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yu_dechao

2015年8月1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09: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江大道将与雄楚大道串起三镇
  本报讯(记者 彭为 实习生 陶莹)常青路—硚口路及江城大道将与二环线、三环线无缝对接。昨日记者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改造后将形成一条新快速路,拟命名为汉江大道,将成为联系三镇的交通大动脉。目前,该道路初步规划出炉,作进一步完善后将动工开建。
  贯通汉口、汉阳的快速路
  常青路—硚口路及江城大道改造后将形成一条新快速路,即汉江大道。汉江大道向北接机场路至绕城高速,向南接江城大道至汉洪高速,是武汉市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骨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汉口、汉阳中心区的快速放射线,线路南起三环线江城大道立交,北至三环线常青立交,全长约15公里。
  武汉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完工后,将有效提升进出城交通效率。
  其次,可形成联系武汉三镇“T型”交通大动脉。汉江大道与雄楚大街快速路共同形成了串联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标准最高的快速通道,也是长江大道的分流通道。
  不仅如此,该工程还是形成“环射成网”快速路格局的关键工程。汉江大道是主城区内联系一环线、二环线、三环线的快速通道之一,其建设有利于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
  汉口段将建高架
  根据最新规划,汉江大道将采取主辅分离、人车分离建设形式,规划主线为双向6—8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辅道为双向4—6车道,设计车速30—40公里/小时,服务于公交车和地方性交通。
  根据比选方案,规划推荐常青路—硚口路采取高架建设方式,江城大道段采取地面主辅分离建设方式。
  具体来说,常青路—硚口路段规划线路全长8.5公里,采取高架为主的建设方式,其中高架段长8.1公里,地面段长0.4公里,主线双向6—8车道高架,辅道双向4—6车道;全线共设常青、复兴村、范湖、黄海路、宝丰路、琴台大道等6座互通立交、6对上下桥匝道、预留长港路上跨条件,10座人行过街通道(含现状5座),20处人行过街横道和15对公交港湾站,并协调好了与远景轨道交通10号线的关系。
  江城大道段,线路过墨水湖大桥南岸后与在建的杨泗港大桥江城大道互通立交对接,然后全线按地面主、辅分离方式进行整体改造,主线为双向6车道,辅道为双向4车道,在汉新大道、三环线形成2座全互通立交,在四新大道、四新南路、四新北路设置3处下穿隧道(现状保留1处),同步建设8座人行立交,形成全线无红绿灯快速干道。
  老城区将建首条双层高架桥
  规划局介绍,汉江大道具有许多亮点,一是穿越中心城区标准最高的快速路。中心城区全程采取高架建设方式,高架车道规模双向6—8车道(双向8车道占比40%),与二环线、解放大道、青年路等道路相交均采取高标准互通立交,全线所有匝道标准均在2车道以上,同时与雄楚大道—鹦鹉洲大桥—墨水湖北路形成纵贯三镇、线路最直接的交通大动脉。
  二是建设“穿越快速通道+穿越绿道”。沿汉江大道布局15公里的城市绿道,串联常青花园、王家墩、梦泽湖、月湖、墨水湖等,在形成快速通道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
  另外,由于硚口路段现状高层建筑密集,道路线形条件差。为实现快速交通功能和减少工程影响,规划采取了70米段双层高架桥,这也是武汉老城区首条双层高架桥。而纳入汉江大道建设规划中,紧邻月湖桥东侧新增一座对称桥梁,形成双向8车道过江通道,亦是汉江上的一座景观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橄榄油,哈哈!这个可以有!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欧班列实现双向常态化
俄在武汉筹建木材集散中心
       昨日,一列装载45个集装箱、价值约8700万元货物的中欧(武汉)班列从东西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此次班列的出发意味着全国中欧班列达到800列。目前,武汉已经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楚天金报记者了解到,借力中欧(武汉)班列,俄罗斯将在汉筹建木材集散分拨中心。

  中欧(武汉)班列实现双向常态化

    2012年10月,继武汉-巴黎空中航线、“江海直达”航线开通后,武汉开行了至捷克的国际铁路货运专列,打通了直达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并于2014年4月实现常态化运营。此后,中欧(武汉)班列再度发力,相继开通了武汉-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波兰3条铁路货运专线。2015年,又开通了武汉-德国汉堡、杜伊斯堡的“双向”班列和“俄满汉”(俄罗斯-满洲里-武汉)木材班列,开行列数呈逐月大幅上升趋势。
    据武汉市交委副主任夏焕运介绍,为打通武汉至欧洲的国际大通道,预计武汉今年全年中欧班列将开行超过200列次。

