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zhonghewitt

[经济资讯] 深圳总部经济新闻每周更新贴 (更新至2013年05月18日,从593层开始)-周年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3: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蛇口网谷引领蛇口产业转型升级(图)
http://www.ce.cn/macro/more/201206/01/t20120601_23371850.shtml

    两年前,这里还不叫蛇口网谷,厂区内入驻的多是玻璃、泡沫等生产制造企业,每平方米产值仅为1200元。
    两年后,旧貌换新颜,工业厂房摇身变为互联网服务园区,集聚了100多家高科技企业,每平方米产值迅速升至29400元。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蛇口工业区与南山区政府联手推动打造的“蛇口网谷”项目。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更新”的转型升级大潮中,蛇口这个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又一次站立潮头,引领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华丽转身。现在,蛇口网谷正在全力向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基地的目标迈进,书写深圳新的改革传奇。
    求变,新产业中寻找机会
    30多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这里一度是深圳的制造业重地。在产业更迭、升级的过程中,很多附加值低的制造业陆续迁离蛇口,园区空心化、产业空心化危机袭来,蛇口开始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物业更新改造及配套设施升级完善等问题。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此环境下,我们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战略性决定。”
    经系统研究比选,蛇口确定向现代高端服务业进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适当发展服务外包、高端旅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创新金融、专业知识服务经济等五个产业。
    深圳正在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2009年率先chutai了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示范、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积极参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杨天平说:“2010年推出的蛇口网谷高度契合深圳产业发展方向,可以说,蛇口网谷是应运而生。”在蛇口的规划中,要通过系统打造互联网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形成高效益产业和高素质人口的集聚。
    3个月吸引70多家企业入驻
    蛇口网谷位于大南山和南海大道之间,北起工业八路,南至工业四路。占地约20万平方米,核心区计划建筑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则以更新改造为主,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12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包括数码、科技大厦二期,创业壹号大楼(中科院育成中心等)。
    网谷一期在2010年甫一推出即大获好评,仅3个月就吸引了70多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其中不乏优购网、斐贝科技、科脉等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深圳市科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苏利告诉记者,公司总部原有的地方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我们发现蛇口网谷的定位十分符合公司需求,因为公司近两年正在筹划从软件公司转型为互联网公司,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搬了过来。”据悉,科脉进驻网谷两年里,平均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50%。
    来自网谷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入驻企业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5亿元,今年,这一数字还将显著攀升。2011年底,蛇口网谷每平方米的工业产值由之前的1200元左右增加到了29400多元。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成效十分突出。因为成绩卓著,网谷成功入选广东省产业升级突破点,深圳仅此一家。
    目前,蛇口正加紧进行网谷二期的改造建设,宝耀大楼已于2011年底完成改造,现有30多家互联网企业进驻。蛇口网谷发展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产业的优势在哪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园区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白雪言解释,“新兴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只有留得住人,产业才能发展。因此,蛇口网谷在配套设施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
    蛇口网谷除了对原有老厂房进行翻新改造,从而适合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企业的需求之外,为了解决入驻企业员工住宿、吃饭问题,还引进了4家食堂,可以解决数千人的就餐问题;将原来用于产业工人住宿的1400多套宿舍,改建为“壹间公寓”等精装公寓,解决人才住宿问题。
    目标:年产值300亿
    蛇口网谷不仅肩负着蛇口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任,对南山区而言,它也是该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信息产业的一个关键棋子。正因为此,网谷项目得到南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指导、推动、支持、服务蛇口工业区的升级再造,南山区政府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新建立了“区企共建平台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蛇口工业区转型升级中的有关问题。
    按照规划,网谷将在2015年底之前完成32万平方米的改造重建。当被问及这些厂房推出时会否“消化不良”、无足够多的企业进驻时,南山区政府副区长纪震用一组数据予以回应。他说,南山区拥有101家上市公司,近期一项针对上市公司办公用地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有56家公司的办公用房缺口达260万平方米,这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创新型企业的需求。“蛇口网谷园区条件成熟,配套完善,加上政府给予的各项补贴(如享受三年时间每平米15元的房租补贴),对创新型企业很有吸引力”。
    杨天平表示,蛇口网谷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引进300家以上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企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成为深圳乃至中国南方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产业发展基地之一。
    现在,网谷正尝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白雪言告诉记者,网谷目前入驻的企业大多是从创业“死亡谷”里走出来的企业,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期,而且,区内企业集中在无线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三大领域。因此,蛇口对企业的扶持将集中在产业角度,尽量形成一种内生的产业链,让区内的企业有更多互动,“这是未来的主导服务方向,同时还会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通过企业家俱乐部、网谷咖啡等形式为企业间的交流创造机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2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辟谣“裁员一万”传闻
http://tech.sina.com.cn/t/2012-06-02/17067209628.shtml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昨天,微博盛传华为(微博)将裁员1万人,引发业界关注。华为目前全球员工人数14万多,如果裁员1万人,将是不小的比例。但华为官方昨日向本报记者明确表示,该消息属谣言。
  有新浪认证用户在微博称,华为公司准备裁员1万人,指标会逐层往下分到各小部门,通知及裁员名额尚未下发到各部门。更有网络媒体援引华为内部人士的话说,此次裁员主要源于海外业务萎缩,因此裁员将会从海外员工开始,之后才会是中方员工。但昨日记者向华为求证时,官方则回应称是“谣言”。
  记者昨日在采访时发现,网上关于华为裁员一事议论纷纷,认为华为确有裁员计划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对华为业务增长不看好:主营的运营商业务有萎缩迹象,新增的企业业务和终端业务投入巨大,美国市场未有突破。华为今年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营收虽然继续增长,但净利润116.47亿元,较2009年和2010年都有所下降。
  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不会大规模裁员,最多只是微调。前华为员工、《华为研发》作者张利华称,华为目前盈利状况良好,公司在最痛苦的时候都没有大规模裁员,最有可能的是内部从业绩欠佳的部门,向业绩优秀的部门微调。
  据华为日前发布的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华为在全球155个国家共有14.6万名员工,遍及155个国家,中国员工最多,占比为79.81%,亚洲其他国家占7.56%,欧洲占4.92%,而目前华为深圳总部人数约4万。
  记者此前采访华为CSR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华为的员工流动率平均为6%到8%。从这一数字来看低于业界平均水平。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裁员传言或与华为的“末位淘汰制”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23: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两倍以上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 ... ontent_6059994.html

