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孤山_2008

洞头风光:家乡的海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5 2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一轮机遇到来

进入建设关键期

随着灵昆街道划入洞头辖区,以及洞头撤县设区的契机,霓屿的区位从“桥头堡”变成了“中心地”,迎来了史上绝佳的发展机遇,也进入了建设初步现代化滨海小城镇的关键期。

霓屿街道党工委书记方荣巩表示,面对机遇,霓屿将主动接轨温州城市东扩,优化空间布局,按照现代化滨海小城镇的标准,明确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如今,霓屿整岛开发建设规划研究编制和霓屿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已着手制定,为霓屿短中远期发展提供指导依据。对于如何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当地已有明晰的规划。

方荣巩介绍,霓屿将以提升紫菜产业为龙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手实施藻类园区建设工程,海上发展贝藻混养、集约高效的现代化海水养殖区;陆上围绕网寮鼻和下社留地空间,通过规划布局和项目落地,

建设洞头藻类文化创意园。大力实施品牌工程,探索紫菜产业市场化渠道,鼓励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化加工技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对接旅游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紫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倾力建设紫菜电商小镇。

拥有良好海岛生态环境的霓屿,应如何补齐“旅游短板”?十三五期间,该街道将围绕洞头区五大产业、全域景区化等特色资源进行招商引资。科学利用料场开挖平整土地等闲置地块,落实石子岙养生基地、山尾、外山鼻等区域为

重点的意大利风情小镇等招商项目的引进工作。

实施大生态补偿工程,生态化改造大贡岭滨海森林公园和浪漫山山地森林公园建设,以及同兴大小北岙姐妹沙滩修复工程和霓岙正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打造村级渔农业旅游小产业项目,打开霓屿旅游发展的全新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建成的安置房小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牧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要围绕海岛做文章

在温州大学创业研究所副所长刘洋看来,洞头的未来发展要围绕海岛和海洋做文章。虽然,洞头目前完成了撤县设区,成为温州主城区的一部分,但洞头不能复制温州原来的发展模式,今后的发展路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打造温州城市东拓的主平台,在区域定位上要与主城区形成互补,同时还要把本地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洞头的海岛资源优质明显,在刘洋看来,其区域定位可以是温州的一个海上城市后花园,

以及温州发展海洋事业的科研基地,并可以以大力发展旅游作为经济突破口。

但在目前,洞头还有许多“短板”需要克服,首先是交通建设上还不适应,发展旅游业需要良好的客运能力,发展临港产业需要良好的货运能力,目前全岛与陆上进出通道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通行能力上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强化当前通道通行能力的同时,要开辟进出的新通道,此外还要尽快建设纳入规划的市域铁路S1线延伸线,拉近洞头与温州主城区的空间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洋认为,旅游业将是洞头发挥海岛优势,促进经济腾飞的突破口,但他希望政府决策部门不能仅仅盯着硬件建设,要同步重视软件服务。

“青岛天价虾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都提醒我们,一个个体事件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旅游声誉。”他说,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也应该成为地区旅游发展程度的考量,而且这不仅是减少负面影响,也能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他举了一个英国捕鱼观光的例子,游客上渔船除了能全程观赏捕鱼过程,尝到新鲜食材现场制造的海鲜之外,还有一位专业人士全程讲解诸如潮汐、水生物的知识,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上了一堂生动的海洋知识课。

“传统捕鱼业与旅游观光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业态,而这些讲解的专业人士,据我了解甚至还拥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对游客来说,这是观光体验中的一次惊喜。”他说。

反观洞头,可以就地取材把当地的海洋、鱼类知识,或者人文历史、红色历史等知识整合进游客的旅游体验中,能给未来的旅游业发展加分。

围绕海岛和海洋做文章,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撑尤为重要,而且人才的梯队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提前对人才培养布局。

刘洋认为,洞头可以学习大连的海洋资源开发经验,在大连有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院校为当地各类与海洋相关的行业输送人才。

比如,传统的海洋养殖通过科技投入转型的新型养殖业,效益大幅提升的同时还减少污染排放,保护了当地海洋环境,这类按工业化标准开展的养殖业还可以结合海产品深加工或者旅游观光,打造全产业链,

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硬件设施的建设只要资金稳定投入,可以很快看到成效,但软件的建设就需要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刘洋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聚海洋产业 永葆碧海蓝天

洞头半岛通车十年来,洞头以海天一色的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更以海洋经济的快速崛起,赢得世人的瞩目。而我们深知,只有永葆碧海蓝天,建好海上花园,才是可持续的海洋产业集聚区,才能铸就洞头更美好的明天。

海洋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既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上的突出亮点,更是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洞头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集中力量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区,这是洞头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主动落实打造“标杆城市”的重大举措。

随着洞头半岛同城发展的深度融合,各项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海洋产业集聚区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首先,做强湾区经济。当前,湾区经济正成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热土,洞头可以充分发挥深水港和岸线优势,加快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渔业等产业,挖掘潜力、壮大能力、夯实基础、拓展空间,

