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20 15: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场东篱 于 2021-2-20 18:49 编辑
赫鲁晓夫楼按照原本的规划就是一种临时的形态…我认为其实也可以理解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
苏联在20-30年代之间有一些非常试验性的住宅建筑…我个人是期待未来广州能有设计师也来担纲类似的改造的…保留原有的生活尺度…就是给这些前现代的内容一个现代化的表达…但不是消除掉这种特色变得千篇一律。
有些东西又难改现在改又没人管不如就不改搞搞微改造算了…未来会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些的…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毕竟也是螺旋上升的…比如现代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发现这玩意很无聊于是打了回马枪搞后现代…
留一定的案例也好…反正广地安人很开心啊…大家相安无事可好。
留给后代能用来反思批判时候涂抹的白纸…本身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