     最新统计显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迅猛增长,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两倍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10.94%大幅提升至2011年的15.73%。
  深圳及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在全国率先chutai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之后陆续chutai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政策,形成了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政策体系。启动建设坪山生物产业、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龙岗核电产业等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11个集聚区,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整合技术、资本、产业等要素资源,组建基因工程、超材料、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新材料等产学研资联盟,推进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坚持以应用促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TD-LTE规模试验启动,基因诊断和新能源汽车等开始规模化应用。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迅猛增长,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两倍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10.94%大幅提升至2011年的15.73%。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新的增长点。
  同时,深圳以总部经济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着力集聚高端优质产业资源,引进了阿里巴巴、百度、联想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国际总部。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80家来深投资,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超过30家。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深超光电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5代线投产,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腾讯深圳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户。产业领军企业成为深圳突出亮点,华为、中兴从通讯设备产业国际标准的追随者转变成为制定者,康佳、创维领跑国内数字视听产业,腾讯、金蝶等领衔国内互联网及软件产业,迈瑞、海普瑞领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广核、比亚迪引领国内新能源产业,百丽、富安娜、周大生等领军国内纺织、黄金珠宝等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
  此外,深圳实施产业转型升级“1+4”政策体系,加大技改资金扶持力度,建设服装、黄金、珠宝等产业集聚基地,建立8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高档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圳制造加工的黄金珠宝首饰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钟表出口总额占全国55%,涌现出1个中国世界名牌和41个中国名牌。将城市更新与“腾笼换鸟”紧密结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引导低端制造环节向市外转移,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不停产转型。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8年的65.1%提升至2011年的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2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系金融租赁即将破冰 中国平安望首吃螃蟹
http://finance.qq.com/a/20120601/000825.htm

     近乎已攒齐金融全牌照的中国平安,仍乐此不疲地将投资触角伸向细分领域。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平安正在低调筹备组建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一旦获批,首家保险系金融租赁公司将由此诞生。
  金控棋盘再添一子

