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知行合一

[综合发展]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子智库》:近日,民航局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此次开放第七航权的意义何在?

邹建军:单方面开放客、货第七航权,这不仅是中国民航史上,恐怕也是全球民航史上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决心是很大的。第七航权开放试点形成了海南天空开放的政策高地。

从世界著名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凡抓住了航空经济效应的自由贸易港,都继续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并且都拥有与之领先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航空枢纽。譬如欧洲的阿姆斯特丹、中东的迪拜、东南亚的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等。而且,在这些自由贸易港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开放第五航权几乎是其标配政策。如今,海南在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的基础上,继续开放第七航权,必然为海南机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独特区位优势:不但对内能够有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而且对外能够实现北美、中东欧、东北亚与环印度洋、东盟及大洋洲地区的连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綦琦:第七航权在国际航空市场商务实践中并不常见,其原因在于,签约国等同开放其国际航线给予外国航空公司运营,容易对本国航空公司运营的相同航线造成过度竞争压力。试点开放第七航权,是自贸港旨在吸引境外资本在航空领域投资的重要举措,以市场换取自贸港建设所必需的更大规模、更加广泛、更多联通的国际航空投送能力供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不移信心。

航旅业对建设自贸港战略战术价值显著:自贸港面向和服务的对象是全球,其终极目标是加速海南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等经济发展要素大格局,参与全球生产要素大流动。构建海南与全球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及时高效的客货运连接和投送能力,十分重要和极为迫切,航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而且必须先于自贸港建设而率先完成构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发展的视角看,未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但能够有效促进海南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能够由此带来巨大的航空市场需求。譬如“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展外国人免签入境渠道、放宽申请免签入境事由限制等”,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区域供应链结构和国内居民出境休闲消费行为。因此,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际货物转运中心的建设战略要求,必然会吸引来自国内航空公司在海口建设面向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航空门户枢纽;也能够吸引欧美或环印度洋国家航空公司在此设立运营基地;以及全球性航空物流服务商在此建立国际转运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子智库》:开放第七航权对海南航空业格局会有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因国外航司入局“分食”,而加大国内航空企业的生存压力?

邹建军:此次第七航权试点只是在海南,国内其他航线是没有开放的。在这种情况下,打造海南航空枢纽,如果本国航企不去投入,而由外国航企来建这个运营基地,那带来的就不是直接竞争,而是间接竞争。短期看,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航空企业都有机会。当然,对海南本土的航空公司肯定会构成一些压力。但开放就是要通过引入新的竞争对手,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内部活跃起来。

綦琦:短期可能看似“吃亏”,但是海南建设自贸港所需的新兴航旅市场从“0到1”是需要时间培养的,商旅消费市场需求是需要培育的,只有往来自贸港和在自贸港中转的商旅消费惯性慢慢形成后,海南建设自贸港才会有可持续、稳定、有增量的航空客货市场需求。必要的消费市场培育成本是要支付的。

第七航权对国内外航司一视同仁,对国外航司开放市场的所谓“引狼入室”,是为了更好发挥其“鲶鱼效应”倒逼国内航司坚持市场导向的高品质、高效益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0: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20-6-18 09:48
海南开放第七航权,这样的政策要是放在内地任意一个二线城市,他们的高楼迷帖子至少能讨论上50页,海南岛民 ...


如果不是因为环保婊捣蛋,三亚新机场的航站楼应该出土了,在这个基础上岛民对自贸港自然就会很关注。
--恳请陈处长多主动出击,打击环保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20-6-18 09:53
《原子智库》:开放第七航权对海南航空业格局会有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因国外航司入局“分食”,而加大国内航 ...

