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zyt10001

[龙城轶事] “幸福像花儿一样”第八届中国花博会闭幕(花博会圆满闭幕,客流总量达268.26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04: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5# ccf


    不是200万嚒?怎么变成9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04: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花博会办得不错,可喜可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的,太大,一天逛不完的,我跑的太累了,回去就感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cf


    不是200万嚒?怎么变成9万了。。。
吴风遗韵 发表于 2013-10-23 04:49

9万人是当天入园人数,200万是总入园人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向困难群体免费发花博会门票



发放门票活动现场

    10月21日下午,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幸福花开,情暖民心”花博会门票发放仪式在聚新花园居委会举行。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向园区内200户低保户、扶贫帮困人员、困难职工发放花博会门票400张,每户2张。在此之前,园区已先后组织两批人员近150人前往花博会参观,包括园区内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道德模范以及企业党群干部等。

    谢志昌家是低保户,就住在聚新花园,领到花博会门票后,他非常高兴,“花博会离家很近,我和家人都很想去看看,但是100多块钱一张票对我们家来说太贵了,舍不得这个钱,很感谢政府这么关心我们,还送门票给我们,这下可以趁最后几天去看一下花博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7: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集园将添3000盏油灯

一代文豪苏东坡与常州有不解之缘。

    中国常州网讯 历史上著名的《西园雅集图》,描绘的正是苏东坡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在西园集会的场景。于是苏东坡成为雅集园的起源,也注定成为雅集园的文化之魂。

    刘海粟夏伊乔美术馆、陈履生艺术馆、刘大为工作室等一系列大师展馆落户雅集园,可谓前后辉映,相得益彰。

    刘海粟之女刘蟾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告诉她,自己是常州武进人。这次借花博会机会,把父母和自己的画作在雅集园中展出,也算为家乡尽一份心意,“花博会不应仅仅是花的直观展示,更应是一种美的象征。”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文化底蕴不可缺少”。刘蟾希望花博会及一系列文化活动,能够进一步“带动常州的文化氛围,使文化火起来”。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告诉记者,前7届花博会都没有像雅集园这样的文化设施,雅集园正是吸引他的地方之一。他认为绘画除了审美功能,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现实的态度和影响。陈履生尤其看重教育功能,他说,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艺术馆,都把对下一代的教育放在首位。目前,陈履生博物馆已成为一些学校的教育基地和文化研究基地。

    花开会有花落时,雅集园却可以永不落幕。

    书画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常青树,雅集园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赋予了花博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然而,相比其他展馆的热闹,来雅集园参观者却不到总数的10%。雅集园负责人认为,这反应出当代民众对文化的认知匮乏,因此,作为一个永久性文化基地,未来雅集园还将进一步组织文化活动,以唤起民众的文化意识。他透露,将成立陈履生油灯博物馆,展览其收藏的3000多件油灯——也希望通过这些油灯能够“照亮”雅集园。

    雅集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展览和交流的层面,而是着眼于更远的将来和更深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此创立了中国画学会常州创作基地。雅集园负责人期许,目前室内的多处留白,未来能留下众多大师的墨宝,成为常武地区的文化遗产,以此不断积淀文化,真正成为海内外文人墨客的创作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7: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辅展区艺林园:尽展“大树王国”风采



艺林园400多个大树品种展现江南风韵



江南韵味



小桥流水



    秀美的江南,总有一处惹人偏爱;蜿蜒的小路,总会惹人无限遐想。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辅展区艺林园,以唯美的江南格调,吸引了无数游人前往。

    沿着延政路一直走,在239省道处,有一座别样的林园——艺林园,一排排参天古树、一盆盆景观细作,要是遇到紫薇花开,更是心情舒畅,这就是武进首个国家AA级旅游景点。

    从西大门走进艺林园,浓郁的“树文化”扑面而来,两株巨大榕树树桩连接而成的“门楼”展示着其大树王国的风采。“门楼”高28米,古树连接假山长约150米,使用130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门楼”两侧连着假山,缀满了翠绿的榕树叶,呈现出勃勃生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清幽雅致的环境。艺林园便提供了给人们树下呼吸新鲜氧气的场所,与古树为伍,与新氧为伴,夏天这里不会炎热,冬日这里不会寒冷。如今,“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艺林园月月有花开,季季景色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花,花即文化、花即品位、花即生活、花即产业,嘉泽人以花为媒解语传情,传递出“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美好情感。

    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旭锋介绍,艺林园种植的花木以名、特、优、稀、奇、珍大树为主,有400多个品种、近万株,百年以上树龄的桂花、紫薇、红果冬青等更是随处可见。园子的南边是新扩建的部分,也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区域。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几座江南特色的亭子,每个亭子都有独特的风味,阵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埃。