  “中国平安的金融租赁筹备组已开展工作。由于筹建还不明朗,因此具体发展模式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这个牌照最终是挂在集团下面还是在平安哪家子公司银行、信托等旗下运作,尚是未知数。”不过,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中国平安筹建金融租赁公司,可能需要同时向银监会和保监会提出申请。
  本报记者就此向中国平安方面进行求证,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予置评”。
  近年来,国内金融租赁市场的兴起引来银行、民间资本等各路资本纷至沓来。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内资租赁公司三大类已达260多家。
  然而,在这股金融租赁投资浪潮中,却始终未见保险公司有何举动。“这涉及混业经营,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资格参与,相较其他保险同业,拿到金控牌照的中国平安有先机优势。平安之前已率先涉足银行、基金、证券等领域,这次进军金融租赁行业也不足为奇。”一位业内人士道出缘由。
  金融租赁牌照一旦获批,意味着中国平安金控棋盘上将再添一子。平安进入金融租赁领域的主要优势在于资金成本和客户优势。能获得相对便宜的资金,具有融资成本优势,最关键的是可从平安现有保险等客户中挖掘客户资源。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平安今后很可能采取金融租赁公司与银行、保险等平安系“兄弟”公司紧密合作、交叉销售的方式,以期实现协同效应。
  找准定位最关键
  不过从影响面来看,或许“概念”意义要大于市场影响力。在业内人士看来,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可作为中国平安现有业务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从而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
  “战略上来看,属于利好。然而,对于支撑中国平安短期股价表现及估值非常有限。考虑到成立之初规模尚小,资本利用效率偏低导致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近几年内对中国平安的业绩贡献较为有限。”一位投行业人士如是评价中国平安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所带来的市场影响。

  关键还要看,中国平安进入金融租赁市场后能否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在银根收紧的环境下,金融租赁公司确实有利可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金融租赁市场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过高,同质化竞争突出,业务定位和盈利模式趋同的现象。
  尤其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几乎不约而同主攻航空、船舶等租赁业务,而这些行业设备单体价值偏大,资产处置时流动性差,且多数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随经济形势大起大落。无论是设备自身的价格,还是基于设备产生的租金收入,都难以预测。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虽然过去几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但实际ROE(净资产收益率)大致在5%至10%左右,并不算高。”
  他预计,作为行业新进入者,中国平安在看待金融租赁这项投资上会比较审慎,在定位上:先拿到牌照,不急于扩张,待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后再选择发力的可能性较大。“对于金融租赁公司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将扩展在新加坡业务
http://www.zaobao.com/cs/cs120602_007.shtml

     华为新加坡总经理周斌指出,华为有意进一步扩大电信市场这个管理服务业务,同时也会发展个人消费业务,因为华为现在已是智能手机厂商,新加坡人将越来越能看到华为的品牌商标。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集团(Huawei)在新加坡将进一步扩展其电信、企业和个人消费业务,尤其是消费业务方面,华为的能见度将越来越高。
  华为新加坡(Huawei Singapore)总经理周斌昨日在新加坡首次对媒体记者讲话时,透露这个企业动向。
年营收高达320亿美元
  华为集团过去一直是非常“低调”行事,经25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业务足迹遍全球、年营收高达320亿美元的环球大企业,并且是一家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公司,目前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在某种形式上是通过华为的产品与彼此联系和连接互联网。
  它是于2001年开始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办事处,自从2003年获得第一项业务突破取得本地电信公司的合同之后,便悄悄地、低调地于本地市场扩大业务,如今超过三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在某种形式上是通过华为的产品与彼此联系和连接互联网。
  不过,未能完全反映它在新加坡的业务,不包括它刚从新电信(SingTel)那里买下的电话网络管理服务业务。包括这个在新加坡的新服务业务,它的本地员工人数已大幅度增加至800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6: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草根网站创业活跃
http://tech.sina.com.cn/i/2012-06-04/11047214682.shtml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王晓晴)互联网站长能挑战腾讯、百度(微博)这些互联网大佬吗?日前在深圳召开的中国站长大会上,500多位互联网创业者、个人站长就互联网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展开讨论,他们认为蚂蚁雄兵如果联合起来,一样有机会超过大象。
  据站长大会主办方磐石网络董事长田宁介绍,目前国家备案的网站总数不到200万,除去一些官方、第三方、企业、协会网站,个人站长数量在20-30万左右,这类网站数量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互联网中的草根群体。在大会上,车主之家、东北互联网创业联盟、高鹏会、泡椒网、朔商网等站长探讨了行业网站运营之道。他们认为,互联网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向着碎片化、个性化发展,而大量的草根网站是中国众多网站中的生力军和根基所在,团购、电子商务、开放网站这些迅速发生的变化给广大互联网站长带来了机遇。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深圳互联网站长为数众多,创业氛围活跃。根据全国站长点击概率统计,一个面向全国的网站,每100次点击中有18次来自广东。田宁表示,未来将以网站联盟的形式团结深圳众多网站,为网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同时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有效地找到客户,壮大网站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OLED联盟11家企业在深圳展示试制面板
http://tech.cheaa.com/2012/0604/325609.shtml

