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dlwan

[城建规划] 北京地铁专贴,最新最及时报道跟进中~(最新消息,四条地铁新线30日首班车开通!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7 12: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年)通过批准
    201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年)。
    一、为完善和提升城市交通功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促进新城发展,完善既有网络运营功能,促进公交出行,同意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及目标进行调整。
    二、规划调整方案
    (一)新增8号线三期,自王府井至五福堂站,线路长16公里,估算投资14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2~2016年。
    (二)新增16号线,自永丰至榆树庄站,线路长36公里,估算投资36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2~2016年。
    (三)新增新机场快线,线路自中心城区至北京新机场,采用快速轨道交通方式以实现“半小时”到达,项目争取与新机场同步建设。线路暂以北京南站至北京新机场计列,长37公里,估算投资197亿元。中心城区起点的具体位置在可研阶段论证确定。
    (四)将S1线东段工程(自五路居至苹果园,长8.9公里)调整为6号线西延工程。
    调整后新增线路里程89公里,预计到2016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64公里。
    另,海淀山后线永丰~北安河段和燕房线,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选择建设时机,适时启动建设。西郊线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同意按有轨电车方式建设,可研报告由你委审批。车辆采购方案参照原国家计委下发的计预测[1999]428号文和计产业[2002]913号文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新增项目估算总投资为707亿元,其中资本金282.8亿元,占总投资的40%,由北京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
    (一)新机场快线是规划建设的北京新机场重要的配套工程,实现其快速轨道交通的预期功能,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方案。为确保客流集散高效、便捷,线路应结合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和重大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做好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统筹研究确定城市航站楼,承担值机和行李托运业务;线路尽量与规划建设的新机场高速公路同通道并同步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请北京市抓紧按上述要求编报新机场快线可研报告。
    (二)加强前期勘察工作,做好环境和文物影响分析工作,优化工程和施工方案。研究制定项目穿越既有线路的安全保证措施,进一步研究重要节点的客流组织方案,确保建设和运营安全。统筹研究A型车系统网络资源共享方案。
    (三)应结合即将开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请你委抓紧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的远景线网规划和新一轮建设规划,做好与京张客专等引入北京地区枢纽相关铁路客站的衔接,做好北京既有市郊铁路使用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的规划工作。
    (四)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完工。同时,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好新增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增强综合开发力度,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2# DK基尔加登


    感谢这位兄弟的新闻,这次规划调整后,2015年的规划图将有所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7 1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3# adlwan


    不过这次的亮点只有一个:“新增新机场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4: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4# DK基尔加登


    是啊,但是具体啥时候建成还是个未知数,说是为了集约资源要和新机场和新机场高速同步建设,也不知道2016年能不能建成,这新机场还没信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4: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冬运今天启动到明年3月15日结束(来源中国广播网)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今年北京地铁冬运从2012年11月15日开始至2013年3月15日结束,北京地铁公司对今年冬运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经过认真分析,今年冬运面临的形势有,第一,今年底将开通试运营的4条新线,由于其城区主干线的布局特点,开通之初就要经受大客流的冲击,增长的大客流将给安全运营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也给运营组织、车辆设备稳定可靠运转带来重大挑战。第二,9号线北段接入路网后将与1号线、6号线搭接,9号线客流自身吸引范围进一步增大,潮汐现象明显,平日通勤、通学客流集中。特别是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站、六里桥站会呈现明显“节前客流集中、节后返程”客流特点,相关客运疏导工作必须靠前考虑;10号线试运营后,使东段客流增长,并对5号线南段客流产生汇集作用;6号线、8号线客流从2号线东环、西环、北环汇入,新增换乘站周边区段客流将有所上升;新线开通后既有换乘站如西直门、东直门、国贸、崇文门、宣武门、惠新西街南口、雍和宫站等站换乘压力仍将持续。第三,冬季气候寒冷,恶劣天气较多;极端天气下,树木、异物侵限事件易发,低温、雪雾、风沙等将对车辆、设备,特别是地面、高架线路、车站和车辆段、停车场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影响。第四,新一轮更新改造工程规模庞大、各专业相互交叉,13号线、八通线加装屏蔽门及1号线信号改造都是涉及行车安全的重点工程,参与单位较多,施工组织难度大。

