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9 1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真的在规划“长江新区”
本帖最后由 frankwang186 于 2015-7-9 11:16 编辑
现在好像在讨论新区范围和面积了,位置确定定在航空港经济区了!
7月6日,武汉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强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黄昭雄专家组一行13人,就武汉申报国家级新区相关规划工作来我区实地调研。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曹裕江,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朱吉信出席了上午的调研座谈会,区发改委等相关区直部门及各产业管理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并解答专家的提问。
座谈会上,区发改委主任王新刚代表区委区政府汇报了东西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武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就下一步发展,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作了4个“新作为”的论述。同时,对申报设立国家级新区提出了几点建议。
朱吉信从体制机制、交通优势、功能平台、产业基础、城市空间等5个方面对我区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重点说明,着重强调了东西湖区引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核心主导地位,并建议规划专班将东西湖区约370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整体纳入武汉新区规划建设中。
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强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东西湖区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在食品、机电、物流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发展。并要求东西湖区作为武汉江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力做好临空经济文章,统合各种平台功能,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带动国家级新区整体发展。
曹裕江结合东西湖历史和发展现状,对申报设立国家级新区相关规划工作提出了4点见解:一是在空间问题上,建议以张公堤为界划分新区和老城区,将张公堤以外的东西湖全域及黄陂临空和新洲临港区域纳入到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范围内;二是在产业定位问题上,建议积极抢抓国家级“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发挥我区多式联运的交通优势和大物流、大通关的流通优势以及国际物流大企业集聚度高的优势,加大关联产业发展力度,为国家级新区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在发展问题上,国家级新区必须设立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且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区域上,目前新区规划范围内东西湖经济实力最强,对整个新区发展建设都能起到奠基和牵引作用;四是在政策问题上,建议规划专班除争取国家级新区普惠政策外,还要下大力气帮助争取更加宽松、力度更大的特殊政策,如突破国家级新区面积少于500平方公里的限制等。同时,建议规划专班综合全面考虑东西湖区实际情况,将我区全部纳入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范围内。
下午,规划专班分两组实地踏勘了武汉空港新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国联通总部大楼、九州通医药物流、航达航空等项目现场。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