     “中国OLED产业联盟”参展了2012年5月10~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深圳光电显示周暨中国(国际)彩电节”。该联盟一年前首次参加该展会(参阅本站报道),在今年的展会上公开了11家加盟企业的有机EL(OLED)相关举措及试制面板。
  面板厂商方面,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彩虹集团及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公开了有机EL的开发和投资情况,并展示了试制品等。此外,材料厂商和设备厂商也进行了展示(图1)。
  各厂商争相展示试制面板
  京东方展示了在北京的研究开发生产线上试制的3.7英寸、800×480像素有机EL面板,该面板采用顶部发光方式,亮度为200cd/m2。天马展示了12英寸的1280×800像素有机EL面板,亮度为400cd/m2。维信诺也展示了12英寸的1280×800像素有机EL面板,以及作为其背板的400mm×500mm低温多晶硅(LTPS)TFT基板。
  另外,使用有机EL制造超小型微显示器并已经实现产品化的北方奥雷德展示了0.5英寸~0.97英寸的产品,最大像素为1920×1080,设想用作支持三维(3D)影像显示的眼镜型显示器的显示元件等。
  多家公布投资计划
  关于有机EL面板的试产线,各公司均已拥有小规模生产线,而此次又纷纷公布了以全面生产为目标的第5.5代生产线计划。京东方计划投资220亿元人民币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第5.5代生产线,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生产规模按投入的玻璃基板换算为5.4万枚/月。
  天马2010年在上海建设了第4.5代LTPS TFT基板的生产线,12英寸的有机EL面板也是在这里试制的。另外,关于已投入70亿人民币的初期投资开始在厦门建设的第5.5代LTPS TFT生产线,该公司表示,打算2012年内开始试制,2013年开始全面生产。
  维信诺也预定2012年开始建设第5.5代有机EL面板的生产线。该生产线除了显示屏外还计划生产照明用途的产品。此外,作为非独立展示,OLED联盟还公开了将投资30亿人民币于2014年建成作为南京第5.5代LTPS TFT生产线后工序的有机EL生产线的计划,以及在广东省东莞地区设立有机EL产业基地的计划。
  积极展开行动的中国有机EL行业团体
  除此之外,有机EL材料厂商和设备厂商等也进行了展示。虽然进展速度并不快,但有机EL面板生产的产业链在逐步确立。
  中国OLED产业联盟是2011年6月2日在广东省惠州正式成立的全国性行业团体。主要职责是为有机EL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等。2012年4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彭红兵处长到访日本,访问了日本有机EL相关企业和行业团体,进一步探索与日本构筑合作体制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6: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争引落户 富士康液晶面板10代线花落谁家
http://finance.qq.com/a/20120604/002008.htm

 由富士康主导的国内第一条液晶面板10代线已经成为各方竞争对象,深圳能不能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引10代线落户,人们拭目以待。

  郭台铭两月六次去日本
  5月10日,富士康上海总部大厦奠基新闻发布会上,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第一次向外界透露面板10代线的消息。
  郭台铭说,最近两月他六次去日本,住日本时间超过一个月。与夏普公司签署了共同建设液晶面板10代线的协议。
  3月27日,夏普在日本宣布,台湾鸿海集团出资52亿元人民币,收购夏普约10%股份,成为夏普第一大股东。此后,人们纷纷猜测郭台铭与夏普合作不断来往日本的目的。媒体报道,富士康将投入8亿美元于夏普10代线,作为条件交换, 富士康将取得夏普10代线的一半产能, 同时夏普也将提高在富士康代工电视整机业务比重。最近又有报道称富士康将与夏普共推手机,进入通讯领域。
  5月10日,郭台铭称,他密集访问日本,主要是考察夏普的10代线工厂和技术,谈判合作协议。富士康将占有夏普10代线的一半股份。郭台铭说,按照日本企业的惯例,签署这么一项协议,最少要走3个月的程序。但他要求夏普一个星期出结果,推动项目合作加快进展。