  武汉成涉外企业理想栖息地

    由于有利的地域条件,货物通过中欧(武汉)班列运送到中亚和欧洲,相对水运或铁路散运,可节省1/3至1/2的时间。
    夏焕运告诉记者,中欧(武汉)班列已经成为中部地区接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一条畅通、便捷、高效的对外贸易大通道。据了解,2014年底,冠捷将福清、厦门的100万台电视机的订单生产线转移到武汉生产,经武汉出口欧洲,直接为武汉带来近40亿元的GDP及20亿元的配套产值。英利集团也将其在河北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转移到湖北公司生产制造,借力“汉新欧”班列出口欧洲。

  俄罗斯在汉筹建木材集散中心

    俄罗斯木材资源丰富,而中国是木材市场需求大国。2015年4月,汉欧国际物流公司开通“俄满汉”木材班列,从俄罗斯进口了20多个班列的木材,并通过铁、水联运输送到中部地区、长三角及沿海城市。汉欧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武光明透露,俄罗斯将在汉筹建木材集散分拨中心,“俄罗斯木材供货方主要负责人,此前已多次来汉考察”。
    夏焕运表示,中欧(武汉)班列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为加快中欧(武汉)班列的发展,目前,武汉市交委正协调有关部门推进武汉铁路口岸保税物流园区和整车进口口岸建设,启动粮食、水果、生鲜进口口岸申报工作,全面提升“汉新欧”服务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 5年内机动车剧增百万
       昨从武汉市交管局车管所获悉,江城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其中小型、微型载客汽车160余万辆,摩托车15万余辆。据车管所数据显示,2010年9月至今,武汉机动车保有量从100万辆增加到200万辆,用时不到5年。
        据记载,武汉市1903年出现第一辆机动车,1949年机动车数量为1044辆,其中汽车1021辆,摩托车23辆。2000年以后,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开始快速增长。2002年突破50万辆,2006年突破70万辆,2010年突破100万辆。之后,江城机动车数量增长进入井喷期。
        8月12日,武汉机动车单日上牌1321辆。“现在还是淡季,高峰时一天上牌量近2000辆车。”车管所相关人士介绍,通常“五一”、国庆、春节前后是购车上牌高峰期,九成以上是私家汽车。
近年来,武汉加快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步伐,但建设速度仍远远比不上机动车迅猛增长的速度,道路交通压力日趋增大。
专家分析 短期内不会限购汽车
    5年时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武汉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在国内所有GDP过万亿元的城市中,武汉最后一个迈入200万辆大关。
        据统计,机动车保有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北京、重庆、成都、深圳、上海、广州、天津、杭州、苏州和郑州。此外,西安、青岛、石家庄和保定机动车保有量也都超过200万辆。武汉经济总量与成都相当,成都机动车保有量早在2012年就已突破200万辆,现已超过330万辆,仅次于北京、重庆。
         根据交通部门规划,230万辆是江城汽车保有量的红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明年就将触及。“届时通过行政手段限购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交通专家胡润洲教授分析,提高用车成本,利用经济杠杆能降低市民购车欲望,用车文明程度提升,也能增加城市对汽车数量的容纳度。
      武汉市相关部门曾表示,限购之前,会先采取一定限行措施,不会搞“突然袭击”。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长江二桥、过江隧道刚取消限行,说明城市还有一定容纳能力。短期内,武汉市不会出台机动车限购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一步就好!希望万开窍,哈哈!搞个百亿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将开建2条主干道
  记者昨从武汉城建部门获悉,光谷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光谷七路、未来三路2条主干道,即日起进行环评。
  据介绍,未来三路为光谷内部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北起高新大道,南至梨豹路,双向6车道,全长33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光谷七路设计为城市主干道,起点为高新六路,终点为高新四路,总长1216.74m,双向6车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9: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甸区难得搞了个50亿货真价实的大项目啊{: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以前糖糖谈的项目,摘桃子。
10000出去也是好事,谨慎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北荆楚 于 2015-8-15 10:36 编辑

唐市长在成都混得也不是很如意,上周和领导去成都参加中组部组织的一个短期学习班,从四川同仁处得知,成都上下对唐目前只抓工业颇有微词,毕竟武汉和成都工业基础不是同一个级别,差距还是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这姿态摆得太低了,就差给董大妈喊亲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经济部已经对台积电放行了,坐看武汉能不能争取到台积电http://www.csia.net.cn/Article/ShowInfo.asp?InfoID=51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潇湘夜雨 于 2015-8-15 10:54 编辑

