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广州前进

[规划建设] 南沙一张信息量极大的重磅图(广州期交所大湾区银行明珠科学园IFF永久会址南沙大剧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珠科学园有新进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6-4 11:15 编辑

重磅!

http://ggzy.gz.gov.cn/jyywjsgcfwjzzbgg/707406.j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1: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广州主力加强产业投资,加大就业力度,产业上来了,税收和经济总量才会上来,上市公司和资金才会多,这是城市实力的根本。这是广州的短板。这才能让广州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取得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6-4 11:50 编辑

投资9亿!南沙珠江街明珠科学园一期南部组团首批项目正式开启勘察设计招标!

2020-06-02  南沙部落  

从相关信息了解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东部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南部组团首批项目正式开启勘察设计招标。


项目背景

南沙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位置,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公里。南沙科学城涵盖珠江东、南沙湾、万顷沙、龙穴北、庆盛等片区,规划面积约99平方公里

目前南沙科学城将围绕大湾区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核心关键定位,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全球开放合作枢纽、战略产业策源地和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示范区等四个支撑发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和战略产业策源地。





沈阳自动化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和力学所(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为首批进驻点建设工程。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将以力学所承担的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为切入点,建设国际一流的空天科技领域研发中心。中心将聚焦空天领域相关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核心问题,推动力学和空天科技的深度交叉,发展先进动力、宽域飞行、太空先进制造、空天多要素环境模拟与实验等关键技术。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将开展面向深远海的大型智能无人海洋装备研究,突破海陆空天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关键技术,成为广州建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不可或缺的板块。

项目规模: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南部组团首批项目包含沈自所广东省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极端海洋环境综合科考系统(以下简称识海工程)、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方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及人才公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工程、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本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约9.51万m2,总投资约9.05亿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具体建设规模(暂定,以使用方需求为准)见下表:


1.沈自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

智能院项目地块(DZ0106036)位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南沙区珠江街,纵二路以南,明珠湾大道以西地块),用地面积26668㎡,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A35),容积率≥1.5且≤2.5,计容建筑面积≥40002㎡,且≤66670㎡,建筑限高60米。

智能院拟建研发办公楼、智能荷载楼、机器人检测中心,本期建设项目为智能院中部分子项工程,所有建筑功能要求与本期建设内容最终以使用方需求为准。

2.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项目(以下简称识海工程)

识海工程项目地块(DZ0106036)位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明珠湾大道西侧,规划纵二路南侧),总用地面积47019㎡,其中预研项目用地面积14300㎡,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A35),容积率≤2.5,计容建筑面积≤117548㎡,建筑限高60米。

识海工程拟建运控与数据中心、综合办公与科学传播中心、科考样品与科学研究中心,所有建筑功能要求与本期建设内容最终以使用方需求为准。

3.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方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

南方中心地块(DZ0106028)位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南沙区珠江街,凤凰大道以北,明珠湾大道以西地块),用地面积34632㎡,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A35),容积率≥1.5且≤2.5,计容建筑面积≥51948㎡,且≤86580㎡,建筑限高60米。

南方中心拟建总部大楼、关键效应测试楼、分系统研发楼、总装总测厂房、空天飞演中心,所有建筑功能要求与本期建设内容最终以使用方需求为准。

4.人才公寓

人才公寓拟建公共食堂与公寓,选址及建设规模以主管部门批复文件为准。

交通条件

明珠科学园交通条件优越,主要城市道路为凤凰大道与明珠湾大桥(在建)。凤凰大道是南沙区南北联系的主干道之一,向北可联系横沥、蕉门河、庆盛区域,向南可快速连至万顷沙区域;明珠湾大桥为在建项目,未来将成为连接蕉门河与南沙湾地区的重要通道。明珠科学园周边现状水网密布,水运发达,处于凫洲、龙穴水道与蕉门水道的交汇区。轨道交通方面,规划广中珠澳高铁、NS1线从明珠科学园附近经过,周边有15号线、18号线、NS3线等经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4 1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8: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188亿元!南沙集中动工23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亮 点

投资80亿元打造中以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是由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与以色列AquaMaof公司、盐津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德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项目配套建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加工厂和10万吨冷冻冷藏库,项目集科研、养殖、种植、深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总投资超过23.2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物流枢纽项目也是关注的焦点,该项目由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合作建设,选址位于龙穴岛南沙港二期西侧用地,面积约230亩

