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2015年9月30日武汉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0 14: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Archerone


    网球中心冠名是很大一笔收入,为什么要冠名李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球中心为什么不冠名李娜网球中心?李娜的雕像有没有?李娜的网球学院确定在武汉了吗?
Archerone 发表于 2015-9-30 13:30



    李娜还没那么牛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学无名000

湖北网球需要有点危机感了。文革后的中国网球领军人物大多出于湖北:余丽桥、马克勤、潘兵、张九华、朱本强,到李娜就断线了。小草中吴迪也没有霸主相,小花连一个花苞都没见着。各方面要动员李娜帮一下湖北网球,即便出不了领军人物,能出个李婷、姜山这样的名将也凑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6: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网球需要振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6: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libgcc


    是的。。李娜不NB。。。要是李娜不是武汉人。。。赛事也不会到武汉来{: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Archerone


    李娜网球中心...炸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8: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bgcc


    是的。。李娜不NB。。。要是李娜不是武汉人。。。赛事也不会到武汉来
左丘昊天 发表于 2015-9-30 16:43



    叫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当务之急确实是需要本路力量让武网有更大的票房号召力而且能让这项赛事更有吸引力跟关注点,而不是现在的吐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9: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lccathy


    武汉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球中心用人名不合适吧,哪怕他名气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宣传有问题,今天在360浏览器主页上看到南京车展的宣传。武汉的好像只有自家媒体报道啊。
湖北的人 发表于 2015-9-30 12:41



    不仅武网,就是园博园,也就那样。新市长没有抓好这两个重大事件,是个失误。这本身就是提升武汉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准的良好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大城区常住人口超一千万的“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



     城市认同感排第三、文化认同感排第五;中大课题组建议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证民众生活质量

  又是一年“十一”到,不少新城市人,都会趁着长假回家乡。都说,“对一个城市的认同感,是让人产生幸福感并愿意留下来的前提。”那么,广州市民对所居住的城市认同感如何?昨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七个超大城市中,广州市民城市认同感位列第三,次于重庆(第一)和上海(第二)。但在城市接纳度指标中,广州得分最高。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李绪勇 通讯员 蔡珊珊 何凌南

  广州的文化认同感 较其他因子排位低

  调查者认为,无论新移民,还是老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是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市民的城市认同感是评价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标准,”谈及《报告》的初衷,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表示,希望能为社会研究者、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个“新视野”。

  而此次,最终确定城市认同感的四个因子: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地位认同和地域认同,通过问卷宝这种互联网移动端滚雪球式向全国网民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50971份,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深圳、重庆七个城区常住人口超一千万的“超大城市”市民有效问卷占22991份。

  据《报告》最终结果显示,重庆市民的城市认同感总分为76.24(标准分),位列七大城市之首,上海和广州则分别位列第二、三名。发布者何凌南博士表示,这七大城市的城市认同感,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民城市认同感最高的重庆,市民在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感上,都位于七大城市之首。地域认同感(即地区吸引力)方面,上海市民居于首位。广州市民则在地位认同感上,位于各城市之首;而在身份认同和地域认同感上,分别位于第三和第二位;四个因子中,广州的文化认同感位于七大城市第五位,较其他因子排位都低。

  七大城市认同感高低

  与经济水平不完全一致


  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宜音表示,调查显示,七个超大城市的认同感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北上广的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毋庸置疑,但他们的城市认同感却并不是排在最前。在具体的四个维度上,也只有上海和广州分别在地域认同和地位认同上排第一。

  因此,经济发展不应以市民幸福感为代价,须重视城市居住者的心理常态及匹配度。课题组建议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证民众生活质量;且在大数据时代,应用更先进的方法倾听民众意见,从而更精确地进行相关弥补工作,也能有效降低政府决策成本。

  现象

  1

  本地人比外来群体城市认同度高


  城市化的进程,促使众多外来人口进入超大城市。据统计,广州市共有常住人口1270万,其中,外来人口有466万,本地人口有804万。此次发出的问卷,广州共有6972份,其中外地人有4141份。

  课题组通过对比城市本地和外地人口的城市认同感差距,发现七大城市中,本地人口的城市认同感明显高于外来人口,平均差距达8.47分。如在同等学历和同等收入的群体中,城市本地居民的城市认同感显著高于外来群体。

  不过,在城市接纳度(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认同分数的差距,差距越小说明城市接纳度越高)方面,课题组发现,广州是七大城市中接纳度最高的城市,其次为深圳、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武汉。

  分析:户籍身份是影响城市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建议:加快户籍改革,进一步明确对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的户籍上的相关优惠政策。

  现象

  2

  高学历者、60后城市认同感偏低


  调查数据显示,七大城市中,00后的城市认同感最高,远超其他年龄群体,这跟其目前未成年、大多为学生身份、未进入社会有关。

  除去00后这个未成年群体,70后是城市认同度最高的群体,而且00后基本为70后的子女一代,因此,70后不折不扣是城市最坚实的拥趸,他们的生存状态及对城市的认同感构成影响城市认同的主因。

  80后、90后的认同感基本和70后接近,对城市认同感最低的是60后。具体到七大城市之间对比,上海70后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城市,重庆80、90后的城市认同感最高。

  课题组通过分析发现,城市认同感最高的重庆,学历越高的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被调查者在城市认同总分上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群体,且具有显著性。

  现象

  3

  中产阶层认同感相对较低


  不同收入群体的城市认同感之间差异显著,整体来看,从月收入1000-3000元到7000-1万元的收入人群看,收入越高,对城市认同感的分值也相应趋高。

  不过记者发现,月收入1万-2万元人群的城市认同感比5000-1万元月收入人群的认同感要低。

  但就职业方面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人士的城市认同感最高,政府部门和劳动服务行业人员的城市认同感较低。对比分析不同城市同一职业人群的城市认同感发现,上海的商业人士和劳动服务行业人员城市认同感都高于其他城市;武汉的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城市认同感都高于其他六个城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城市认同感比较上,天津和重庆最高,广州最低。

  分析:调查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属于中高收入人群,虽然就职业方面来看,他们对城市认同感最高。但在与不同收入段人群的比较中,他们的城市认同感相对较低,其对地位、身份、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均面临下行压力。

  建议: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娜学校不在家乡会可惜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不敢说,但这个论坛里的武汉朋友,对武汉应该是极度认可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wscatey


    啊哈哈哈哈 那确实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会有更多人爱的。大武汉天生丽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 05:22 , Processed in 0.04716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