  针对今年冬季运输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北京地铁公司确定了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统筹安排新线筹备和更新改造的工作方针。为应对4条新线开通试运营所带来的客流冲击,北京地铁公司将在充分分析客流变化、车辆、设备配备能力及换乘站客流组织能力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部分既有线路的运力配置,并根据客流情况编制新线各车站客运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是增配换乘站岗位力量,建立相应的换乘联动机制,共同研究突发情况下的换乘组织工作。

  安全运营是轨道交通的首要责任,是实现一切目标的最根本。北京地铁公司将不断强化“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组成的矩阵式安全科学控制体系,把各项运营生产任务切实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为安全运营提供保障。进一步排查车辆、设备故障隐患,强化日常检修维护作业,提高车辆、设备维修维护质量,确保车辆设备状态良好,运行可靠,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重点车站、重点部位以及设备集中站安排骨干技术力量值守,及时处理突发故障。针对冬季雾、雪等恶劣天气多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地面线路的列车和设备运行方案,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功能性检查等工作,确保车站雪天措施、预案、物资落实到位,努力降低恶劣气候对正常运营的影响。

  按照“一站一方案”的要求,修订完善车站客运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重点车站合理增配岗位人员,特别是针对客流集中车站的出入口、站厅、站台、通道、扶梯等重点部位,在客流高峰时段加强现场值守和组织力量,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情况。遇大客流时,与公交安保总队密切配合,适时采取分流、限流措施,必要时采取“节点控制、区域联动”的路网限流措施。总结以往雪天运输经验,各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雪天工作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同时加快进行相关融雪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投入使用,为冬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安检工作,严格安检程序,切实做到“逢包必检”、“逢液必查”,杜绝漏检。特别要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等危险品、违禁品的查堵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4: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铁一局参加拍摄纪录片《北京地铁系统》(来源西部网)

近期,一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联合拍摄、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北京地铁系统》以30多种语言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后引起轰动。中铁一局在片中向全世界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员工风貌。

中铁一局多次参与了北京地铁的建设。2006年,城轨公司北京4-20项目部创造了盾构机始发当月掘进成洞568.8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探索频道摄制组曾先后4次到该项目进行实地拍摄,着重对全国盾构掘进纪录的创造者原盾构机司机高锐轩和技术部长刘文斌进行了现场采访。

《北京地铁系统》纪录了高锐轩操作盾构机施工掘进、拼装管片和对颐和园古建筑进行保护等环节,讲述了他在盾构施工中克服困难,创造全国记录的经过和自己的亲身感受等情形。画面生动、真实,极富冲击力,再现了中铁一局地铁建设者们致力于建设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全过程。

《北京地铁系统》集中反映了首都北京一个立体的,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和1000公里线路的世界上最大地铁交通网络。片中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建设者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克服复杂地质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等困难,创造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地下轨道交通体系奇迹。

该片由英国著名导演Ben smith导演,美国ABC电视台资深首席摄影师Rick Tullis 摄影,在新加坡第15届“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荣获最佳剪辑优胜奖。2009年9月,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月”展播主打节目在Discovery亚太电视网首播。2011年初,该片完成中文配音合成,春节、两会期间多次中央电视台、北京和上海电视台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播出。

该片相继入选《中国建筑奇观》和《中国现代奇迹》系列,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今建筑的璀璨成就、精湛技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和现代中国人在建筑领域举世瞩目的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4: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新规划获批:投资707亿元建三条新线(来源光明网)

晨报讯北京又有3条地铁新线获批。昨天,国家发改委印发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年)。规划调整方案中新增3条地铁新线,包括自王府井至五福堂路的8号线三期;自永丰至榆树庄站的16号线;以及北京南站至北京新机场的新机场快线。另外,将S1线东段工程调整为6号线西延工程。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杨广武透露,6号线西延工程早已获批,将是这几条线路中最早开工的项目。

规划:

