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hyqhy

[江城资讯] 2016年2月2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 1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6-2-2 09:52
这个我知道,关键是闹眼子的使馆区还在一直提,不太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拭目以待

你去北京市 上海市领事馆区看看 别人都是独栋房子办公,新华路 新天地写字楼办公都是临时性的 迟早要搬家去汉阳墨水湖旁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北的人 于 2016-2-2 11:29 编辑
黄小岛! 发表于 2016-2-2 09:54
如果市政府搬迁到四新,感觉领事馆区在四新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起码四新生态很不错。 感觉四新领 ...


西安的领事馆区现在也是这样搞,好像也是武汉这种形式,当地做好租售给需要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chicagogsb 发表于 2016-2-2 11:10
没地铁,夹着3号线和6号线之间,不方便本地和外地人来领事馆办签证

有规划地铁10号线到领事馆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qhyqhy 发表于 2016-2-2 08:54
市政府与境外驻汉机构座谈 我市今年力争实现 “结百城之好”

    昨日,市政府与境外驻汉机构新春座谈 ...

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链接http://www.whxc.org.cn/2016/0202/2784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已经确定了 {: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1日,外交部行政司副司长郭武一行来汉阳调研武汉领事馆区工作,省、市外办领导、市规划局、市城建委、市地产集团相关负责领导和汉阳区副区长杜健梅及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陪同郭司长现场调研。座谈会由省外办副主任易先荣主持,汉阳区杜健梅副区长就领事馆区整体现状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做了汇报,市相关部门就领事馆区规划、建设、开发方案进行了汇报,市外办王捷巡视员就领事馆区进驻问题做了相关汇报,省外办领事处王丽霞处长就武汉领事馆区整体发展方向做了汇报。外交部行政司副司长郭武对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表示赞赏,相信在良好的开局情况下武汉领事馆区能蓄势待发,完成领事馆的入驻工作。郭武还就武汉领事馆区的开发主体结构和领馆建设机制介绍了北京使领馆区的开发情况,提供参考。外交部行政司会尽快就此次调研工作研究出指导意见,为武汉领事馆区的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1月14日,受外交部欧亚司委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博士一行5人专程来鄂调研“长江—伏尔加”流域合作情况。调研期间,崔博士一行拜访我办,并与我办及省发改委(中部办)办公室、社科院相关负责人举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我办欧非处副处长李华介绍了近几年来我省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在“长江—伏尔加”框架内的合作成果以及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省发改委(中部办)陈军主任向崔博士一行介绍了推动湖北企业“到俄罗斯去”的工作思路,并希望俄罗斯研究中心运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对湖北省下一步开展对俄工作予以协助。

    在鄂期间,崔博士一行还考察了湖北工建、武汉东风扬子江汽车公司等有开展对俄合作意愿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外侨办于2016年1月26日上午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期间,再次邀请来自15个国家的驻汉外国领事馆官员、在鄂重点外资企业高管、外国驻汉商务代表、在鄂外国专家等外籍人士40名,港澳人士2名旁听开幕式(含政府工作报告)。为配合两会外宾旁听工作,翻译中心再次组织全办英语翻译,为参会外宾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英语同声传译。翻译人员克服了本次任务时间紧、新词多、要求高等重重困难,多次集中讨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词汇,反复斟酌译法,精心组织安排,出色完成了此次同声传译任务,受到参会外宾的一致好评。

    受邀旁听人大开幕式的外籍人士及港澳人士具有较强代表性,他们长期在汉工作,非常关注湖北发展,积极参与对鄂合作。旁听政府工作报告,将有利于坚定在汉外籍人士及港澳人士对湖北发展的信心,增进其与湖北人民的友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以创新驱动“光谷梦” 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发布时间:2016-02-02

1月30日,在2016年湖北省“两会”第三场“创新驱动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用一张张傲人的“成绩单”展示了创新是光谷的立区之本、发展之基。