“该项目以肉类、进口食品、本地优质水产品等农产品为主要经营品类,致力于建立一个集大宗交割、生鲜食品加工、ZY厨房、冷链仓储、冷链城配、展示交割为一体的集成物流中心。”南沙区现代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钟惠彪表示,项目将实现从大宗产品直接到消费者端产品的集成转化,并通过1小时的城配服务,直接到达90%的大湾区消费者手中。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物流枢纽项目示意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5 0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6-5 00:08 编辑

127工程南沙科研基地项目(二期)设计施工承包迎公示招标

2020-06-03  南沙部落  

从相关信息了解到,127工程南沙科研基地项目(二期)设计施工总承包开迎来公示招标,详细如下:

项目名称

127工程南沙科研基地项目(二期)

项目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资讯科技园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27工程南沙科研基地)内(场地区位如图所示)。

127工程南沙科研基地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资讯科技园海滨路北侧,基地范围南至海滨路,北至南横南路(规划)、东西侧分别为城市规划路,南邻凫洲水道,总用地面积为66462平方米

地块信息

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A35),容积率≤2.21,建筑密度≤30.3%,绿地率≥35%,建筑限高≤60米。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包括两栋主体7#、8#综合楼建筑工程勘察及设计任务。全区项目总规划总用地为:66462.0平方米;本次规划新建7#、8#综合楼(分别为教学科研用房和人才宿舍用房,且包含室内外工程)、建筑附属园林场地(包括不限于:建筑周边配套园林绿化、配套营地道路、配套围墙及配套大门)、地下空间(包括不限于:地下停车场以及人防工程)。

一、南区地下室建筑面积7019平方米;机动车位285个,设置30%充电车位;与2#、4#、1#、5#、11#的地下室相连接,共用车道及疏散出入口。

二、7#、8#用地范围约12697平方米;7#海洋环境与工程中心、数字处理与科学计算中心及后勤楼,地上17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9.95米,地上建筑面积24282.66平方米;8#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中心及后勤楼,地上17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9.95米,地上建筑面积24282.66平方米;7#、8#楼地下室:地下室一层,位于7#、8#楼下方,建筑面积7450平方米;设置人防面积约为4900平方米;机动车位约200泊,设置30%充电车位;非机动车区域约2000平方米。

三、北广场范围约12371平方米。北广场含填土、园林绿化、道路、市政工程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5 0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金牌)工匠”,最高奖励100万元!

2020-06-04  广州南沙发布  

6月1日,小南从南沙区人社局了解到,2020年南沙(金牌)工匠奖励正式接受申报,本次评选将评选出“南沙金牌工匠”名额1个,可获100万元奖励金;“南沙工匠”名额不超过50个,每人可获得2万元的奖励金。其中,“南沙金牌工匠”从“南沙工匠”中选出,不能重复享受“南沙工匠”奖励。申报时间从6月1日至7月10日(系统申报截至7月5日)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申报条件较上届更简明。

申报人需从事生产服务一线岗位(行政、管理岗位除外)并取得下列业绩(掌握技能要与从事岗位基本一致)之一即可申报:

在技能大赛和技能人才评选中成绩突出,曾获世界技能大赛前五名或获得市级以上一类大赛前三名成绩或市级以上技能类荣誉称号;

享受市级以上人民政 府颁发的特殊津贴;

成立个人技师工作室,具有一定的绝技绝活,并总结出独特的操作工艺和操作方法;

善于带领团队解决生产实践关键技术工艺问题,积极向职工传授技能技艺,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拥有相关专利,并取得知识产权类证书,能在岗位工作上对生产技艺改进、技术革新、质量攻关、发明制造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企业或行业内推广应用;

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关职业技能领域的论文或文章2篇以上;

被市级以上政 府机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聘任为相关职业技能领域的行业专家;

因拥有精湛技能曾接受官方媒体采访及正面形象宣传报道,在行业内或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

具备技师(二级)以上级别的职业资格,且具有南沙区户籍或在南沙区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岗位工作2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对申报人的户籍、学历没有要求

