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县 民生之福
绿镜头 2 松雅湖北部园林景观工程主要建设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松雅河东岸风光带等园林景观。其中种植广玉兰、合欢、银杏等百余种树木约2万株,种植绿色草皮31万平方米。 绿镜头 1 环城绿带生态圈长沙县、长沙经开区段为35.6公里,东至白沙河大桥,南至浏阳河大桥。将微地形微景观融入自然,对于现有集中成片的防护林带做微地形处理,确保可适当蓄水且排水畅通;对沿线水域、湿地、河滩地等,栽种水生植物,实现全面绿化美化。 绿镜头 东八线电力走廊公共绿地一期公园大草坪区域用各色杜鹃花营造“春之幻”,成片的紫薇和硕果累累的杨梅来演绎“夏之美”, 大量的秋色叶植物,如美国红枫、榉树、枫香、栾树等来渲染“秋之绚”,深绿的雪松、杜英、茶花等来诠释“冬之静”。 绿镜头 →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在新三年造绿,将在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和公园、景点等区域建设300公里步行道,完成城乡绿道建设440公里。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记者 胡益虎
天蓝了,水清了,大地更绿了,道路结成一张张“绿网”,绿道串联成一条条“绿脉”,庭院化作星罗棋布的“绿点”,森林变成一个个“绿肺”……最近,长沙县一个个美景刷爆了星沙市民的朋友圈,新三年造绿,正在让长沙县这座工业强县蜕变为绿色城市。
今年是新三年造绿大行动启动之年,驱车行驶在环城绿带长沙县段、东八线电力走廊、松雅湖、磁浮生态绿带走廊,一个个绿镜头下,展示出城乡更美的诗意星沙;行走北部乡镇,一幅幅画卷里,呈现出民生更爽的生态家园。
“长沙县坚持把造绿行动作为美化县域形象、改善生态民生、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通过建设城区园林化、城镇森林化、村庄田园化、道路林荫化、江河林网化的城乡绿化体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长沙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围绕“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涵养城市”的目标,长沙县的新三年造绿正在让“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城市之美”显现。
A 举措之变
“电力走廊变身最大城市绿地公园”
质量齐升 造绿项目构筑新生态文明
走过星沙城区东八线开元路口,周边是一片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区。记者看到,沿着东八线两侧,两排由南往北延伸的高压电塔绵延不绝,仿佛是一道巨型栅栏树立都市中央。“这里几年前还是星沙的城郊,因此国家电网的高压线廊设在这里,不到几年,新城区就扩张到此,而高压塔下的区域因无法作为建设用地而一度废弃,被附近居民称为城市疤痕。” 长沙县城管局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如今,这条纵穿星沙城东的“疤痕”,正在变成四季如春的绿色长廊。
投资近亿元的东八线电力走廊公共绿地一期建设已经完工,这道星沙最长的“疤痕”正在蜕变为星沙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这里也是长沙县城市扩容提质园林PPP工程项目。
“通过三年造绿项目建设,助力我们实现建设更高层次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的发展目标。”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林如是说。
用大项目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这是长沙县新三年造绿开局之年的手笔。 一个个造绿项目正在迅速改变这里的生态格局。
“投资4.9亿元的环城绿带生态圈长沙县段从白沙河大桥一路环绕至浏阳河大桥绵延35.6公里,一条律动的交通风景线正呈现市民面前。”
“投资7000万元的长沙磁浮铁路长沙县段生态绿带走廊二期,将在磁浮高桥两侧形成3.2公里长的绿色走廊,与一期无缝连接,让磁浮线成为‘生态线’和‘风景线’。”
根据长沙县造绿复绿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实施的三年造绿大行动重点项目达到创纪录的57个,涵盖道路提质、公园绿化、生态湿地、产业园区、社区提质提档等方面。总投资达到20亿元。
去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8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比中,分别跃居第7位和6位。全县三年来的造绿资金投入超过前20年总和,达25亿元。
“我们率先引入PPP总体投资项目,如松雅湖湿地公园、星城公园、生态公园等大型项目都是采用PPP模式建设。”长沙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造绿复绿领导小组,将造林绿化任务分解到县规建局、县农林局、县城管、县重点工程局等多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政企联动、城乡联动的大造绿格局。
