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9 1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海南再出发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然天翻地覆,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国际国内大环境并不友好。国际上经济全球化面临逆风、自由贸易退潮,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行动步步紧逼,疫情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方面的发展环境明显趋紧。这种内外环境的变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趋势不完全合拍,大逻辑上也不太自洽。
海南发展基础和条件并不出色。过去30多年发展可谓中规中矩、勉勉强强,经济体量大致就是内地一般地级市的水平。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的90%,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另外海南产业基础薄弱、环境约束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科技人才实力落后。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建成如此体量庞大的自贸港,世界上绝无仅有,难度可想而知。而反过来说,劣势也是优势,正是由于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的牵绊,半张白纸好作画,反倒可以放手一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缺项比较多:缺人、缺钱、缺智、缺资源、缺办法、缺治理。特别是海南从农耕经济走过来,整体上缺失工业化的磨砺和工业文明的洗礼,社会治理方面对人和社会发展土壤的改造也是弱项。一些好的发展战略在海南实施起来往往走样、变形亦很常见。实际上,社会治理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动员、改造发展土壤的过程。一座没有“信徒”前赴后继参与建设的“庙宇”,日后“香火”能旺到哪里去?这也是很多人信心不足的地方。
平心而论,上述的矛盾和症结中 央也并非视而不见,甚至可以说了然于胸。既然做出了这么重大的战略决策,就必然有通盘的统筹权衡和周密的部署安排。毛主席说过,***怕就怕认真!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认真的,也是严肃的,决不可低估此次中 央的决心。海南必须成功、必定成功,除了走向成功,海南已无路可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