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11 07:1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产人城”变为“城人产”,真是感慨啊,当年老于为了发展新能源把公共建设用地向产业用地优先倾斜。十五年下来,发现这条路并不比“城人产”的道路好走。当年押宝的新能源现在也走了下坡路。仔细想想,国内其他城市,这些年发展最快的确实是第三产业。虽然先建城,花费了大量资金,但这些钱很多是外来kfs带来的热钱,这些钱流入当地人的腰包,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写字楼的需求,今而促进了高楼的建设,城市面貌的改变。这个账好像并不亏,当然前提是必须让外来的大型国企进来。着眼未来服务xa的想法,通过“城人产”的模式先吸一波人也是个可行的办法。不过建议参考一下宜昌的发展道路,坐稳了吧,以后还想一百块钱下馆子,没有的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