两条线路四年内完工

记者在规划调整方案中看到,新增项目估算总投资为707亿元。其中,8号线三期自王府井至五福堂站,线路长16公里,估算投资144亿元;16号线自永丰至榆树庄站,线路长36公里,估算投资366亿元,这两条线路的规划建设期均为2012年至2016年。

新机场快线自中心城区至北京新机场,采用快速轨道交通方式以实现“半小时”到达。线路暂以北京南站至北京新机场计列,长37公里,估算投资197亿元。中心城区起点的具体位置在可研阶段论证确定。

此外,将S1线东段工程(自五路居至苹果园,长8.9公里)调整为6号线西延工程。调整后新增线路里程89公里,预计到2016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64公里。

另外,海淀山后线永丰至北安河段和燕房线,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选择建设时机,适时启动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7 15: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5# adlwan


   既然新机场线批准了应该就没有太多问题了,侧面证明了新机场批复了。我在2013年的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看到新开项目有新机场了。
这个规划你看嘛?有新机场还有一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各个区的重大工程也有,不过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8 13: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很感兴趣!多谢楼主总结。
不过六号线的颜色是金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9# DK基尔加登


    这个我还没太关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北京地铁系统》引国际轰动(来源中国新闻)

     该片反映世界上最大地铁交通网络 中铁一局员工参加拍摄

  近期,一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联合拍摄,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北京地铁系统》以30多种语言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后引起轰动。中铁一局在片中向全世界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员工风貌。

  中铁一局多次参与了北京地铁的建设。2006年,城轨公司北京4-20项目部创造了盾构机始发当月掘进成洞568.8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探索频道摄制组曾先后4次到该项目进行实地拍摄,着重对全国盾构掘进纪录的创造者——原盾构机司机高锐轩进行了现场采访。

  《北京地铁系统》纪录了高锐轩操作盾构机施工掘进、拼装管片和对颐和园古建筑进行保护等环节,讲述了他在盾构施工中克服困难,创造全国记录的经过和自己的亲身感受等情形。画面生动、真实,极富冲击力,再现了中铁一局地铁建设者们致力于建设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全过程。

  《北京地铁系统》集中反映了首都北京一个立体的,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和1000公里线路的世界上最大地铁交通网络。片中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建设者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克服复杂地质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等困难,创造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地下轨道交通体系奇迹。

  该片由英国著名导演Ben smith导演,美国ABC电视台资深首席摄影师Rick Tullis 摄影,在新加坡第15届“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荣获最佳剪辑优胜奖。2009年9月,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月”展播主打节目在Discovery亚太电视网首播。2011年初,该片完成中文配音合成,春节、两会期间多次中央电视台、北京和上海电视台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播出。

  该片相继入选《中国建筑奇观》和《中国现代奇迹》系列,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今建筑的璀璨成就、精湛技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和现代中国人在建筑领域举世瞩目的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3: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10号线明年6月全线贯通(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年底,10号线二期正式开通,与一期实现大“C”形运营,整条线可换乘9条地铁线,列车跑完全程约70分钟。明年6月10号线将实现“绕圈跑”,成为继2号线后本市第二条环城线。

  42站运营共54.5公里

  据介绍,10号线二期全长32.5公里,共设地下车站23座。与一期相连后,总运营里程为54.5公里,共42站。今年年底开通的二期工程共30.48公里,车站20座,丰台站及前泥洼站暂缓开通,两站之间出现断点,致10号线暂时不能“绕圈跑”,角门东站年底开通时甩站通过。

  列车从西局站至樊家村站为大“C”形运营,在车道沟站以及宋家庄站之间为小“C”形运营,前者发车间隔为3分45秒,后者为2分30秒。

  贯通后70分钟跑完全程

  据介绍,10号线二期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全线贯通运营后全程运行时间预计为70分钟。

  10号线全线贯通之后,可与9条线路换乘,将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大大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据设计方介绍,10号线二期的换乘车站设计执行标准均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开通的换乘站中,优先选择同台换乘,行走时间不超过1分钟,其他换乘方式,行走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其中,换乘最为繁琐的宋家庄站,是继西直门、东直门之后北京地铁第三座三线换乘车站,行走时间也不会超过5分钟。