同时,小南还了解到,申报人所在单位应满足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及其受托管理范围内,包括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含视同法人单位的专业服务机构)的企业,以及本区的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经认定的单位。

此外,今年的申报手续更简便。

今年的“南沙(金牌)工匠”申报采用“系统申报+现场申报”双重申报,由企业协助员工进行统一申报。同时与南沙区政策兑现事项系统做好统一对接,企业只需运用原来已熟悉操作的南沙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网址:https://qiye.gzns.gov.cn/)即可进行申报。申报资料也可打包上传,免去了系统录入信息过程中可能发生数据丢失的风险。

据介绍,2018年,南沙启动了首届南沙(金牌)工匠奖励活动,吸引了近200名深耕南沙制造装配、设备维修、装卸运输、化工检验和珠宝制作等各个领域生产服务一线的能工巧匠踊跃报名。经过权威专家组科学严谨的评审,最终评出了1名“南沙金牌工匠”,和49名“南沙工匠”。根据安排,每2年面向全区能工巧匠开放申报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6 17: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6-6 17:31 编辑


按:风洞、冷泉、海洋科考应该是在龙穴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6 17: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州前进 于 2020-6-6 17:46 编辑

https://finance.sina.cn/2020-06-06/detail-iirczymk5566189.d.html

https://wap.eastmoney.com/news/info/detail/202006061512256163

广州市两 会金融创新扶持新政“大盘点”:推动筹设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2020-06-06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州市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步伐骤然提速。

  6月6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其中,广州市计划出台的多项金融扶持措施,备受市场关注。

  1、配套保障和服务好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建设,推动筹设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2、推进设立港澳保险业内地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完善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工作机制。

  3、争取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推动一批企业加快上市。提升保险业务保障实效,加强保险资金运用;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4、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国际金融城、南沙国际金融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海珠广场文化金融商务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和金融科技。引导金融业加大对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表示,这预示着广州期货交易所的落地建设步伐悄然提速。

  一位期货公司高层向记者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有可能率先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产品。毕竟,《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广州碳排放交易所的平台功能,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允许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资格审查的境外投资者(境外机构及个人),以外汇或人民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碳排放权交易。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掌握在买方手中,国内碳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完善,定价机制缺失,需要国内相关部门推出配套期货产品以引导现货价格,为国内碳排放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实建设提速之际,金融市场还在密切关注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的筹建步伐。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可能将承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一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包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统一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简化结汇和支付管理方式,完善操作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非银行债务人直接在银行办理外债注销登记,取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企业办理外债注销登记时间限制等。

  二是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以及开展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试点,优化银行账户开户服务。

  三是试点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比如企业通过这家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进行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在资金池内实现本外币按需兑换。

  四是开展跨境人民币投资贷款业务

  五是扩大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探索扩大跨境转让的资产品种,并纳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以及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在满足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规范开展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业务等。

  此外,推进设立港澳保险业内地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令金融市场同样看到粤港澳三地保险业务互联互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要建立完善的港澳保险业内地保险售后服务中心,要突破的业务瓶颈不少。首先,要完善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务,对符合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和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的保险业务,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其次,要鼓励鼓励港澳地区人民币保险资金回流,支持港澳保险公司依法取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提升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这些金融扶持措施的加快落地,广州有望成为国内金融产业的新集聚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新中心

  “事实上,我们还在密切关注广州对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设立发展的扶持措施,包括如何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并募集境内外人民币资金,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一家国内大型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人指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6 17: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southcn.com/gd/conte ... ntent_190985802.htm

广州打造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筑基

含明珠科学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平台

2020-06-05  南方日报  记者 李鹏程

  广州市两 会召开前,广州提出,将着力构建以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4个省实验室为策源创新载体、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近年来,广州着力深耕科学领域,大手笔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大平台集聚优势,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基础研究环境。”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介绍了布局打造“1+4+4+N”平台体系的初衷。

  接下来,广州希望借助该平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0”到“1”的突破,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成“上天入地下海”原始创新策源地

  “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中,“1”是指明珠科学园。广州将以此为主阵地,建成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区,打造上天(空间科技)、入地(地球科学)、下海(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支撑南沙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目前,已明确入驻明珠科学园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端研发及重大创新平台等共15个项目。明珠科学园一期土地平整已完工,当地正在推进一期首批项目相关建设工作。

