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江城资讯] 2016年1月13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 1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13 08:21
昙华林启动核心区保护性修建 最大程度保留现有建筑2016-01-13 08:09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

就知道昨天微博上面的是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liu1989 发表于 2016-1-13 11:24
T3 49万包括交通中心么?

不包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汽车产销量刷新历史
东风本田去年增速达行业4倍

    本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周明德)昨日获悉,2015年,东风本田整车销量达40.6万辆,同比增长31.9%,年销量4倍于行业增速。
    东风本田相关负责人介绍,SUV产品表现抢眼,两款SUV——CRV和XRV销量分别超过15万辆和11万辆,达到总销量的一半。
    业内人士介绍,新车导入和营销策略的调整,是东风本田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东风本田去年先后推出CR-V、全新A级轿车哥瑞以及全新一代艾力绅等新车。2016年,东风本田将优化产品布局,推出3款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并将新开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高效节能的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导入新车。
    2015年,武汉车企普遍增长明显,总产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在武汉开发区,整车企业销量达121.5万辆,同比增长11.2%。在江夏,新投产的通用武汉基地产车24万辆。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起,国内市场回暖,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利好也促进了汽车销售。   
    2016年,随着东风雷诺的投产,武汉汽车产量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武汉还有一批汽车项目正在推进,东本三厂已完成项目场平和临时道路建设,东风本田零部件工业园顺利启动,南京金龙和比亚迪武汉基地也在推进中。

=======================================
2015年,武汉市产销145.5万辆。 2016看通用的增加产能和雷诺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3: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bd000 于 2016-1-13 13:12 编辑

光谷为专利、品牌、创制标准设奖
企业最高可获500万资助

    每家单位专利申请资助(含奖励)总额最高200万元/年
    企业主导创制各级标准也有奖励,每家单位奖励总额最高200万元/年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本报讯(记者肖娟 通讯员冯书祺 周麒 赵东)昨日,东湖高新区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家企业理论上最高可获该区500万知识产权资助、奖励。
    该意见采取资助、奖励、援助、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只要企业提出专利申请,按件数给予资助或奖励,每家单位专利申请资助(含奖励)总额最高200万元/年。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企业主导创制各级标准也有奖励,每家单位标准创制奖励总额最高200万元/年。
    《意见》在许多条款上有创新和突破。比如在专利资助方面,开展“扫零”工程,加大对企业首次申请的专利加大资助,帮助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启航”。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高新区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企业维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给予智力援助,对企业因维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产生的案件受理费、律师费、鉴定费等相关诉讼费用提供资金援助。
    据介绍,仅2014年,东湖高新区企业共争取到省市区专利申请资助、奖励3000多万元,近千家企业受益。
    15年从391件到1.58万件
    光谷专利申请年均增长三成
    链接>>>
    武汉华星光电尚未正式投产,专利布局已然先行,去年共申请国内专利620件、PCT国际专利167件;光谷某中外合资企业去年申请专利近百件,外方技术占股逐年减少,基本摆脱对国外合资公司的依赖。光谷企业知识产权重视程度和运用能力日益突出,昨从东湖高新区获悉,去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58万件,约占武汉市的5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突破9000件,约占武汉市的60%。自主知识产权对东湖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显现。
    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何兆忠介绍,2000年,全区全年专利申请量仅391件,2015年突破1.58万件,每年的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特别是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已成为知识产权较为密集的产业,涌现出一批像烽火科技、长飞、中冶南方等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突出的企业,为产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2014年,华为申请专利3442件,超越日本松下公司,全球申请专利最多。华为的发展有目共睹。”何兆忠介绍,东湖高新区已有106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新增231家),企业要拿到这块国家级招牌,其中一项重要的认定指标就是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要求有近3年的1个发明专利或6个实用新型专利或6项软件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创造反映创新能力,对其积极运用、保护和管理,更影响着企业发展。
    武汉华星光电第6代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在2014年9月开工,2015年就开始了专利布局,国内专利申请620件,发明专利614件,实用新型6件,申请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167件,美国专利85件,“企业知识产权理念非常先进,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企业忽视知识产权工作,教训也很深刻。据介绍,光谷一家从事汽车技术相关研发的企业,长期较少申请专利,注册登记的专利也不多,去年该企业几个技术骨干离开后另起炉灶开了新公司,推出的同类产品竞争力很强。由于此前忽视了知识产权工作,出现纠纷也难以维权,该企业陷入较大困境。
    (记者肖娟 通讯员冯书祺 周麒 赵东)

======================================
搞创新 ,专利少不了。武汉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这块还需要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4: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13 08:01
武汉国税总量和增速双提升 税源增速全国领先
2016-01-12 14:31:33 来源: 长江日报
  昨日,武汉市国 ...

