向建造大型购物中心。
      2010年,是超市连锁业辉煌的顶峰。“2010中国连锁百强榜”显示,当年全国连锁百强销售额同比增长21.2%,大大超过此前几年。彼时,我国汽车消费也因降价和降低购置税,大踏步进入家庭。
      令人惊讶的是,超市连锁业光芒四射的2010年却成为日后发展的拐点。2011年,全国连锁百强的销售增长率下降为12%,去年降为4.3%,2010年的增长率成为难以企及的标杆。
      在永旺(湖北)商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椎名孝夫等外资商业高层看来,人均GDP达1.2万美元、汽车大规模普及,意味着购物中心进入大发展时代。

      2013年,武汉越过这一门槛。

      对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的兴起,武汉本土商界人士早有共识。2005年,中商就在汉建起首个符合商业综合体形态的徐东销品茂,武商摩尔城、汉商银座也在其后兴建。但除此之外,本土商业在这一业态上乏善可陈,而外资商业却走得更坚决。

    让商业回归消费体验

      与本土购物中心都要经历几年培育期不同。宜家、永旺等购物中心一开业就成为新建商业综合体的翘楚,宜家荟聚、永旺梦乐城金银潭店一年客流量均在1400万人次左右。
      丁晖说,做购物中心,绝不是盖个房子、招个商、建个超大停车场就完事了,那是房地产业的做法。商业必须专业、专注,所有细节注重人的体验感。比如宜家购物中心的二楼、三楼,采取退台式结构,牺牲建筑面积,让在一楼的消费者一眼能看到二楼、三楼的商店,一目了然。整个屋顶采取玻璃贴膜,透光又减少热量。“宜家有个婴儿手推车指数,以观察店内婴儿车数量多寡,来检验家庭对购物体验的满意度。”
      市民杜薇对购物中心出现的变化印象颇深。她说:“在永旺,母婴室内的自来水是温水;在宜家,小孩可以托管到儿童乐园免费玩耍,大人安心购物。这在以前的武汉购物中心都没有见过。”
      一位从武汉本土商企跳槽到永旺超市金银潭店的管理人员有切身感受。他说:“比如细分顾客群,永旺会针对单身群体,推出两个装的苹果、半个装的包菜、小包酱料、单人份的苹果拼盘,方便单身顾客回家打理,避免浪费。永旺的收银台是两人制的,顾客排队较长时可做到一人扫码、一人收银,提高结账速度。”
      细节无处不在。一家外资购物中心的工作间出入口地面印有两个脚印,工作人员出来时,不管面前有无顾客,都会鞠躬致意,以示对顾客的尊重。
本土商业如何出招
      面对外资商业巨头新一轮攻势,武汉本土商业如何应对?连日来,记者多方联系采访武汉三大商业集团掌门人,但他们均婉言相拒,其中一位董事长短信回复:不好说些什么。
      让本土商企低调的,或许源自国内商业零售增幅整体减速的大环境。本土三大商业集团2015年报显示,只有武商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增长,中百、中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虽然不愿公开发声,但外资商业这条“鲶鱼”已经搅动武汉本土商界的神经。武商广场一位中层管理人士介绍,公司要求各部门组队去宜家、永旺参观,对标差距找不足。
      外资商业企业也不敢懈怠。丁晖说,宜家、永旺均定位于家庭消费市场,武商摩尔城则针对白领、情侣,双方定位不一样,但有些消费群存在重叠。武汉本土商企根植江城多年,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武汉大学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吴先明教授说,武汉本土商企在百货、超市时代创造了辉煌,但现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创新能力不足。无论商业模式怎么变化,其核心依然是不断接近人的内心,满足内心愿望,实现消费愉悦感。武汉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消费人群的需求变化,将国际商业模式与自身特色结合起来,不创新就会被淘汰。
      武汉本土商业集团已开始着手变阵。中百集团去年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今年又与日本罗森合作,共同在汉开发便利店市场。武商则发力线上,拓展武商网络购物,同时宣布拟投资84亿多元,在武昌兴建武商梦时代广场。武商集团公告称,这将是“华中乃至全国定位较高、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综合体”。
      中外商业的竞争的2.0时代,序幕已经开启,武汉本土商业能否续写传奇?人们正拭目以待。

    【专家观点】

      本土商业应走差异化之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营销管理系主任杜鹏

      这一轮外资商业入汉与之前不同,永旺和宜家不仅仅在硬件如商场规模、配套设施等方面十分优秀,更在软实力如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是业界翘楚。如今商场内服装、餐饮等品牌同质化严重,一旦有新竞争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就会对行业带来颠覆,这也是永旺和宜家能迅速在武汉站稳脚跟、甚至形成一方商圈的原因。
      本土商企若想要继续保持优势,不仅要跟“外来的和尚”取经,更重要的是要走差异化路线,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才能存活乃至胜出。

    部分外资在汉商业投资一览

      香港新世界(5家新世界百货,2家K11购物艺术中心即将开业)
      台湾蓝天集团(武汉群光广场、百脑汇资讯广场)
      美国沃尔玛(13家大型超市,1家山姆会员店)
      法国家乐福(9家大型超市)
      德国麦德龙(2家大型超市)
      日本永旺(2家购物中心,另有一家明年开业)
      瑞典宜家(1家购物中心,未来在江南再建一家购物中心)
      新加坡凯德(4家购物中心,其中一家年内开业)
      香港恒隆(1家购物中心在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9: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副新闻一则,提到了一主,转过来:

湖北宜昌至喜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2016年07月18日 1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7月18日,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该桥是替代葛洲坝[1.85% 资金 研报]坝顶公路、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战略项目。其中,大江桥为主跨838米的悬索桥,是继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之后,世界第二座钢板结合梁悬索桥。图为世界第二座钢板结合梁悬索桥至喜长江大桥。中新社记者 周星亮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9: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系这些乌龟王八蛋像疯狗一样咬挖哥已经有7、8年了,可是武汉却发展的越来越好,气死那些臭B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系这些乌龟王八蛋像疯狗一样咬挖哥已经有7、8年了,可是武汉却发展的越来越好,气死那些臭B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0:5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十九大过后,武汉相关部门和宣传口应该对在汉大学生进行长期的宣传和引导了,可以通过各方面手段艺术化引导,让这百万同学们对湖北周边的文化,地理,生活习惯,人群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突出荆楚文化的精华和武汉的优越性。这些需要策略,需要智慧,也非常值得这样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1:5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伦wd 发表于 2016-7-18 12:58
湖北省“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广电业发展规划

01  新闻出版广电产业“双百工程”

湖北广播电视传媒基地到哪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8 22: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挖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挖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威武 发表于 2016-7-18 21:55
湖北广播电视传媒基地到哪里去了……!!

说是要动工了……(然而也说了这么多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5: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xzbd000 发表于 2016-7-18 09:12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通过
神农架跻身世界自然遗产行列
世界遗产湖北有四处全国排第二

央视新闻联播也播发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2:52 , Processed in 0.0536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