  各站均设自行车停车场

  据了解,10号线二期分别在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方面做了衔接。

  市交通委表示,在现有192条公交接驳线路的基础上,将调整公交线路2条,调整公交站位4个,新增港湾1个,新增自行车停车位1.2万个,出租车停车位40个,最大程度方便居民出行换乘需求。

  另外,为方便市民自行车换乘地铁,地铁10号线二期基本每站都设置了自行车停车场,共计45处。

  地面开发实现无缝衔接

  昨天,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6号线和10号线停车库的五路居站,将建成一座集轨道交通停车场、居住、办公商业、城市绿化广场及各种交通方式换乘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枢纽场站。设轨道交通五路停车场、轨道交通五路站、公交枢纽、公交驻车场等,综合开发为各种交通工具的无缝换乘创造条件,实现轨道交通、城市开发、区域发展的无缝衔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 京味设计“人情味儿”更浓(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刚回国的秦晓鸣,顿时惊诧于北京地铁的变化。

  “我走的时候还只有1号线、2号线、13号线,现在线路多得数不过来,每个周末儿子都拉着我陪他坐地铁。”一圈考察下来,他印象最深的是屏蔽门、自动扶梯、残疾人升降梯这些人性化设施,“跟老线比,完全是两个时代!”

  从最初的战备工程,到如今上班族摆脱拥堵的首选出行方式,北京地铁过去几年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创新,理念先行,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规划部部长陈曦表示。

  设计的加强使得地铁的“人情味儿”更浓了。今年年底,6号线、10号线二期、8号线南段、9号线北段的开通,大部分换乘站换乘通道都在100米以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对地铁换乘的体验。其中慈寿寺站和宋家庄站,还首次尝试不规则的楔形站台,靠近客流密集区的站台区域适当加宽,以提升应对大客流冲击的能力。

  30多米深车站没跨一级台阶

  繁华的东四路口,5号线车站附近,又多了几个崭新的地铁出入口,年底这里将实现6号线与5号线的地下换乘。

  从路口西侧的出入口进到6号线车站,两段长长的自动扶梯一眼望不到头。“够深吧,一般地铁站用一部扶梯就到站厅层,这里得两部。”中铁隧道集团项目总工白纪军掰着手指算了算,整个车站从入口到站厅再到站台,有长达200多级台阶。

  不过,乘客不用担心太费体力。记者跟随白总工走遍车站,居然没跨一个台阶。所有出入口双向自动扶梯直通站厅,站厅与站台之间同样有双向扶梯衔接,甚至换乘通道内的扶梯都是双向布设。

  “下穿5号线,车站深达34米,还好有26部扶梯,自然不会感觉到车站太深的麻烦。”白纪军对比以前建地铁的经历,这样高强度的自动扶梯覆盖还从未有过,携带大包小包进站的乘客再也不用面对陡峭的楼梯发愁了。

  “面向乘客需求,人性化设计提了多年,最近几年算是形成了标准和规范。”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换乘通道加宽,残疾人升降梯从1部增加到2部,屏蔽门新线全覆盖,车辆全部升级为空调列车,增加自动售票机数量……所有细节的改善,都体现了乘客需求导向的原则。

  争议数年终驶入大容量列车

  6号线试运行的五里桥车辆段,明黄色腰线的列车伸着小辫来来往往,8节编组的车身跑起来仍显得十分轻巧。

  “这是北京最快最稳的地铁列车了,整个线路自东向西,都没什么弯,最高时速能跑到100公里。”6号线设计总体负责人曹宗豪笑眯眯地享受着这条新线建成的喜悦。

  在北京街头,18米长的“陆地巡洋舰”公交车来来往往,大容量快速公交也开通了好几条,但多拉快跑的大容量地铁列车还是头回走近市民生活。鲜为人知的是,从规划到最终实施,这条大容量线路经历数年争议,才最终实现6节编组到8节编组的转变。