青山区彻底打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4: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13 08:10
天河机场6月告别航班排队 第二跑道提升起降能力超六成2016-01-13 07:57 来源: 长江日报

今年使用这个不太可能  ,去看看工地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6: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xzbd000 发表于 2016-1-13 08:30
沌口都120万了,那加上通用的24万,增长这么多?  还是记者混淆概念,不专业。

神龙今年卖了71W 本田40W 东风所有加起来9W 今年雷洛投产开发区又是个新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现在的试验区好多,旅游、知识产权,各部委都搞了顶得上国务院搞了。而且还有中央的全面改革试验区。
通用加分,沌口不再单打独斗,武汉今年的汽车业增长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期待改造后的昙华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20: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2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2015年工作总结与2016年工作计划

中国科技部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来源:科技部|日期:2016年01月11日
2015年,在科技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聚集高端人才,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兴产业,东湖示范区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预计全区科工贸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新增企业近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36家。
一、2015年主要工作
(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等创新试点工作,各项先行先试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制订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将东湖高新区30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家赋予高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赋予法律保障,保护改革者和创新者;全面清理高新区产业政策,形成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知识产权、对外开放等六大类产业政策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制定实施“光谷创业十条”等系列政策,支持武汉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推进,华中科技大学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等一大批单项价值过千万的科技成果得到产业化。股权激励方面,推动10家单位开展股权激励试点,为4家企业提供6336.4万元股权代持资金支持,示范区已有70多家单位参加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创新方面,新增风险、股权投资类机构233家,总数达529家(资本总量达373亿元);新增1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总数达到75家);新增四板市场挂牌企业292家(总数达到615家),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过750亿元。科技管理改革方面,探索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共向325家企业发放总计5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征集80家服务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券受理单位,为领券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等科技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成立政务服务局,负责全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管委会9个职能部门的86项审批事项统一归口一个局,26枚印章变成一个章,优化政府服务环境。“一区多园”建设方面,认定“一区多园”首批“五区七片”专业园,扩大东湖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试点政策推广到武汉市各科技园区,并在湖北省建立了近30个“园外园”,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对周边区域输出。“自贸区”创建方面,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方面,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二)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
发挥大学生、科研人员等创业资源丰富优势,东湖示范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深入实施“青桐计划”,积极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正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动最活跃区域之一。众创空间建设方面,新成立天使翼等33家众创空间,新认定中南民族大学等14家大学生创业特区,新增光谷创业咖啡等14家创新型孵化器和高科医疗器械孵化器等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孵化(加速)面积67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众创空间特色化发展,形成“免费创业辅导+天使投资”、“校园创客+天使投资”、“培训+投资”、“开放式平台+天使投资”、互联网开放平台、“线上线下社区+交互设计研发”等七种新型创业服务模式;示范区孵化器(加速器)达到7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5家),孵化(加速)面积达到4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4300家。“青桐计划”实施方面,加快推进“青桐三部曲”(青桐计划、青桐汇、青桐学院)实施,全年举办12场光谷青桐汇活动,两年来累计举行“光谷青桐汇”23期活动,路演项目115项项,其中39项项目共完成融资7.8亿元,观摩人数近2万人次 。“光谷青桐汇”已成为全国创投界、创业界的一个重要知名品牌,已在成都、西安、合肥、长沙、青岛等地复制。创业活动举办方面,中国创业服务峰会、双谷双创会暨光谷创业节、“硅谷-光谷”双谷双创节、全球黑客马拉松、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等一系列创业赛事在光谷举办。
(三)着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2015年,东湖示范区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武汉生物、光电、地质资源环境等8个工研院建设,其企业孵化、技术服务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孵化和培育新兴产业的作用也正在显现。截止目前,工研院已孵化公司110家,实现销售收入4.13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20个,服务企业22705人次,实现服务收入2623万元;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212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创新平台达到293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方面,新成立智慧医疗及健康、创客等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第四届武汉汽车电子发展研讨会”等10余场论坛活动,促进产业链互动,增进行业交流。示范区联盟数量达到48家,其中国家级联盟达到9家。
东湖示范区获批以来,专利申请量保持年均36%以上增速, 2015年专利年申请量突破1.58万件,占武汉市的50%,预计2016年东湖示范区专利申请量将达到1.8万件。累计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0多项。在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数控、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首个国际标准、国际领先的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全球首个商用可控制可定位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数字PET)、国内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工作幅面最大的3D打印装备、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等在东湖示范区诞生或研制成功。
(四)着力聚集高端人才
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东湖示范区加快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加速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人才特区”效能正在加速呈现。2015年,东湖示范区设立11亿元规模的光谷人才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实现人才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启动“3551”青年创业大赛,面向全球招募“城市合伙人”。目前,示范区聚集了3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3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高端人才的“洼地”。
(五)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东湖示范区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加强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化基地等建设,持续开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武汉新芯3D NAND Flash 芯片项目、武汉华星光电和武汉天马第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三川德青环保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奇宏光电(武汉)凤凰山产业基地等5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加快推动光电子信息、激光、地球空间信息、汽车电子、信息安全等16个国家级专业产业化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实施领先战略,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VR/AR、3D打印、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示范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光纤光缆、光器件、激光等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二。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建设成效显著。
二、2016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东湖示范区将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新区、打造“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重点做好5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自由创新区建设,打造创新光谷。大力推进先行先试,加快建设“自由创新区”。提升创新引擎动力,实施“光谷合伙人”计划。加速天使投资发展,建设科技金融特区。鼓励和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持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土壤和生态。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长江中游乃至更广泛地区创新发展。
二是构建“光联万物”产业生态,打造实力光谷。以推动“互联网+”融合、“光谷智造”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光电技术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将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平台产业,大力推动生物健康、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四大战略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光联万物”的产业生态体系,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升级示范引领区。
三是构筑内陆开放先行高地,打造开放光谷。深入推进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双谷”合作,以东湖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建设国际金融创新实验区,搭建跨境贸易平台,促进国际人才自由流通;积极承办重大国际活动,引进国际机构组织,促进国际要素资源集聚,加快推动高新区产品、技术、资本、标准“走出去”的步伐,提升高新区国际竞争力;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东湖高新区打造为中部区域开放新支点。
四是构建全新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光谷。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复合式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水、能源、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连续运行,实现信息流高速融通;大力推进智能化管理,提升市政、交通等城市管理水平,打造高效、便捷、舒适的智慧新城;优化城市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创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
五是大力改善社会民生服务,营造幸福光谷。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东拓南进”战略,建设光谷新中心;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推进养老和医疗事业发展,改革机制体制,构建立体网状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公共文明氛围,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会;坚守生态底线,重点推动东湖高新区“两翼一环,廊道交错”的生态格局构建,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推行精细化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合理引导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动光谷公平、包容发展。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2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2016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东湖示范区将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新区、打造“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重点做好5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自由创新区建设,打造创新光谷。大力推进先行先试,加快建设“自由创新区”。提升创新引擎动力,实施“光谷合伙人”计划。加速天使投资发展,建设科技金融特区。鼓励和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持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土壤和生态。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长江中游乃至更广泛地区创新发展。
二是构建“光联万物”产业生态,打造实力光谷。以推动“互联网+”融合、“光谷智造”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光电技术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将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平台产业,大力推动生物健康、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四大战略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光联万物”的产业生态体系,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升级示范引领区。
三是构筑内陆开放先行高地,打造开放光谷。深入推进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双谷”合作,以东湖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建设国际金融创新实验区,搭建跨境贸易平台,促进国际人才自由流通;积极承办重大国际活动,引进国际机构组织,促进国际要素资源集聚,加快推动高新区产品、技术、资本、标准“走出去”的步伐,提升高新区国际竞争力;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东湖高新区打造为中部区域开放新支点。
四是构建全新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光谷。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复合式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水、能源、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连续运行,实现信息流高速融通;大力推进智能化管理,提升市政、交通等城市管理水平,打造高效、便捷、舒适的智慧新城;优化城市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创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
五是大力改善社会民生服务,营造幸福光谷。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东拓南进”战略,建设光谷新中心;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推进养老和医疗事业发展,改革机制体制,构建立体网状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公共文明氛围,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会;坚守生态底线,重点推动东湖高新区“两翼一环,廊道交错”的生态格局构建,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推行精细化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合理引导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动光谷公平、包容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2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五”期间万吨级海轮将可常年直达武汉