有大投入,更有高标准。在黄花机场西侧的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这里成为一片建设的热土,刚刚封关运行的黄花综合保税区已经是一片现代化的“境外之城”。记者看到,在喷气飞机机翼型的北卡口外,由大元东路、天祥东路、合心东路和人民东路以南的盛祥路、小康南路、鹏盛路及机场大道构成道路绿网,彻底改变了这片半年前还是黄土环山城郊区域的地理面貌。
空建投相关负责人介绍,“临空经济区将打造成‘智慧新城’、‘生态新城’。”成为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发展区、绿色生态智慧航空城。
B 理念之变
“赏花经济激活乡村沉睡绿色资源”
全民参与 绿色风景成为新生态产业
万株樱花迎风摇曳,花海如云似霞,游客漫步花海尽情享受这醉人景致。这是今年四月份出现在长沙县北部农村浔龙河小镇的一幕。这是湖南樱之谷投资8000万元在长沙县建设的号称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樱花生态旅游项目。
湖南师大美术系毕业的谢小青今年没有像往年一样赶赴武大赏樱,她将樱之谷的美图发在朋友圈,一样引来了无数点赞。在500余亩的樱之谷里,牡丹樱、日本早樱、郁金樱、大岛樱、豆樱等30多种樱花在这里安家。而在去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树木稀疏的荒山。
“长沙县不但交通便利,而且生态十分优良,适合樱花安家。”樱之谷负责人这样解释落户缘由。有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0天,作为全国十八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的长沙县,在多年工业高速发展中,通过实施功能分区,在建设绿色城区的同时,保留住了北部乡镇的青山绿水。连续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
长沙县十三届县党代会提出了强南富北的新发展理念。让生态资源变成绿色资本,带动乡村的脱贫致富。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在开慧镇飘峰水库旁的露营基地,草地上被五颜六色的野营帐篷占满,这里成了很多长沙市民周末露营休闲的首选之地。几年前在长沙创业成功的皮青大姐嗅到了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的前景,带着她的团队和资本下乡,重金请来澳大利亚团队,利用开慧优良的山水资源做起综合露营地、特色村落、景点等乡野度假业态的田园综合体,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而在东八线东侧的金井镇,湘丰茶业的万亩茶园,不但种出了享誉全省的名茶,还为乡村引来了如织的游客。
“蓝莓基地”“薰衣草园”“牡丹花海”“彩色稻田”……方兴未艾的绿色产业在长沙县百花齐放,像画家手中的水彩笔,改变着长沙县地图的颜色。长沙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长沙县新三年造绿的规划,各乡镇正在形成10万亩的花卉苗木精品种植基地、5个木本花卉主题精品园;并形成了以开慧镇为主的小水果基地和以金井镇、高桥镇、开慧镇为中心的油茶基地,形成现代农业带。
“长沙县正在建设全域旅游,生态建设也需要全民参与。”长沙县农林局负责人介绍,长沙县三年造绿规划提出了鼓励全民投入,每年向社会开放20余个镇(街道)义务植树基地,大力推行义务植树进农庄,形成绿色文化、带动社会投入,鼓励有意愿、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主体或个人投资生态农庄、社区公园等建设。
如今从政府、社会投资到村民筹资的乡村公园遍布各个乡镇。石壁湖公园已经成为金井村民和游客休闲的新去处;开慧绿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前来体验……绿色集镇、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庭院在长沙县遍地发芽,正在形成“一村一园”的美丽乡村格局。
C 生活之变
“磁浮列车飞跃能观赏能体验的生态走廊”
精致精美 城乡造绿绘就新民生画卷
2017年绿色指数
57个
完成全县重点绿化项目57个;强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新建各类公园(游园)9个,新增城区绿地60公顷。
150公里
修建城乡绿道150公里;创建市级绿色示范集镇1个、示范社区1个和示范村庄11个、示范庭院667户、花园式单位10个;新建乡村公园17个。
150万株
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迹地更新、人工造林0.3万亩,“五边”植树绿化1万亩;建设40公里森林生物防火林带。
96%
绿化率
至2017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49.8%提升到50.2%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0.8%,交通道路绿化率达到96%,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把长沙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类公园(游园)9个,新增城区绿地60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