  在此基础上,广州还将布局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

  围绕深海、深地、深空等科技前沿领域,广州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启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原始创新‘源头活水’,抢占深海生态领域、空天往返和临近空间技术领域国际领跑地位,开启极端环境下海洋科考新模式,推动细胞治疗新一代医疗技术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王桂林谈到。


  “原始创新主力军”打造国家实验室梯队

  坐落于广州的4个省实验室包括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接下来,广州将以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打造国家实验室梯队。

  为此,广州出台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创新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实现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制度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牵头攻关的磷酸氯喹治疗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第6、7版,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国内7家医院及伊拉克、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并获省向联合国推荐全球推广。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多个单位参与建设,汇聚16个院士团队的47个高层次科研队伍,实现广州市科研经费首次跨境拨付香港。

  此外,第三批启动的两家省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省实验室,也已完成组织机构建设。

  “广州将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学问题、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集聚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升级优化实验室体系。”王桂林表示。


  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带动战略级新兴产业发展

  广州现已成建制、成体系、机构化地引进了中国科学院系统高水平研究院、复旦大学等国家级大院大所和顶尖高校落户,积极推进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10余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

  “N”所指代的,即为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广州将以此为技术供给主平台,带动国家战略级新兴产业发展。

  其中,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6家已获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认定(占全省的75%)和定向支持,共获省财政资助2.38亿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研发非接触式多体征监测系统获科技部新应急专项支持、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均在武汉疫区定点收治医院开展临床应(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6 18: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港深水航道预计下月完成扩宽
2020-06-05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日前,2020年第一期“航运服务业(港口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研讨会暨湾区航运对话在南沙举行。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最后8.2公里有望今年7月底全面投入使用,届时将彻底结束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大型集装箱船舶单向通航历史。
  此次湾区航运对话由广州市港务局主办,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协办,湾区航运界网承办。旨在为湾区港航物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将湾区港航产业链上的有关企业、机构和单位联合起来,发挥成员单位优势,促进平等互惠、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广州市港务局局长陈洪先总结发言时表示,从历史角度来看,广州的港口、港航业历史悠久,从秦汉时期一直延续至今,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去年,广州港集团所有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在世界上排第5位,在我们国家沿海港口排第四,首次超过韩国。因此,业界对广州港航的未来充满信心,尤其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目前从珠江口到南沙最后剩下的8.2公里,在7月底就能够全部拓宽完成。接下来,广州港航要做好服务,不断优化软件,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机遇,全力推动湾区港航业高质量发展。各方合作深入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进一步推动广州航运枢纽的建设与发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6 18: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南沙12英寸项目,海芯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取得新进展

https://www.baidu.com/link?url=7 ... 507000000065edb75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7 08: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新12寸晶圆厂进展!土地征收结束!

2020-06-06  南沙部落  


公告称,海芯中国区总部及集成电路生产基地项目土地征收补偿工作服务项目、南中高速项目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工作服务项目的随机抽取(摇珠)工作已经结束。

海芯由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芯信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南沙云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融美(广州)投资控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成立。该项目预计建成完成后,将生产功率器件、MOSFET、IGBT、数模混合、微机电、单片机等产品,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英寸芯片42万片,12英寸芯片8万片的生产能力。

3月18号,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举办开工仪式,与此同时芯恩创始人张汝京也出席在仪式上。随着张汝京参加开工仪式,这种猜疑声再次涌现。

对此,张汝京发出声明,海芯集成电路项目系由原摩托罗拉中国区总经理陈永正先生发起,由于彼此是旧识朋友;由于陈永正先生刚刚从海外回来还在隔离,所以替他参加了广州海芯集成电路的奠基仪式。

根据早前获得地块的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并承诺在竞得土地后须以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建设年产不少于30万片的8英寸晶圆及芯片生产线及年产不少于5万片的12英寸晶圆及芯片生产线。

此外,还要求竞得人核心技术团队须具备实现40纳米、28纳米芯片产品(包括数模混合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技术能力,具有建设运营不少于5座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工厂的经验。竞得人须自土地移交之日起1个月内动工开发建设,18个月内建成并投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4:36 , Processed in 0.05700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