把洞头建设成上规模、上水平、高效益的临港工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和海洋渔业基地。

如依托状元岙港区、大小门岛石化基地产业码头等建设,积极承接温州市港口战略功能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点落实集装箱业务转移,培育发展专线国际集装箱物流服务,建立较为畅通的对台物流贸易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做足转型升级。十年前的洞头,囿于交通闭塞、水路一条而难以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十年后的今天,半岛通车带来的红利逐渐叠加,产业升级的路径逐渐明晰,各类经济体摆脱环境的桎梏,得到蓬勃发展。

接下来,洞头可抓住同城发展的时代机遇,进一步打通内外交通,依托大小门岛,接通浙南产业集聚区,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探索出新的发展途径。

其三,做好海上花园。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要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山海资源可持续利用,就要永葆碧海蓝天,建好海上花园。

近年来,洞头旅游亮点纷呈,一批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相继投入运营,望海楼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仙叠岩、半屏山景区为核心的国家5A级景区建设并启动

。如鹿西岛定位为现代渔业岛,大三盘岛依托度假村和高档住宅重点发展高端海洋休闲度假,半屏岛以山海景观旅游为主等,海洋休闲旅游水平提升显著。

接下来,洞头在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同时,可以深度挖掘海洋文化、渔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

建成一批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农家乐和渔家乐基地,加快推进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项目,开发出海岛观光、滨海养生、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综合,洞头旅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这,也将撬动温州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温州世界旅游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唐留雄说。

洞头撤县设区后,作为温州城市东拓的主平台,温州海洋经济的主战场,温州时尚之都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洞头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更高,视野更广,机遇也更多。

在唐留雄看来,洞头发展旅游有着先天优势,也有不足。

首先,对照《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洞头区可以在全域旅游方面先行先试。再者,百岛海洋旅游资源、“东海明珠”等传统旅游资源,以及海洋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都是洞头的“先天优势”。

撤县设区,提升了洞头发展旅游的平台,旅游发展潜在空间大。未来洞头旅游的发展,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还需要突破“短板”。比如进出入交通及区域内交通依然是洞头发展旅游最大的瓶颈之一。

旅游目的地建设及吸引力不强,旅游影响力较弱,离友好、休闲、舒适、时尚等全域整体优良旅游环境差距还比较大,旅游产业整体经营、管理、服务水平还比较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洞头打造“海上花园”的举措,唐留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加大投入,优先发展旅游交通(进出入及区域内)、旅游信息、公共绿地(沙滩、滨海水域)、休闲设施等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为创造一个全域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的良好旅游环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集中精力打造几个旅游特色小镇(岛),让旅游者留下来。长期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经营、管理。

走出门票经济怪圈,要学会“降维”思维,注重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协调发展,重点落实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上去。

“与其说撤县设区让洞头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还可以说,撤县设区让温州旅游发展迎来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一个以海洋旅游为发展新契机的温州旅游发展新纪元。”

在专家看来,洞头旅游的发展,之于温州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服务业(包括旅游业)既是促进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也是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在温州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区别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行业等实施不同的策略,洞头全域发展旅游战略,

符合区域资源等特点,也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只要措施得力,上下共同努力,将极大地推动洞头的发展,也会为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积累经验。

对于洞头旅游的大发展,唐留雄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他说,希望洞头成为我国有影响力的海岛(海上花园)旅游目的地,继而推动温州旅游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入基础设施 做足海洋文章

2013年,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副教授王飞儿第一次到洞头,组织编制了《洞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小城镇悠闲的生活和美丽海岛景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后来每次调研中,她都能发现一些新奇事物。近两年她仍持续关注着洞头的消息。

她说,洞头生态文明建设给她最大的感受是政府高度重视及各部门配合,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某一个部门在单枪匹马地运作。对于洞头在“十三五”期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她很是期待。

“洞头作为海岛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中可以做出特色。”王飞儿认为,洞头生态文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优质的生态资源、优质的环境质量、特色的海洋文化等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头拥有“百岛县”美称,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渔业资源、风力资源、港口资源等为洞头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洞头有机会与周边地区实现错位发展。

洞头海水、海滩、海岛构成了多彩的海洋风景体系,并且具有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洞头生态质量指数值高于温州市全市的EI值,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位列全省前列。

这为洞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以海洋文明为特色的浓厚文化气息,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这些都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生态文化保持一致。

但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过程中,王飞儿也看到了一些瓶颈,具体表现在水土等战略性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产业对区域发展支撑力不足等等,这些都将制约着洞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她肯定了洞头“海上花园”、“蓝色港湾”、“绿色岛屿”的发展目标,认为这是紧扣实际,扬长避短。“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认为当前首先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王飞儿说,洞头水土资源不足是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

另一方面,滞后的基础设施又不能弥补先天不足。这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会进而影响旅游业的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建设,王飞儿建议,洞头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着力于本地特色,做足海洋文章。其中包括做好海洋经济、提升海洋环境、优化海岛人居、强化海洋文化、创新海洋保护制度。