  富士康拟提升液晶面板技术
  技术上不及韩国三星,苹果ipad需要采购三星精密液晶面板,是郭台铭近年来的一个大心结。特别是2010年底,因“操纵面板价”,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4家企业及韩国LG遭欧盟重罚。其中,奇美挨罚3亿欧元,郭台铭斥责三星是“污点证人”。
  还有一个重要心结,在亚洲四小龙的竞争中,目前台湾地区和韩国是全球电子制造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则是电子产业最大的竞争企业。三星在制造、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上下游通吃,让郭台铭斥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富士康成为全球制造科技企业冠军的最大障碍。
  台湾电子代工压过韩国,但在半导体和液晶面板却输于韩国。台湾的台联电和台积电的芯片代工被韩国三星抢去不少订单。以富士康奇美为首的液晶面板也技不如三星。
  富士康奇美已经掌握液晶面板的基本制造技术,在电脑、手机、电视等中低端产品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在平面内切换技术(IPS)、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IGZO)等新面板技术上均不敌三星。而在这些技术领域,日本夏普是液晶技术的鼻祖,领先三星。特别是更高技术水平的液晶面板10代线,只有夏普一条线。夏普的龟山8代线已经可以满足夏普本身一半以上的面板需求,而10代线投产后利用率从来没有超过50%,今年随着夏普将液晶电视出货目标下调20%,其产能利用率目前已经下降到30%左右,显然需要更多外部订单的支持。而夏普的巨额亏损,也是富士康接手10代线的难得机会。因为日本企业以技术和质量著称,很少将制造和技术转让于人。
  郭台铭则把与夏普的合作上升到日本、台湾、大陆包括美国四地合作新模式的高度。业界将这种模式称作联日搞韩。
  富士康10代线,不只是设备更大、切割的面板更大,而是技术的全面提升。

  深圳能够争得10代线吗?
  郭台铭透露,上海已经表露了引进10代线的意愿。
  此前,夏普与南京也有关投资10代线的意向,不过富士康主导10代线之后,南京方面已经认为没戏了。
  北京、成都、广州、合肥等城市在液晶面板领域的进取心都非常强,10代线也吸引他们的目光。
  深圳对液晶面板产业已经捷足先登,已经建成国内第一条8.5代线,对富士康的10代线会全力相争,还是犹豫不决,将是问题的关键。
  富士康群创生产面板之初,就计划在深圳投资液晶面板生产线。由于台湾方面的技术限制等原因,只是建成一条五代线,以后收购了奇美在佛山的7.5代线,其投资8.5代线的计划一直没有获批。
  从各方面来看,富士康10代线落在深圳最为有利。深圳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彩电产业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液晶面板的最大使用地,建设10代线将进一步完善深圳的电子产业链。富士康从群创到奇美,在液晶面板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其投资能力也不容怀疑,成功的把握性会更大。富士康起家自深圳,可视作深圳本土企业,深圳员工50万人,深圳自然有优先的条件。但是,2010年以来,富士康产业内迁加速,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在成都、郑州、重庆、天津、长沙、南宁等地建成新的生产基地,郑州基地一年就达到20万人,成都基地也超过10万人。富士康的选择更多。
  据称,10代线投资将达350亿元人民币。
  富士康10代线花落谁家,能不能落户深圳,人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企业强强联手 佳兆业华润万家签约合作 八个合作计划深圳占五
http://sz.house.163.com/12/0531/08/82QQ7QFA00073T3P.html

     5月26日,佳兆业商业集团与华润万家在深圳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发深圳零售行业的强烈关注。佳兆业商业集团董事长孙越南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未来双方将通过资源整合、优势共享,从单店合作发展成为全方位、多业态的合作,以实现协同效应,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南都记者了解到,双方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同时,还签署了八个项目的合作计划,项目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其中深圳就占有五个。战略合作签订后,佳兆业与华润万家的合作项目将会更加广泛,华润旗下的华润堂、采活、太平洋咖啡、精品超市等11种零售业态将会协同进驻到佳兆业商业项目中去。孙越南认为商业上的强强联手在现阶段非常有必要,“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商业项目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关注项目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商业的结构与竞争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实现更大的作为。”佳兆业商业集团宣称,目前企业已经建立起自营影院、百货公司等综合业态,并将进一步加强酒店、餐饮的规模发展与建设步伐,使购物中心及城市综合体发展达到快速资源整合的目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佳兆业作为深圳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这次与零售商业大鳄华润万家的战略合作值得商界关注。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调整经营方向,进入到购物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行业进行资本运作已经是大势所趋,星河、莱蒙等房企在近期发力,高调地进行跨界运作,在业界已经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佳兆业这次的华丽转身是带有战略性质的;另一方面这次本地房企和零售企业的强强联姻,也为以后深圳乃至全国的商业在合作模式上预留出想象的空间。十年前,万达购物广场和沃尔玛携手征战商界、互相成就对方的佳话一直在业内被视为经典,这次佳兆业和华润万家这个组合能否突破传统、带来惊喜,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6: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飙车案:科技部专家介入比亚迪电动E6车起火原因调查
http://www.s1979.com/caijing/chanjing/201206/0438398904.shtml