第七航权的开放是有限度的,因为每条航线客、货总班次最高每周分别为7班,这可能使得外航不愿意在海南假设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2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省旅投公司与福建两大航运集团签约 推动邮轮产业发展


6月18日上午,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福建中运投资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三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积极开展邮轮旅游业务,共同探索海南邮轮旅游试验区建设。在合适的区域打造邮轮港口产业聚集区,并根据未来海南全岛邮轮产业发展的需要,共同筹建邮轮产业投资基金,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海南再出发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然天翻地覆,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国际国内大环境并不友好。国际上经济全球化面临逆风、自由贸易退潮,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行动步步紧逼,疫情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方面的发展环境明显趋紧。这种内外环境的变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趋势不完全合拍,大逻辑上也不太自洽。
海南发展基础和条件并不出色。过去30多年发展可谓中规中矩、勉勉强强,经济体量大致就是内地一般地级市的水平。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的90%,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另外海南产业基础薄弱、环境约束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科技人才实力落后。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建成如此体量庞大的自贸港,世界上绝无仅有,难度可想而知。而反过来说,劣势也是优势,正是由于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的牵绊,半张白纸好作画,反倒可以放手一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缺项比较多:缺人、缺钱、缺智、缺资源、缺办法、缺治理。特别是海南从农耕经济走过来,整体上缺失工业化的磨砺和工业文明的洗礼,社会治理方面对人和社会发展土壤的改造也是弱项。一些好的发展战略在海南实施起来往往走样、变形亦很常见。实际上,社会治理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动员、改造发展土壤的过程。一座没有“信徒”前赴后继参与建设的“庙宇”,日后“香火”能旺到哪里去?这也是很多人信心不足的地方。
平心而论,上述的矛盾和症结中 央也并非视而不见,甚至可以说了然于胸。既然做出了这么重大的战略决策,就必然有通盘的统筹权衡和周密的部署安排。毛主席说过,***怕就怕认真!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认真的,也是严肃的,决不可低估此次中 央的决心。海南必须成功、必定成功,除了走向成功,海南已无路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建设自贸港:海南从此脱胎换骨