创新“红利”涌现GDP突破万亿元大关
  “十二五”期间光谷多举并措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成绩斐然。“高新区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迸发了市场活力,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这都是创新政策产生的‘红利’。”胡立山一系列数字进行了注解:
  “十二五”期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连续跨越三千亿、五千亿、八千亿、万亿元大关。2015年,企业总收入达到10062亿元,是2010年的3.44倍,千亿产业达到四个;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73亿元,是2010年的2.01倍;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65.9亿元,是2010年的2.61倍。
  2015年光谷申请专利1.6万件,是2010年的3.02倍,占武汉市50%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0多项。
  2015年新注册企业数量9621家,是2010年的2.7倍,是整个“十一五”期间注册数量的1.4倍。截至2015年底,东湖高新区工商注册企业达3.6万户,是2010年的2.16倍。
  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中,光谷2013和2014年连续两年排名第3。


营造最优创新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
  “为激发创新活力,高新区政府从法制、政策、政务服务、生态体系、文化环境五方面全方位为企业营造最优创新环境。”胡立山说。
  2015年3月1日起,《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实施,固化了30年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保护改革者,激励创新者。
  为促进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创业成本,光谷还研究出台了“黄金十条”、“创业十条”、“互联网+十条”等政策,形成了人才、资本、产业等6大政策体系。
  为方便企业办事,光谷在创新政务服务方面做足文章:实行“三条线”、“三个清单”的高效管理模式;成立政务服务局,实现一个部门管审批;上线运行“智慧光谷·政务云平台”等。
  同时,建成孵化器(加速器)47个、孵化面积达420万平方米,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3家,集聚创业服务机构400余家,举办创新创业活动2000多场,构建了方便创新创业者“找人、找钱、找技术、找场地、找市场、找圈子”的创新孵化生态体系。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光谷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环境,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积极营造“让创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变成一种人生追求”的氛围,让“创业-成功-再创业”、“创业-失败-再创业”成为光谷文化名片。

聚集全球创新要素 打造一流高科技园
  创新需要聚集哪些要素?在胡立山看来,人才、资本、平台、战略缺一不可。
  “实现光谷梦的核心在于集聚人才。”胡立山说,“光谷人才特区”专项政策、“千人计划”、“百人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为光谷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与资本合作方面,推动2500余家企业通过创新产品融资超过600亿元。”胡立山说,光谷推动设立了13家区域要素市场、23家科技支行、1000多家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共有36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8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光谷也有着自己的探索。胡立山表示,光谷大力建设工研院等各类新型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工研院8家(在孵团队超过20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1家,建成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平台501个,其中国家级216个。
  “我们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胡立山介绍,东湖高新区70家企业在美国、法国、英国等50个国家(地区)投资建设研发中心、制造工厂等项目137个,总投资达到35.8亿美元;积极引进世界500强等,已集聚霍尼韦尔、IBM、辉瑞等104家世界领先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共享中心等,700多家外资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兴业。
  创新之城,未来可期,已过“而立之年”的光谷继续勾勒新梦想。胡立山说,下一个30年,光谷将瞄准更高目标,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将光谷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成为走出中国、享誉世界的“光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2-2 10:21
希望巴黎航线早日实现每日一班

其实一周三班足够了,主要是降低票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当光谷的注册企业数达到10万家,年发明专利申请达到4万件的时候,那就真是牛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2: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伦wd 发表于 2016-2-2 11:28
你去北京市 上海市领事馆区看看 别人都是独栋房子办公,新华路 新天地写字楼办公都是临时性的 迟早要搬家 ...

只能说你想得太美了,四新没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的人 发表于 2016-2-2 11:28
西安的领事馆区现在也是这样搞,好像也是武汉这种形式,当地做好租售给需要的国家。

西安才几家领事馆啊?大国小国啊???你觉得适用武汉的情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10:41 , Processed in 0.04218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