     中国时刻网消息:5月31日,比亚迪纯电动E6被撞起火事故发生5天后,来自科技部的专家受深圳市有关部门邀请,开始对起火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目前深圳飙车案事故原因有待调查,比亚迪电动E6起火原因尚不能与电池和电动车设计直接挂钩。但深圳飙车案事故发生后比亚迪股价暴跌,还是透露出公众与业界的担忧。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5月26日凌晨,一台比亚迪纯电动E6出租车被后面高速行驶的跑车撞击后起火,车上司乘3人全部遇难。电动车,再加上肇事方集名车、醉驾、美女、“顶包”等诸多引发公众眼球的因素,让这起事故掀起了轩然大波。
     目前事故原因有待调查,起火原因尚不能与电池和电动车设计直接挂钩。但事故发生后比亚迪急剧下跌的股价,还是透露出公众与业界的担忧。
     电动车燃烧并非孤案。去年,众泰电动车、上海电动公交均发生过自燃,美国通用VOLT电动车也曾在碰撞测试后起火。虽然传统汽油车在极端情况下也会发生自燃、碰撞后燃烧、爆炸等情况,但作为新生事物的电动车要想被接受,还需要电动车企业、监督机构有充分的数据与说服力来证明,其安全性不比传统燃油汽车低。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吴经胜表示,5.26交通事故后,比亚迪其他电动出租车仍正常运营。这次事故不会影响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意外
     24岁的小张和23岁的小谭是闺蜜,俩人平时经常一起玩儿,喜欢用微博记录吃喝玩乐,并喜欢互相@。
     5月26日凌晨,她俩一起打的,开始一段不归的行程。这是一台深圳鹏程出租车公司旗下的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车牌号是粤BH1Q78,司机是一名32岁的湖南攸县人。
     凌晨3点左右,出租车驶上双向十车道的滨海大道。根据警方后来的通报,e6出租车是行驶在距中间隔离带的第二条车道,后方另一台日产GTR跑车(粤BG077R号牌)正在向前飞奔。e6左前方是最靠近绿化带的车道,行驶的是一台红色的汽油版出租车。这三台车在几分钟后碰撞。
     “一辆法拉利像风一样地从我身边过去,快得都能嗅到烟味,”新浪微博的“小爽之”目击了碰撞的一幕,“没过l00米,撞上2辆出租车,现场的火啊!我快拍了一张,赶紧上车离开,怕炸没命。”这位分不清法拉利和日产GTR的网友拍到的是比亚迪e6起火的照片,这张e6后半部着火的图片后来被广为流传。
     据比亚迪方面的描述,事发e6出租车被剧烈撞击后,导致车辆失控,从第二车道加速旋转漂移至第五车道后,跃上绿化带,尾部甩动又剧烈撞击到大树上,车尾撞成巨大的树形凹坑,车体严重变形,后起火。
     深圳警方提供的事故现场模拟图与比亚迪的说法一致。肇事GTR先以不低于180公里的时速从左后尾部剧烈撞击了e6出租车,接着又撞翻左前方的汽油版出租车。e6出租车被撞飞到路边、起火,直到仅剩下一个车架子。
     深圳警方在5月28日的发布会中提到,政府部门正组织专家对比亚迪e6起火的原因进行调查,会尽快向社会公布结果。该起事故在深圳是电动车碰撞后起火的第一例,之前也发生过轻度追尾,未造成起火和人员伤害。有报道称,前去救援的消防人员表示,e6出租车上的人员有开门逃命的举动,无奈火势太快皆未成功。而另外2台事故车全未发生死亡事件,汽油版出租车司机并无大碍。
     比亚迪称,事故车辆在深圳交警部门封存,比亚迪无法接触到事故车,起火原因尚未确认,“我们也在等待进一步的事故鉴定报告,不过据了解事故车辆的电池并没有发生爆炸,只是有部分破损”。
探由
     对于5.26事故起火原因,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电动车碰撞起火可能会有三点原因:一是电池本身爆炸起火;二是被撞短路、漏电后,导致电路起火;三是,高速碰撞时,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引燃内饰或打火机等明火源。其中,第三点原因,传统汽车也存在。
     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事故e6并未出现电池爆炸,但有个别电池单元出现破损,“车用电池不同于手机、笔记本采用的锂电池,即便在明火燃烧时,也不会产生爆炸”。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日韩车企多采用锰酸锂电池。两者相较,磷酸铁锂电池的效率低,但较安全,成本低;而日韩企业制造水平高、生产一致性很好,所以才采用了锰酸锂电池的技术路线。
     电动车真正的危险在于高电压之下的短路隐患。电动车电压达到300多伏,在理论上,若发生碰撞,电动车应在第一时间自动断电,以确保不会短路。但若防短路的保险失效,就会酿成严重事故。这就如同传统汽油车,在发生碰撞时应该具备油路自动锁止功能一样。否则,也会出现因燃油泄露而爆炸的极端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传统汽车一样,电动车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与制造水平、使用条件、客观环境等息息相关。正因此,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就曾说,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可能变成炸弹。

