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xhaha2007

[网友活动] 调查:各位认为中央直管四环内可能性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7 0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成了中央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传来传去,可能性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0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高难度的事了。老黄牛坏了。本山不在,小品无人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1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想象下“北京如何搬出北京”?第274期2015年06月16日17:41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459人参与)


  • [url=]开篇语[/url]
  • [url=]“四环以里归中央 四环以外归北京”咋整?[/url]
  • [url=]国家首都特区是个啥?[/url]
  • [url=]六环内取消高速收费?[/url]
  • [url=]北京高校外迁?[/url]
  • [url=]央企也要走了吗?[/url]
开篇语

  因为北京市四大机关国庆节前搬到通州的消息,这事现在已经被体系化的想象了,升级到京津冀规划。

  比如京津冀在2020年会合并成立“国家首都特区”、北京市的医院、学校将向河北省外迁、央企总部也将向全国各省市外迁等。

  有网友称“北京真的要搬出北京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表示,很多传闻都是在想象层面的讨论,缺乏经济、市场层面的调研。

香港文汇报近日报道称,北京党政机关国庆前迁至通州


“四环以里归中央 四环以外归北京”咋整?

  传言之一是以后北京四环以里地区归中央直管,北京不再投资建设,四环以外归北京市管理。

  马庆斌长期从事区域与城市战略、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他告诉新浪《新闻极客》,从北京的自身发展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来看,北京市政府往外搬迁,是存在可能性的,往东和往南两个方向,选择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一个城市政府的搬迁,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不太可能这么简单地、快速地搬迁,需要一个过程。

  而对于四环以里归中央,四环以外归北京的说法,马庆斌认为从逻辑跟理性的角度来说,“可能性不大”。

  按照目前定位,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马庆斌表示,“这些中心如果也以四环为界来界定,是不合理,也不可行的”。


国家首都特区是个啥?

  传闻还称,到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合并成立“国家首都特区”。

  马庆斌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太靠谱,“以往的经验来看,合并的方式操作有很大难度”。因为涉及到的利益方太多,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即使把这三个地方合并起来,也会出现同床异梦的情况。

  对于将两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搬至廊坊或者保定,并且设立国家行政服务中心,全国人大政协也外迁的说法,马庆兵同样也认为可能性不大。

  北京有一个定位是政治中心,最高检、最高法、人大、政协都是其核心功能的一部分,“中央机构、国家部委机关往外搬的可能性不大。”

因传言市政府东迁通州区域楼盘价大涨


六环内取消高速收费?

  除了北京市政府东迁的传闻之外,有关首都交通规划建设的传闻也是满天飞。

  其中一条为“建成首都经济圈环京高速走廊”。马庆斌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交通发展呈辐射状较多。

  他分析,目前北京市的北边和西边,从人口、经济发展来看,未来都不太可能是重点。更多还是向东部、南部倾斜,因此半扇形的可能更多。

  还有传闻称,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取消高速公路收费,改扩建城市市政道路。

  马庆斌表示,高速公路收费并不是由政府简单决定是否收取的,“其实更多的重点,应该放在公共交通的建设上”。

  以回龙观、天通苑为例,这些地区都只有一条主路连接城中心。扩建城市市政道路,不仅仅是要扩建小汽车道路,还要考虑到地铁、城际列车的修建。

  马庆斌强调,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也要注意将教育、医疗等资源在这些地区增加分支,“否则即便是发展了公共交通,也还是钟摆式的人员流动”。


北京高校外迁?

  此外,传闻中还提到要将北京的医院外迁,形成首都医学中心。

  马庆斌认为北京市的确存在医院附近是堵点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将医院外迁,“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可以考虑外迁。但是一些比较急性或者重症的,还是应该考虑留下”。

  “像医院这类的公共服务资源的调整,应该考虑是存量进行优化,外迁的增量部分,则需要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进行结构调整”。

  除了医院,传闻中北京还要建成首都国际教育中心,而本科教育也要向河北转移。

  对于这个传闻,马庆斌认为不太可行。

  首先北京有一个“文化中心”的定位,如果把大学的本科教育搬走,那么文化中心要削弱很多。

  此外,北京还有“科技创新中心”的职能。北京很多高校比较集中,会形成集聚效应和联络,很多创业基地也都是在高校附近,且大学生也是创业的主力军。

  如果一味单纯的把学校搬出去,且搬得四零五散,“表面上是城市拥堵问题解决了,但是可能损失的更多”。


央企也要走了吗?

  另外,还有关于央企“总部经济”外迁的说法,称央企的总部将迁至天津、唐山、廊坊、邯郸、上海、广州、厦门、青岛、杭州等全国各省市。

  马庆斌表示,他曾经研究过国外顶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普遍来说第一站为北京,第二站为上海,“国外企业的选择,表明这两个地方的市场潜力很大”。

  因此,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让央企总部外迁,可能效果并不好,“尤其是还存在税收分成的问题”。

  在马庆斌看来,对于央企,应该分多种形式来看待,“比如竞争性的行业,需要鼓励它寻找市场中心,找出更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而像工业性的行业,不能简单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让他搬走”。

  马庆斌表示,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如果没有企业,没有经济活动做支撑,那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实验室里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环内叫北京特区,四环外叫新北京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蛋的事情。
假设四环划归中央,请问,四环里的人都归中央直管?那户口算哪的?中央没事干了天天还要管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想想都要笑吐了。
从目前的情形看,市政府作为非首都功能外迁是有可能的,但成立一个所谓的特区,绝不会是在北京城里画个圈圈那么简单!ZY的想法是纾解北京的大城市病,而不是肢解北京。有一篇文章写的比较靠谱,以后的首都特区,可能将真的不只有现在的北京,还可能包括天津和周边的城市群。
这次政府下这么大力气搞京津冀协同发展,到底也是看到了北京和周边发展的巨大差距。环京贫困带的出现并不是北京的荣耀,恰恰是北京的耻辱,只有彻底解决了北京和周边统筹发展的问题,才可能真正实现区域的长治久安。以前在坛子里总有人在不遗余力地否认北京周边有所谓的贫困带,可这些人又特别习惯在坛里洋洋自得地炫耀北京与周边的巨大差距,这不正好自证了北京与周边发展的巨大差距吗?ZY这一招,可谓是既高明又稳准,是一出好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蛋的事情。
假设四环划归中央,请问,四环里的人都归中央直管?那户口算哪的?中央没事干了天天还要管 ...
etchey 发表于 2015-6-20 18:08



    没人否认有贫困带。而是说,那些贫困县,不是北京造成的。没有北京,那些河北的贫困县,也不会是富裕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sexuan

宪法规定首都是北京,可没规定是北京哪里,所以无论是东西城的首都特区还是四环的首都特 ...
顺天府 发表于 2015-6-20 15:35


又换马甲了?你怎么不用那些大学外迁和烂尾的环球影城的ID发帖了呢?嘎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xiaoling 于 2015-6-20 18:58 编辑

要不迁都,要不迁北京。
显然,北京常委开会把北京踢出北京比迁都强

四环里中央直管的可能性也存在。即使北京市政府搬通州,通州还是可能成为睡成。让四环里中央直管,限制四环里的开发建设。这样北京政府能把精力跟多放在通州的建设上

可以效仿日本的东京都市圈-东京都-东京都区部
       中国的是国家首都圈-北京市-北京市中央特区(四环内,二环太小了,国家部位都在二环外,cctv在三环外,四环里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21:39 , Processed in 0.04085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