    青砖黛瓦式的建筑,更加彰显出江南水乡的气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底蕴,形成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漫步在艺林园,江南水乡美景、诗情画意梦境、亭台楼榭特色,别具风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7: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霜降天气仍热 遮阳成游花博"头等事"



简易遮阳帽扎堆



遮阳帽随处可见



赶紧休息一下



报纸也能遮阳



遮阳



    10月23日已是“霜降”,虽然花博会已接近尾声,但每天还有大量人群涌入花博会园区,白露这个节气已过,按照一般常理,人们都要穿长衣长裤,但最近几天天气颇热,游园的人们纷纷护住头部,防止头部受热,于是,各种这样设备如太阳伞、遮阳帽等等纷纷流行起来,成为园一大风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8: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计时第4天 花博展区迎来91799名游客

今天是花博会倒计时第四天。截至今日17时,花博展区入园人数达91799人,其中主展区62593人,辅展区29206人。

    秋高气爽,又是游园的好天气,花博展园里空气清新、阳光温煦,游客正抓紧最后几天时间来花博展园赏花。据游客服务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天还是以学生团队和老年团队为主力军。

    一大早,花博展区的“美容师”已经把路面打扫的一尘不染;园内的“小水滴”整装待发,上岗服务;工作人员也进入了工作状态,各司其职。8:30游客开始放行,入园的游客三五成群,拿起导览图仔细研究,开始他们今天一天的“探索之旅”。

    从今天园区的总体情况来看,科技馆和艺术馆仍比较热门,高峰时排队时间长达1个小时。小朋友们头戴花草帽,手拿彩色飘带在园中嬉戏,园内顿时童趣横生。南门口,前来盖章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盖章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个上午盖章的地方几乎没怎么停过,每天都有集齐62枚章的游客去A馆一楼兑换奖品。

    据悉,花博展区将在10月27日17:00正式闭幕,10月28日起,花博会暂时封园进行撤展,想来游园的朋友们要抓紧时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流喜人啊{: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乎意外啊,也许我太保守了,好!常州人能够做好大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0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共已经225万了,如此看来250万的目标没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0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博会还是不错的,我去玩了一次,太大了,人也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6: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头下的花博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6: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来三分园林意 烘托七分花卉情

“这个很像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那不是雪香云蔚亭么!”来自苏州的陈先生一眼就看出了江苏园两面景墙上半亭建筑的原型,兴奋地跟同伴分享。

    逛花博会,确实不只是看花草树木。

    室外展区结合了造园艺术,进行植物展现,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艺术荟萃,也成为本次花博会的一大特色。

    东方园林艺术以中国为主,又分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南方园林可再分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而西方园林艺术则以法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室外展区广汇国内各省市展园、各国际展园,供游人移步换景,慢慢赏玩。

    北方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当然在首都北京。北京园主要建筑双环亭,仿自天坛双环万寿亭,它的重檐形式、琉璃瓦装饰等,都是北方园林建筑的特色。以植物材料和花卉构建的红墙琉璃瓦宫门,更突出了北方园林的厚重崇高。

    与北京园相望的江苏园则秀美精巧。它汇集了苏州拙政园两亭、南京煦园鸳鸯亭和扬州何园水心亭的建筑样式,这些都是江南园林建筑的典型。江苏园负责人周军告诉记者,江南园林注重营造意境,园内的镂空花格窗等各种形式的景墙、曲折蜿蜒的木桥……都意在于此;此外,灯具、船形花钵等园林小品的图案样式,也是简化自江南传统造园元素。

    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所以造林条件得天独厚。这一点,置身植物繁茂的广西园和广东园,就能有所体会。“老人葵、加拿利海枣等,都是棕榈科植物,而棕榈是我们岭南园林常用植物。”广西园负责人潘丁晖说。除此之外,岭南园林的庭院化、建筑的通透开敞等,在广西园和广东园也可见一斑。

    三大主题风格外,其他中国园林艺术,如巴蜀园林,以及深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的其他东方园林艺术,如日本园林,也表现得恰到好处。

    “国际展园的法国园、意大利园、西班牙园,都由来自法国的石巧芳女士设计,园中利用喷泉、水道和雕塑等小品,构筑起一个欧洲经典的传统花园空间。”该设计的合作方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师戴丹骅介绍说,“三园合一构思新颖,从一丝不苟的几何型布局还可以看出西方园林艺术对理性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园林艺术并不喧宾夺主,而是烘托了花卉博览;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各色园林,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氛围,也让游客观赏植物时身临其境,使花卉博览更富有了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3:39 , Processed in 0.0415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