只要这五方面有效衔接,互为支撑,就可以打造有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洞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对全区,乃至整个温州市都意义非凡。”王飞儿表示,这将进一步提升洞头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知名度,也将进一步改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承载力,有利于化解旅游业带来的环境压力,

“基础设施完备、环境质量优化是宜居型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对于洞头这相对缺水缺土缺人才的区域,这也是另辟蹊径推进产业转型。”

王飞儿认为,今后的城市竞争不再仅以经济论英雄,而是以功能比强弱、以文化论输赢、以空间视优劣、以环境定胜负。温州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空间的优化、城市文化的提升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

洞头作为温州市区的一部分,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创建将对于温州城市的优化发展,特别是环境优化方面,将有更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奏响海洋蔚蓝“畅想曲”

东海之滨,瓯江之畔,一个全新的海洋经济圈正呼之欲出。

半岛通车十年来,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洞头全面奏响蓝色“畅想曲”。

洞头海洋产业走过不平凡的历程。洞头的海洋经济建设归为三个阶段:八十年代“唱渔歌”、九十年代“打桥牌”、 21世纪以来“念海经”。

随着温州从“瓯江时代”逐步迈向“东海时代”,各项优质资源和产业加速向洞头集聚转移,“沿海,却不能拥抱大海;临港,却不能吞吐未来”这一度困扰洞头多年的瓶颈如今正在被打破,洞头海洋产业迎来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渔业经济多点开花

洞头素有“中国羊栖菜之乡”之美称。经过20多年的培育、扶持,洞头的羊栖菜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人工培育和养殖加工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洞头羊栖菜养殖面积、产品产量和加工出口,均占到全国份额的95%以上,年产值近1.5亿元。

凭借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洞头已经成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温州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战略要地,相继引来一批“赶海者”。目前全区培育市级水产龙头企业11家,形成“海吉尔”羊栖菜、“星贝”紫菜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

“龙头企业+基地+渔(养)户”生产运作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

靠海吃海,如何“吃”出更多的新花样?据该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洞头把现代渔业经济作为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打造,以新型养殖业和远洋渔业为突破,全力建设渔港经济区。

在培育新型养殖业上,洞头在引导发展生态高效养殖业上做足文章,目前试验成功紫菜全浮式、彩玻钢深水插杆养殖技术,拓展深水养殖空间。同时不断优化调整养殖结构,引进刺参、鲍鱼、大黄鱼等名优品种养殖,

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综合养殖等新模式。目前开放式养殖面积达3082.4公顷,占养殖用海总面积97.16%。

目前,洞头已制定《海水养殖业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岱衢族大黄鱼、紫菜“浙东1号”等优良苗种培育和养殖。2015年新增紫菜深水彩玻杆和全浮式养殖2300亩。

在远洋渔业方面,温州大洲远洋渔业已经在洞头落户,目前已经签约建造1艘远洋渔船。

同时,注重对渔港和渔村新型业态的培育,加大渔业与旅游、文化的融合,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休闲海钓、精品民宿,打造妈祖、七夕、放生等渔业文化节庆,渔业转型发展从“一枝独秀”向“多点开花”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港产业时不我待

瓯江口入海处,大小门岛犹如温州向大海探出的一扇门,正开启一道道海洋经济的新图景,被赋予海洋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重任。

步入“十三五”,洞头临港产业将向世人展现怎样的容颜?洞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规划临港产业时将重点发展和培育临港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择机发展其他临港工业。

我市医药、化工、塑料、纺织等下游产业发达,石化产品销售市场广阔。

如果一切顺利,洞头将依托大小门岛建成石化工业基地,进而形成石油储运、炼油、化工以及石化中下游产品加工等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对洞头乃至全市相关民营企业的拉动效应不可估量。

同时,洞头大小门岛产业布局规划(2014-2030年)》已经通过省级审查,奠定了“一轴三组团”产业布局,洞头临港经济加速扬帆起航。

“一轴”即小门岛临港石化产业启动轴,是大小门岛海洋产业发展的“启航区”。“三组团”则分别是配套服务组团、港口物流组团、临港产业组团。

洞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港产业是海洋经济产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小门岛临港产业岛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实现快速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来临港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口物流业,正成为洞头临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洞头海运业运力47.5万吨,运力吨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税收收入超过2000万元,是洞头海洋经济中最具优势的产业,

“接下来要重点发展海运业,要向大吨位、向专业化、向特种船舶发展。”在采访中,洞头区的领导告诉记者,目前温州最大的海运企业都在洞头,去年投建的华祥1.4万吨的LNG运输船今年要建成运营,

下一步洞头将主抓海运业发展,重点扶持和培育海运龙头企业,引导他们发展特种运输船和专业化船队,确保运力规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洞头将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临港物流服务体系,拓展船舶修造—海运物流业—港口仓储业—其他配套港口服务业一体的临港物流产业链,

打造铁、水、公运输和管廊密切衔接,固、液、气石化原材料和公用能源相互兼顾,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一体化临港物流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19:33 , Processed in 0.036032 second(s), 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