海南自贸港怎么建?习 近 平 总 ** 曾在杭州G20峰会上掷地有声:“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其实这也恰恰是建设自贸港的应有之义。
“轻关”就是建立并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殊税收制度,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易道”就是加快形成陆海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与各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商”就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商通八方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宽农”就是便民利民惠民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 近 平总**以古喻今,深刻地阐释了当今世界应秉持的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展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与立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 总 书 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与习总**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就是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全岛封关的传言自海南建省始,已经传了三十多年,“狼来了”多少回了,但此次白字黑字写在明面上,看来是经过认真评估和深思熟虑的重大部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海关特殊监管制度一开始只在某些重点园区实施,为什么要搞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总体方案公布后立即实施全岛封关岂不是更震撼、更高效?而且持这种认识的民众还不在少数。实际上,之所以预留几年的过渡期,有着深层次的周密考虑。一方面是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的考虑,目前显然还不具备;另一方面是经济流量的考虑,海南和内地的经济往来非常紧密,90%以上的人流、物流量是同内地之间发生的,在海南面向境外的经济流量和体量还没有培育起来前,管住“二线”势必会影响海南与内地的经济紧密往来,这需要深入细致的评估,即使今后全岛封关了,海南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和往来紧密度也应该不会削弱,海南自贸港和新加坡、迪拜最大的不同就是背靠14亿人的大市场,这也是独特的举国优势所在;最后也有给海南沉淀产业和资本的考虑,海南制造业基础薄弱、底子薄、欠账多,在这几年的过渡期内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为海南多沉淀和培育一些产业底子,积累一些资本和红利,也是现实的需要。这也就是“一线放开快步走、二线管住慢动手”的深刻内涵所在。综合统筹上述几方面因素,最后来确定全岛封关运作的时间节点。很显然封关只会提前,不会推后。重中之重是接下来两年的开局收效和早期收获,值得深入研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就是“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包括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是对海南本岛人民实打实的显性福利。一是积极回应本岛居民的呼声和疾苦,照顾和体谅人们多年承受高物价、低工资等方面的损失;二是动员和增强人们参与自贸港建设的热情,以实实在在的生活红利提升获得感和参与度。
在全岛封关前,本岛居民享受的进口免税日用消费品,猜测一下正面清单的内容,至少大致应该包括奶粉、牛奶、牛肉等一些食品,女士们比较青睐的化妆品、婴幼儿用品,有车一族的免税汽柴油,大众日常生活的烟酒产品,甚至进口蔬菜、水果等。这是给本岛居民专享的,有本岛身份证或者居住证才能免税订购。岛外居民暂时无缘享受,如果你非想享受,那就移居或落户海南自贸港,或者你有亲戚朋友在海南享受福利的,那就去蹭吃蹭喝蹭住,总有一款适合你。至于像名表、汽车等单值高或大件类商品,短期内估计尚不会列入,因为涉及到监管难题和政策红利释放周期等问题,未来迟早会放开,特别是免税进口汽车类商品,本岛部分居民一定是热切期盼的。即使最后放开,也会限制使用区域范围、消费取向等问题,要么只能在本岛使用,要么人性化一些,允许开往到内地短程但必须限期返回。很显然,权利和责任是要对等的,既然享受了特殊优惠的权利,必然就要承受相应的不自由、受限制的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本岛居民及游客要享受免税购物,原则上要到免税店,享受乘飞机、火车、轮船离岛每人每年10万人民币的额度,不限购物次数,种类将由目前的38个大类增加到更多品类,既要适销对路,又要让消费者觉得舒心便利、物超所值。特别是行邮税的政策优惠调整,目前的行邮税8000元的起征点明显滞后了,有可能进一步调高,从而增加消费吸引力和价格竞争力,目的就是刺激在海南免税购物消费,促进国内民众境外消费回流,加快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出境游人数约1.3亿人次以上,境外消费额超2500亿美元之多,即便引导回流30%到海南,将有5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和海南2019年GDP基本持平,由此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看得见、也吃得着。还不包括旅游+医疗、+康养、+教育等拓展市场领域的消费空间。
在全岛封关后,本岛居民享受的进口免税商品会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甚至人们戏言居民小区门口的士多店出售的都是免税日用消费品。可以预见的是,海南岛内大型免税店之间的商业竞争会更加激烈,牌照“溢价”会收窄,而品牌、区位以及渠道优势会进一步凸显。海南将朝着“购物天堂”的目标加快对标,吸引络绎不绝的广大海内外旅客光临消费。曾有专家调侃说在海南想花个万儿八千很容易,但花个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就难了,有效供给不足,消费渠道堵塞。未来这种情形将不复存在,海南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这是未来的发展愿景,与后续的推进运作和政策调适密切相关。当然,与之如影随形的就是带货、水客、代购等现象和职业的大量滋生,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2020年受疫情影响香港封关及内地隔离政策,很多在香港从事代购业务的人员大批转战到海南,打一枪挪个地方,关于“猫和老鼠”的游戏只是换一个更大的空间上演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海南全岛封关预期和相关配套政策,将在政策层面人为地创造了一个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境内区域”,海南由此将脱胎换骨,在一些功能上将对标打造“大号的香港”。这个独特的区域不仅存在显性的生活消费福利和税收优惠,更有很多显性、隐性的有待深挖、深淘的商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由此吸引大量人员、资本和产业集聚这一区域,尤其会伴随全岛封关窗口临近而日甚。而且,自由贸易港和自贸试验区本质上是不同的,自贸港是打造“特例”,自贸区是一般的可借鉴、可推广的“案例复制”;换句话说自贸区是一般批发,自贸港则是零售专营。因此,我们看到国内自贸区已经“批发”了18家,后面还有可能扩容,但自贸港就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出一些起色前,或者说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前,大概率国内不会落地第二家自贸港,尽管目前很多省市积极造势呼吁、极力争取,似乎紧随海南之后志在必得,但短期基本上会无功而返。这并非单纯的经济考量、尺短寸长,这是战略,是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22:12 , Processed in 0.04685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