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0-7 1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浮云 于 2012-10-7 16:53 编辑
这数据来源能给个官方链接么,否则就是纯扯淡!
先是37年到45年全国性的抗战,然后是三年全国内战,平津战役从48年打到49年,这GDP谁统计的?怎么统计的?
客观的说,37年以前当时各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是肯定的,所谓的工业城市,其轻工业产值占GDP权重很高,当时轻工业发达的城市就是上海
包括苏南、天津和青岛。商贸比较发达的都是沿江靠海有租界的城市。而西方工业化国家倚仗的重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在关内的生产规模小的可怜,
那时候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蒋的武器装备全部依靠购买和援助,自己基本没有生产能力。其中,美国和苏联的军援多一些,德国、英国、捷克、
日本的军械主要是购买。现代工业基地(重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大部分都在关外,还是日本、苏联为了资本剥削和政治利用而建立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