台经部开路 12寸晶圆准独资登陆

      经济部昨(13)日预告对半导体12寸晶圆登陆投资限制松绑,增加“新设”办法,并准予“独资”。目前台湾产业面临红色供应链威胁,半导体业又有待库存去化,政府以政策力挺产业,期望为疲弱的景气注入强心针。
  财政部日前公布7月出口连六个月衰退,因电子产品库存去化缓慢,截至6月的外销订单也“连三黑”;外需不振,景气蒙尘,台股也从万点下探。业界认为,经济部在这个关键时刻,宣布松绑12寸晶圆厂可“独资”登陆投资,无疑是以松绑代替管制,以政策开放刺激经济景气活络。
  知情官员透露,去年12月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台北召开的会前谘询,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就亲自向前副总统萧万长陈情,认为12寸晶圆厂“独资”登陆投资应予放行。今年7月17日,行政院长毛治国主持科技预算会议时,以顾问身分与会的张忠谋,再度向毛揆建言。
  为免原先是振奋经济的松绑政策,反而招来产业外移的骂名,经济部次长沈荣津昨日以面板为例表示,当年就是因相关登陆法规松绑太慢,以致台湾面板业错失最佳布局大陆的时机,殷鉴不远,有必要给予半导体业者赴大陆布局的弹性。
  
  据行政院公报预告“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禁止类制造业产品项目”部分项目,半导体登陆投资,除现有的“并购”与“参股”,新增“新设”项目。官员解释,“新设”是指新盖一座晶圆厂,没有限制一定要“独资”或是“合资”,由业者自行规划。
  经济部投审会执秘张铭斌昨(13)日表示,已发布草案预告,将先公开征求各界意见一个星期,直到下周四(20日)为止,汇整后再报告行政院,预估8月底前核定、公告生效。
  【记者简永祥/台北报导】台积电企业讯息暨投资关系企业处长孙又文昨(13)日表示,台积电乐见政府松绑独资在大陆兴建12寸晶圆厂的政策,对台积电绝对是正面,但台积电内部对大陆12寸厂投资案尚未有定论,一旦确定,就会提出申请。
  业界认为,台积电最快会在9月提出申请。

  四防护网…避免掏空台湾
  
  经济部虽对半导体12寸晶圆厂“独资”登陆投资松绑,但也设下不从台湾搬钱、技术落后台湾一个世代以上、台湾不得裁员、对台湾也要有相应投资等四大防护网,破除外界“掏空台湾”的疑虑。
  经济部长邓振中昨(13)日表示,12寸晶圆厂欲登陆投资,需在资金、技术、就业、产业都符合配套要求。
  事实上,不同于以往登陆松绑总惹来一堆“异见”,早在去年底,台联党团就曾召开记者会,主张12寸晶圆厂登陆投资,应“独资”优于“合资”,因“合资”经营过程难免会将先进技术外流给竞争对手。
  为免社会有“钱进大陆、债留台湾”的负面观感,虽松绑晶圆代工厂“独资”登陆,但投资款项不得从台湾借贷,要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据悉,一座12寸晶圆厂的建厂成本约新台币1,000亿至1,200亿元,规模较大者则可能超过1,500亿元。
  工业局指出,台积电16奈米制程已在今年第3季投产,故其可递件登陆投资最先进的技术为20奈米。
  至于在台湾要有相应投资的部分,官员表示,若台积电将中科五期的投资案写在登陆投资计划书内,应能符合。
  为消除“杂音”,即便这次松绑为行政命令,无须经过立院,但经济部次长沈荣津表示,接下来将积极与各界沟通,尤其包括立法委员。
 
  台积领头打造群聚效应
  
  台积电可望成为台湾首家独资在大陆建立12寸晶圆产能的半导体厂,不仅让台湾业者顺利抢搭大陆半导体市场崛起商机,未来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指标厂,也将在大陆一较高下,进而带动汉微科、汉唐、帆宣等设备厂的群聚效应,打造产业链新聚落商机。
  业界认为,台积电身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虽然赴陆设12寸厂的脚步虽比同业慢,但因制程居全球领先地位,可快速取得参与大陆半导体产业成长门票,不会因中国未来要求“中国制造(MadeinChina)”,而被排拒门外。
  目前全球主要半导体厂,包括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等,都已在大陆拥有12寸晶圆厂,三星、SK海力士主要生产记忆体晶片,英特尔则以制造自家处理器为主,表面上国际大厂在大陆的12寸晶圆布局市场泾渭分明,但暗地里盘算的仍是当地庞大的内需商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3日,市长万勇率武汉市代表团赴珠海考察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出席蔡甸区与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产业 ...
yu_dechao 发表于 2015-8-15 00:48



    万叔终于走出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goldsachs

呵呵,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论坛迟早完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1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chihao93

我真觉得没必要反复对领导说来说去,有啥意思,月经贴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5:28 , Processed in 0.04409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