  继6号线之后,北京多条新线已经纷纷选择大容量设计。7号线初期6节编组,预留8节编组B型列车的能力;14号线首次尝试载客量更大的A型列车,同样6节编组能多容纳700人;16号线则首次采用8节A型列车编组,每趟车能比普通列车多运送约1500名乘客。今后,北京主城区干线,都将优先选择8节编组的A型列车提升运能。

  第三方评价把关换乘设计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的工程师李晓霞最近很忙碌。

  北京一大批新线车站进入设计阶段,她和同事们几乎介入了每条新线的换乘设计环节。但她的身份比较特别,不属于新线设计者,而是为设计方案检验把关的第三方机构。眼下,李晓霞最操心的是5号线大屯路东站与15号线的换乘。

  千方百计优化换乘方案,是她和15号线设计团队正在紧密合作的内容,地面站厅拓宽增加换乘厅,高架站厅外加支撑柱再拓宽站台,都是正在考虑的方案。“如果等15号线车站已经动工,再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就来不及了。”李晓霞说。

  此前,地铁工程咨询公司已经为北京多条地铁新线提供换乘设计优化的服务,但像现在这样从设计之初就介入,还是从6号线、8号线、10号线二期、9号线这批奥运之后的新线开始。

  “第三方设计把关,眼光可是特别挑剔。”陈曦透露,各项指标全都拿数据说话,经常让设计师重新调整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3: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10号线今年底通车 全线设13座换乘车站(来源北京晨报)

     地铁10号线二期将于下月底通车,届时地铁10号线将采取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行方式,大交路(全线)从西局站到樊家村站,最小发车间隔为3分45秒;小交路(区间)从车道沟站到宋家庄站,最小发车间隔为2分30秒。

  而10号线要真正成为本市的“地下三环”,将最迟在明年6月实现,届时目前暂缓开通的丰台站、泥洼站、角门东站将全部开通。

  全线设13座换乘车站

  10号线二期全长32.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13座。下月底先开通车站20座,丰台站及泥洼站暂缓开通,角门东站甩站通过,与1期贯通成一个“C”形运营。

  与一期全线贯通之后,可以与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几乎所有的线路换乘,包括既有1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机场线、亦庄线;以及同期建设的6号线、14号线等线路形成换乘。

  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轨道处处长张文强介绍,新线将缓解地铁4号线和5号线南段的车厢拥挤程度,据预测,最少缓解两条线路5%的客流。

  换乘最长不超5分钟

  “目前,列车按大小交路套跑,西局站到车道沟站、宋家庄站到樊家村站,最小发车间隔为3分45秒;从车道沟站到宋家庄站相当于小交路,最小发车间隔为2分30秒。远期,线路最小行车间隔预计为2分钟,全线贯通运营后全程运行时间预计为70分钟。”张文强说。

  全线换乘时间也将控制在5分钟内。

  售票机可纸币找零

  目前,10号线二期有接驳公交线路192条。交通部门计划再调整两条公交线路,调整4处公交站位,新增1处港湾,方便乘客换乘轨道交通。

  二期沿线接驳的综合交通枢纽有宋家庄、六里桥、公主坟、五路枢纽及丰台火车站枢纽。在枢纽站内地铁能与市内公交、长途公交、出租车换乘。

  二期每站都设自行车停车场,45处新车场总计可以停放1.2万辆自行车。此外,新线周边还将施划40个出租车停车位。在宋家庄及五路地区各设置停车场一座。

  据市交通委介绍,与火车站相邻的车站中还设置更多数量的宽通道检票机。新线全线范围内,自动售票机都将实现纸币找零。

  值得关注的是,地铁10号线二期有的车站直接将出入口修到了小区里,方便市民出行。这个出入口位于角门东站,地铁站口引入小区停车场后,还将设置缓冲通道,方便小区在此设立门禁。

  晨报记者 陈琳

  ■相关新闻

  “不显眼”老幼专座将全部改造

  晨报讯(记者 陈琳)昨天,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表示,6号线开通后,初期客流预计将达60万人次,会降低八通线满载率20%左右。贾鹏还表示,为方便乘客出行,对老幼病残孕专座尚没有区分的列车,北京地铁将全部进行改造区分。另外,每个地铁站将建设乘客服务中心,为盲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据悉,今年年底开通的4条线路整个里程69.8公里,全市地铁线车站突破260座,换乘车站达到38座。4条新线路开通后,总共40多个车站。其中东四站今后是4条线路同时换乘的车站,包括6号线、5号线、 3号线、 8号线。