     争议
     这次意外再次点燃长久以来业内人士对于电动车发展的担忧。质疑者提出,事故中e6被撞后很快起火,而另一被撞的捷达出租车则无大碍。
     对此,比亚迪方面觉得“委屈”。私下里,比亚迪也强调了自己与众泰等电动车起火事件的不同,“那些车是自燃,这次是在高速碰撞后”。“国际和国内汽车行业正侧面碰撞实验都是以60Km/h左右的速度进行,像5.26事故中,车辆经过多次撞击、旋转,车内乘客和司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即使燃油车也可能会发生起火燃烧。”比亚迪内部人士认为,肇事车先撞上e6,然后才撞到另一辆出租车,e6承受的撞击力比后一辆出租车要大得多。
     同时,比亚迪还发布公告称,e6电动出租车在深圳已经有2年多的大规模运营,截至今年5月,单车最高运行里程已超20万公里,累计运行总里程1500万公里,期间曾发生18起追尾事故,均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车辆燃烧。而e6进入工信部的产品公告目录前,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碰撞测试符合国家法规,e6搭载的电池也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挤压测试,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符合国家标准。
     “即便这次事故比亚迪的电池没有问题,按照目前的电池水平,以后也难免出现问题。”对于2008年前后国内电动车“大跃进”的情况,即便是一贯坚定支持发展电动车的专家们也捏着一把汗,担心如此冒进带来的诸多问题会让刚起步的电动车业一蹶不振。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认为,中国电池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投资的状态,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弱,安全难以保障。
     通用汽车电池专家马克·威尔布鲁格也曾指出,如果由于工艺上的问题,两个电极接到一起,造成内部短路就会出问题。在其他电子产品上出现这个问题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但一辆车的电池组由几千个电池组成,发生问题的概率就会升到几千分之一。
     去年4月杭州一辆正在示范运营的众泰电动车发生自燃。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不客气地指出,既没有电池、电动车关键技术,也缺乏整车制造技术的小企业,根本不具备电动车产业化的能力,出问题是迟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6: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4# zhonghewitt


    期待强强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7: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兴通讯全球首家推出TD-LTE 1.4G系列化终端 稳固领导者地位
http://tech.hexun.com/2012-06-04/142082251.html


   C114讯 近日,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宣布全球首家推出TD-LTE 1.4GHz系列化终端产品,包括模块,数据卡,室内CPE及室外CPE,该系列终端的推出标志着1.4GHz TD-LTE产业链的成熟。同时,1.4GHZ 系列终端也丰富了中兴通讯TD-LTE产品线,巩固了其在TD-LTE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此前,中兴通讯宣布将在北京建设全球第一个基于TD-LTE技术的政务网,该网络基于1.4GHz频段打造。目前,中兴通讯1.4GHz系列化TD-LTE终端已在北京TD-LTE政务网完成了测试和性能验证,未来将普遍应用于道路监控、医疗卫生、智能交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作为全球领先的LTE供应商,中兴通讯不仅推出了涵盖TD-LTE所有标准频段的系统、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更同超过30家的主流芯片、终端、测试仪器提供商及标准化组织合作,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作风,快速推动了TD-LTE产业链的发展。2011年,中兴通讯率先推出1.9GHz 终端及产品全套解决方案。2012年5月17日,中兴通讯与广州移动合作,拉开了国内超大规模城市TD-LTE用户体验网络的序幕,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覆盖,可靠的安全防护监控,流畅的流媒体下载及高清视频点播等应用吸引了众多用户体验,现场实地测速超过100Mbps,在实测的几个城市的TD-LTE网络中,速率位居首位。
  中兴通讯副总裁王守臣博士表示:“任何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商用一定要得到标准化组织、设备供应商、终端厂商和运营商的支持,缺一不可,而终端产业链的发展则起到了绝对性的影响作用。同时,ICT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改变了传统通信网络的业务模式。4G网络的无线高速率,服务无时不在,覆盖无处不在的显著特点,将给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更多应用模式,必将开创通信技术的新纪元。”
  截至2012年1季度,中兴通讯已经获得了30个LTE商用合同,与全球100多个运营商合作并部署LTE试验网。其中已商用的LTE网络有8个,包括香港CSL、日本软银、瑞典Hi3G、奥地利H3G、印度巴蒂电信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4: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8# zhonghewitt