2016-01-13 21:57:3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月13日电(记者王贤、皮曙初)记者从12日召开的长江航道局2016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长江航道局将继续推进航道治理,进一步改善通航条件。其中安庆至武汉航道水深将达到6米,万吨级海轮可以常年直达武汉;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将全线贯通;上游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水深将自下而上逐步由2.9米提高到3.5米,达到二级航道标准。

“十二五”期间,长江航道整治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实施航道整治工程25个,累计完成航道整治投资85.5亿元,是“十一五”的2.56倍。1907公里的干线航道得到治理,其中508公里达到一级航道标准,384公里达到三级航道标准,1015公里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

长江航道局局长付绪银介绍说,为响应国家战略,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之路,“十三五”期间,长江航道局将大力建设生态航道,开展航道通过能力与生态承载能力的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航道开发强度,减小航道建设对自然资源、水域环境的消耗和占用。

长江航道局还将进行数字航道大“升级”,内容涉及航道要素数据采集、航道条件预测、电子航道图生产服务、干线航道养护管理数字化、航道资源保护监测等多方面。建立长江航道数据中心,实现沿江AIS、海事、社会船舶等单位数据的融合,丰富信息来源,并向社会提供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00:0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心光谷中心城的建设,2016赶紧发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0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注集成电路产业项目,2016年安排中好像没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2:51 , Processed in 0.04599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