  针对地铁老幼病残孕专座,贾鹏表示,所有地铁线将逐步进行改造,使专座与普通座位区分开。

  针对特殊群体乘坐地铁的需求,每个车站将建立一个乘客服务中心,目前东单试点已建设完成。该中心可提供相关服务,在高峰时段,闸机以及进站处将有专人值守,为特殊乘车人群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3: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铁10号线首推楔形站台 解决换乘时大客流(来源北京晨报)

10号线二期首推楔形站台

可解决换乘时大客流 慈寿寺站与6号线换乘节点设自动扶梯



地铁6号线与10号线换乘站慈寿寺站示意图

     楔形站台形式首次应用于北京地铁大型换乘站,解决大客流集中问题。下月底地铁10号线二期与一期贯通运营后,可以与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几乎所有的直径线换乘,作为继地铁2号线之后北京又一条环线,10号线将引领北京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时代。

  解决换乘大客流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第二项目中心设计部部长徐阳介绍,作为继东直门、西直门后的第三座“三线换乘”车站,宋家庄站是5号线、10号线与亦庄线换乘的车站,共用的换乘大厅面积达到了1.6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

  该站也是将楔形站台形式首次应用于北京地铁大型换乘站,解决大客流集中问题。“楔形站台形式有利于提高车站的抗风险能力、增加与周边建筑接驳能力以及降低运营风险。”

  而慈寿寺站与6号线换乘,两线车站采用“L”型节点换乘方式。车站也是采用楔形站台对换乘节点进行特殊加宽处理,并设置换乘自动扶梯,这是目前北京地铁中仅有的站台站台换乘节点设置自动扶梯的车站。

  出入口设计避免被水淹

  昨天,记者在10号线二期莲花桥站看到,车站就位于莲花桥下,而莲花桥又是北京“著名”的一处常被水淹的桥区。如何保证在暴雨来临时,车站不会被桥下积水殃及?对此,徐阳表示,车站在修建时,一般先建地下主体工程,然后再做出口设计。去年6·23暴雨中,北京多个地铁站进水,给新线建设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再有类似事故,我们在做10号线二期车站出入口时就特别做了设计。”在现场,徐阳跟记者比画说,莲花桥站出入口建在了桥区的上坡处,高度与莲花桥铁路桥2米的水平高度相当,能有效避免桥下积水。“今年7·21大雨,莲花桥站的施工工地就没有进水。”

     最短换乘距离不超1分钟

  徐阳说,地铁10号线二期换乘设计在换乘方式、距离、人性化和无障碍等方面,进行多方探索和改进。线路条件允许时优先选择同站台换乘方式,行走时间不超过1分钟;其次根据现场条件不同,选择十字、T型、L型等节点换乘方式,行走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第三条件受限时选用通道换乘方式,并尽量减小换乘通道长度,行走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所有换乘车站站台至站厅均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及无障碍电梯;出入口一般都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或直梯,并至少在一个出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

  下穿1号线沉降不超3毫米

  下穿既有1号线的公主坟站建设新线车站,为目前北京市最大规模的下穿既有线工程。该站也是10号线二期与1号线的换乘站,在暗挖过程中,为躲避新兴桥桥桩,车站采用了分离岛式站台车站,在新兴桥区绿地四个象限各设置一个单层地下售检票厅。

  车站需要下穿的不仅是正在运营的1号线公主坟车站,还有70多棵古树;要避让的管线众多,部分暗挖为长安街下方,三环主路新兴桥两侧交通流量非常大;西南附属站厅邻近公主坟文物……由于建设条件极端困难,车站设计方案反复调整长达2年半时间,最终确定为暗挖车站。

  为保证1号线的正常运营,工程要求施工沉降值必须小于3毫米,技术难度极大。最终,在工程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下,工程完成后沉降数值为2.98毫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4:08 , Processed in 0.04507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