支持多发些这种经济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7: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财险快步追人保 广东四市份额已超越
http://money.163.com/12/0605/06/837F6I4C00252H36.html

平安财险追赶中国人保财险(下称“人保”)的步伐,在2012年继续前进。
南都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平安财险今年在佛山、东莞、惠州和深圳四个城市上,市场份额已经超越过人保。而在二三线城市为主的不含广州、深圳的“小广东”市场,平安也在蚕食人保的市场份额。根据人保财险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 4月,“小广东”市场人保的市场份额,已经由去年的39.21%下降至35.87 %,而平安则由23.73%增长为25.04%.
由于车险占财险公司份额超过7成,平安财险和人保财险在车险上的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今年1-4月,人保在广东车险的总保费收入增速为8.36%,而平安增速则为16.80%.

平安财险广东四市超中国人保
从全国的数据来看,平安财险的市场占有率远低于人保财险。不过平安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个险市场占有率居市场领先地位。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分别占上海财险市场的13%和21%.而深圳财险市场上,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和31%.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保险业协会获悉,截至今年4月份,广东财险市场的竞争状况相当激烈,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双雄鼎立。据官方数据显示,在广东市场(不含深圳)上,2010年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全年保费收入为135亿元和75 .8亿元,2011年该数据为123亿元和96.9亿元。截至2012年前四个月,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的保费收入为51亿和36亿元。
相关人士透露,在广州财险市场上,平安财险一直在追赶人保财险,截至今年前四个月,两者的保费收入仅相差1亿元左右。除了广州市场上穷追不舍,平安财险在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也领先于人保财险。

平安渗透二三线城市
早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平安第一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金绍樑就表示,平安财险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242.3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来自于交叉销售和电话销售的保费贡献占比提升至42.2%,业务品质保持良好。
事实上,行内人士认为,由于新渠道优势和集团的整体渠道力量,平安财险在广东的增速较快。据数据显示,1至4月,人保财险在广东的份额为34 .28%,较去年同期的34 .31%有了小幅度下滑,而平安份额为25 .52%,较去年的25 .04%则有了小幅度的上升。事实上,按4月上的增量份额算,人保为16.60%,而平安为37.29%,按累计增量份额算,人保和平安分别为34.01%和29.63%.
事实上,在增量份额超越人保财险的同时,平安财险也呈现出在广东省其他城市的渗透率不足问题。但近日平安财险似乎有意继续开拓二线市场。根据人保财险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在二三线城市为主的不含广州、深圳的“小广东”市场人保的市场份额,已经由去年的39.21%下降至35.87%,而平安则由2 3 .7 3 %增长为25.04%.
金绍樑近日也表示,平安进一步发掘具有增长潜力的二线市场,也在积极推进公司业务在县、市级地区的发展,但因为市场规模有限,发展模式也异于一线城市。

车险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车险占财险公司份额超过7成,平安财险和人保财险在车险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事实上,在车险方面,广州市人保累计为7 0 2 5 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15%,平安的累积保费为791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3%.同样在佛山市、惠州市两地,平安的车险保费收入和增速均高于人保财险,而东莞则较为例外。
除了份额上领先,平安以快速的增幅威胁到人保财险在广东市场的老大地位。今年1-4月,人保在广东车险的总保费收入为30521万元,增速为8 .3 6 %,而平安为269610万元,增速为16.80%.
南都记者走访佛山4S店时发现,包括上汽在内的多家名牌4S店,其主销车险产品为平安财险和人保财险产品。早在今年2月,人保、平安和太保三大财险在佛山地区存量份额分别为30.7%、31.2%和16 .1%,增量份额分别25 .8%、21.6%和23.8%.而随着竞争态势的改变,截至4月底,人保和平安的份额分别为25.70%和29.91%,累计增量份额为4.97和2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5 01:51 , Processed in 0.05049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