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0-10 14: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消息一组
本帖最后由 linyuan_1991 于 2023-10-12 01:10 编辑
国家能源局: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
时间:2023-04-12
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能源局网站4月12日公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核电水电项目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核能供暖与综合利用。核准建设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上游昌波等水电站项目。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雅砻江、金沙江上游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制定长江流域水电生态化开发方案,有序开发长江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摘自《宜昌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1.充分发挥水电优势,促进水能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开展水电机组现代化增容改造,提高机组安全可靠性,增加发电容量,提高机组效率。重点实施葛洲坝、高坝洲水电站扩机及隔河岩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重点推进远安宝华寺、长阳清江、五峰太平、宜都潘家湾、秭归罗家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开工2-3个项目。
2.有效整合小水电资源,全面启动绿色水电创建。严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维护流域生态健康。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系统治理,打造一批绿色小水电站,积极促进分布式微水发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绿色水电创建要求,加强生态流量监管,抓好电站标准化建设,建设绿色水电、平安水电、智慧水电。
3.争取三峡电能消纳比例,提升城市能源供给能力。把握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契机和2030年碳达峰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调整三峡电站电能消纳方案,逐步增加宜昌市就地消化三峡电能的份额,减轻宜昌地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压力,全面提升城乡供电能力,实现“送受并举、东西互济、智能高效”的目标。
西科所成功获得“葛洲坝扩机工程水力学条件及对通航影响研究”科研项目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官网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水库和航运配套工程。
为充分利用中洪水期长江水能资源,更好发挥三峡——葛洲坝电站联合运行的综合效益,增大发电容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拟对葛洲坝水利枢纽进行扩机改造。葛洲坝扩机工程位于葛洲坝枢纽右岸,拟安装4台单机容量2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00MW。由于葛洲坝枢纽位于长江西陵峡出口后的急弯、急扩河段,河道地形呈现两岛三江复杂形态,布置有大江9孔泄洪冲沙闸、二江27孔泄洪闸、三江6孔冲沙闸共42孔泄洪冲沙闸,大江14台机组、二江9台机组、共23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715MW,并布置有大江1号船闸和三江2号和3号船闸,其地形条件、水流条件及枢纽运行控制条件均十分复杂。葛洲坝电站扩机工程引水渠和尾水渠长分别为1350m和900m,引水渠及尾水渠弯曲峡长,引用流量达到4680~4928m3/s,电站取水口和尾水出流口距大江1号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较近,需要解决电站发电取水和尾水出流对大江1号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解决长弯曲引水渠道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电站进流不平衡、立轴旋涡产生的机组震动及下游出流不畅对电站出力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此,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对葛洲坝扩机工程立专项开展科研工作。经过多家单位的激烈竞争,我校西科所张绪进—马希钦团队脱颖而出,成功获得“葛洲坝扩机工程水力学条件及对通航影响研究”科研项目,充分说明了我校水利学科在水电站枢纽及通航水力学方面的雄厚科研实力。该科研项目将在我校建立的三峡新通道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平台上开展研究工作,预计研究周期为1年半。
葛洲坝电站扩机工程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可以增加电网优质调节能力,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同时扩机工程可提高葛洲坝电站机组调度灵活性,解决葛洲坝电站与三峡电站发电流量不匹配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